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国清

作品数:14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核科学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现场施工
  • 3篇模块化
  • 2篇乙烯
  • 2篇英文
  • 2篇施工工艺
  • 2篇施工周期
  • 2篇伺服
  • 2篇吡咯
  • 2篇吡咯烷
  • 2篇吡咯烷酮
  • 2篇污染
  • 2篇楼板
  • 2篇楼层
  • 2篇聚乙烯
  • 2篇抗污染
  • 2篇仿人智能
  • 1篇电磁
  • 1篇电磁兼容
  • 1篇电磁兼容性
  • 1篇电磁兼容性设...

机构

  • 14篇重庆电子工程...
  • 2篇重庆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上海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14篇周国清
  • 3篇林学山
  • 3篇张灵芝
  • 2篇李雷
  • 2篇曹保山
  • 1篇杨海军
  • 1篇胡钧
  • 1篇邹涛
  • 1篇罗小锁
  • 1篇侯铮迟

传媒

  • 2篇机床与液压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四川建筑科学...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山西建筑
  • 1篇四川兵工学报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杂底层过程控制中基于仿人智能的融合策略被引量:6
2014年
针对复杂过程难于数学建模实施范式PID控制,探讨了一种基于仿人智能的融合控制策略。指出了传统PID控制的局限性,归纳了复杂过程控制存在的问题与控制论特性,基于多模态的仿人智能控制,提出了融合控制策略,给出了针对不确定性复杂过程的融合控制算法。以辊道窑温度控制为例,分别采用PID与基于仿人智能融合的优化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研究,验证了优化控制策略的优秀控制品质。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多模态优化控制策略是有效的。
周国清
一类基于嵌入式动态Web的网络化监控系统(英文)
2013年
生产现场监控通过Web服务的一系列标准和协议可保证设备应用程序之间的动态连接,因此Web在复杂大型的机电液工程中有广泛应用。针对各web服务之间可能缺少的交互和通讯机制,探讨了一类基于嵌入式动态Web的网络化监控系统。以某油气站网络化监控系统为例,选择基于Intel Xscale IXP-422 RISC CPU的智能计算机作为嵌入式Web服务器,设计了分布于工业生产现场油气站的网络化监控系统。各油气站通过现场总线连接至工业以太网,设备集成采用分布式B/S架构,借助Apache+Html+PHP方法,采用动态Web实现了对油气站的监控与管理。测试表明:该系统是实际可用的,为网络化监控与管理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
周国清李雷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WEB服务网络化监控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信息化教学的探索
2012年
介绍了基于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土木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应用信息化的探索,详细叙述了本教改的理论依据、基本内容、方法、实施步骤和创新点,从教学效果论证了教学改革的有效性,最后叙述了教改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曹保山周国清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英语建构主义信息化教学项目教学法
模块化楼层施工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楼层施工工艺,包括:1)工厂预制墙体和楼板;2)现场制作:2.1)柱体施工:在柱体靠向墙体的一侧设置卡槽,柱体上且位于卡槽的两侧形成挡体;2.2)通过吊装机构吊装墙体并逐步降低,墙体完全下落到预定位...
边凌涛林学山周国清张灵芝廖成成付静
文献传递
伺服控制系统的模糊优化及其参数自整定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一次性整定的控制参数很难确保伺服控制系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探讨了伺服控制系统的模糊优化及其参数自整定.分析了参数调整的模糊性,研究了控制参数的整定原则及其自整定机理,基于动态特征提出了评价函数,讨论了奖惩函数与奖惩自学习算法,设计了参数自整定的伺服控制系统结构.系统仿真实验与实际工程运行结果显示,提出的算法可将系统精度稳定地控制在期望的范围内.工程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控制精度高,鲁棒性强,可满足高精度伺服控制系统的工况需要.
周国清李雷
关键词:伺服控制系统模糊PID控制器
聚醚砜接枝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超滤膜的制备及其抗污染性能被引量:4
2018年
采用均相共辐照方法,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接枝到聚醚砜(PES)的分子链上,制备改性的制膜材料(PES-g-PVP),并采用非溶剂致相转换法制备PES滤膜以及PES-g-PVP改性滤膜。研究了单体浓度和吸收剂量等因素对改性膜材料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体浓度低于12%、吸收剂量低于35 kGy时,提高单体浓度和吸收剂量,均能有效提升产物的接枝率。傅里叶红外光谱图证实了接枝反应的有效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发现,不同于PES超滤膜的"指状孔",PES-g-PVP膜呈现一种"海绵状孔"型的断面结构。相比PES超滤膜,接枝率为8.42%的PES-g-PVP超滤膜的接触角下降12.1%,说明改性后膜材料的亲水性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其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截留率保持在90%以上,且膜的纯水通量提高了4.9倍,说明接枝后膜材料的抗污染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樊凯周国清杨海军胡钧侯铮迟
关键词: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醚砜超滤膜
基于子空间辨识的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被引量:10
2012年
针对无法从工业过程中获得准确状态空间模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子空间辨识的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利用子空间辨识方法得到的状态空间模型作为系统模型,给出约束条件下的预测控制算法。以CD播放器机械臂系统为例,通过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实现对系统输出的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控制效果良好。
罗小锁周国清邹涛
关键词:子空间辨识
基于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金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生物传感器被引量:1
2011年
在金电极上电沉积聚乙烯吡咯烷酮,形成一层中性聚合物界面,通过吸附自组装一层纳米金,用于静电吸附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最后用聚乙烯基吡啶-溴癸烷封端修饰好的电极,从而制得了新型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探讨了电极的工作电位、介体浓度、pH值对电极响应的影响,并考察了电极的线性范围.该传感器在H2O2浓度为2.8×10-6~3.15×10-3mol/L范围内有线性响应,相关系数为-0.996.
周国清
关键词:辣根过氧化酶聚乙烯吡咯烷酮传感器
微纳米气泡表征及其抑制膜污染研究
2024年
将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与膜性能检测设备联合,设计了一种微纳米气泡(MNBs)抑制膜污染的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通入MNBs前后,MNBs对聚偏氟乙烯(PVDF)膜渗透、过滤和抗污染性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MNBs的通入使得PVDF膜的通量衰减速率降低约63.4%,截留率也提升了约21.3%.通过分析污染前后的膜表面微观形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片可得,MNBs能有效抑制污染物滤饼层的形成和对膜孔的堵塞,有效抑制了污染物对膜的直接粘附.纳米颗粒追踪(NTA)的结果显示,通入MNBs后污染物颗粒粒径增大,这可能是MNBs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使得污染物在MNBs表面聚集所导致.因此,MNBs抑制膜污染的机理在于,MNBs表面吸附聚集污染物,导致粒径增大,并以“汽桥”(gas-bridge)形式隔绝污染物与膜表面相互作用.
樊凯王方正管楠周国清周俊伟王兴亚胡钧
关键词:膜分离抗污染形貌表征
电子设备中基于接地与屏蔽的电磁兼容性设计被引量:14
2014年
现代电子设备都是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运行的.针对电磁干扰常导致电子设备故障甚至安全事故,探讨了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文中对电磁干扰源作了剖析,论述了电磁兼容性设计理念,研究了抗电磁干扰的设计机理,针对电子设备常出现的故障,提出了抗电磁干扰的技术措施.以某控制设备电磁兼容性设计采取的具体技术措施为例,验证了抗电磁干扰的良好效果,显著提高了控制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工程实践表明,最重要的抗电磁干扰技术措施是系统的良好接地和屏蔽以及合理布线.
周国清
关键词: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