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斌

作品数:21 被引量:181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糖尿
  • 8篇缺血
  • 7篇再灌注
  • 7篇再灌注损伤
  • 7篇糖尿病
  • 7篇细胞
  • 7篇灌注损伤
  • 6篇心肌
  • 5篇缺血再灌注
  • 5篇缺血再灌注损...
  • 5篇灌注
  • 4篇心肌缺血
  • 4篇心肌缺血再灌
  • 4篇心肌缺血再灌...
  • 4篇心肌缺血再灌...
  • 4篇糖尿病心肌
  • 4篇缺血后
  • 4篇缺血后处理
  • 4篇DJ-1
  • 3篇蛋白

机构

  • 21篇武汉大学
  • 1篇三峡大学人民...

作者

  • 21篇周斌
  • 20篇夏中元
  • 12篇孟庆涛
  • 9篇邱珍
  • 6篇余艳丽
  • 5篇薛锐
  • 3篇刘敏
  • 3篇雷少青
  • 3篇吴洋
  • 2篇冷燕
  • 2篇赵博
  • 2篇孙倩
  • 2篇陈榕
  • 2篇李维
  • 1篇陈小波
  • 1篇吴晓静
  • 1篇方海滨
  • 1篇周金剑
  • 1篇孔晓东
  • 1篇方海滨

传媒

  • 5篇中国新药与临...
  • 4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rf2-Gpx4信号通路在参麦注射液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与铁死亡的关系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评价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在参麦注射液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铁死亡的关系。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参麦注射液组(SM组)和参麦注射液+Nrf2抑制剂组(SMM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组只穿线不结扎;SM组再灌注前即刻静脉注射参麦注射液9 ml/kg;SMM组缺血30 min前腹腔注射Nrf2抑制剂ML38530 mg/kg,再灌注前即刻静脉注射参麦注射液9 ml/kg。于再灌注120 min时每组随机取6只大鼠,左心室取血后处死,取心尖组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cTnI浓度,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Fe^2+、MDA含量和SOD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GPX4和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ACSL4)的表达,另每组取6只大鼠,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S组比较,IR组、SM组和SMM组心肌梗死面积、血清cTnI浓度、心肌Fe^2+和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心肌Nrf2和GPX4表达下调,ACSL4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SM组心肌梗死面积、血清cTnI浓度、心肌Fe^2+和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Nrf2和GPX4表达上调,ACSL4表达下调(P<0.05),SMM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M组比较,SMM组心肌梗死面积、血清cTnI浓度、心肌Fe^2+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Nrf2和GPX4表达下调,ACSL4表达上调(P<0.05)。结论Nrf2-Gpx4信号通路激活参与了参麦注射液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与抑制铁死亡有关。
梅胜兰夏中元吴晓静雷少青孟庆涛邱珍周斌明浩周金剑
关键词:NF-E2相关因子2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皂苷类心肌再灌注损伤细胞死亡
细胞焦亡在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及作用机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究细胞焦亡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10-230g。大鼠糖尿病模型采用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60mg/kg制备,取造模成功的SD大鼠40只,将其随机分为2组(n=20):糖尿病假手术组(DS组)、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组(DIR组);另取非糖尿病大鼠40只,将其随机分为2组(n=20):假手术组(N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NIR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NS组、DS组只穿线不结扎。再灌注结束后,采集动脉血样,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采用TTC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IL-1β在心肌组织的表达。结果:DS与NS相比,NLRP3、caspase-1、ASC和IL-1β蛋白表达增加;非糖尿病和糖尿病大鼠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时,CK-MB和LDH的活性增加,NLRP3、caspase-1、ASC和IL-1β蛋白表达增加;DIR组与NIR相比,心脏病理学损伤加重,心肌梗死面积增加,CK-MB和LDH活性增高,NLRP3、caspase-1、ASC和IL-1β蛋白表达增加。结论:糖尿病大鼠心肌对缺血再灌注敏感性增加,缺血再灌注损伤加重,其机制可能与NLRP3介导的caspase-1依赖性细胞焦亡的作用密切相关。
邱珍夏中元周斌吴洋孟庆涛冷燕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参附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DJ-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SFI)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IR)心肌DJ-1表达的影响,并探究其对糖尿病IR心肌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60 mg/kg链尿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取糖尿病造模成功大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n=10):假手术组(S组)、IR组、IR+SIF组。心肌IR模型采用结扎冠脉左前降支(LAD)30 min后松开120 min制备,S组只穿线包绕LDA而不结扎。IR+SFI组开胸前SFI以10 m L·kg-1·h-1持续泵注,开胸后以3 m L·kg-1·h-1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其余两组泵注等量晶体液。检测SD大鼠心梗面积、血清肌酸激酶-MB(CK-MB)含量、心肌DJ-1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大鼠的心梗面积[(49.0±5.3)%vs(0.0±0.0)%],CK-MB[(1 982±275)U/L vs(1 076±262)U/L]、MDA[(13.1±1.9)nmol/mg vs(7.6±1.1)nmol/mg]含量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J-1表达[(0.65±0.14)vs(1.0±0.0)]和SOD活性[(79.0±19.3)U/mg vs(143±15.4)U/mg]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相比,IR+SFI组大鼠的心梗面积[(35.7±5.3)%vs(49.0±5.3)%],CK-MB[(1 364±228)U/L vs(1 982±275)U/L]和MDA[(7.3±1.25)nmol/mg vs(13.1±1.9)nmol/mg]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J-1表达[(0.9±0.14)vs(0.65±0.14)]和SOD活性[(119.4±14.6)U/mg vs(79.0±19.3)U/mg]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FI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心肌IR损伤的易损性,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心肌DJ-1表达、增强内源性抗氧化应激有关。
孔晓东夏中元周斌孟庆涛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糖尿病DJ-1氧化应激
二十二碳六烯酸对氧糖剥夺环境下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及血管生成因子分泌的影响
2019年
目的:评价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预处理对氧糖剥夺环境下(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及血管生成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传代培养,第3~4代用于实验。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培养的细胞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OGD组、OGD+10μMDHA组、OGD+40μMDHA组、OGD+10μMDHA+GW9662组、OGD+40μMDHA+GW9662组。在所有缺氧模型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先用无糖、无血清的DMEM液置换原培液;其次在OGD+10μMDHA、OGD+40μMDHA、OGD+10μMDHA+GW9662、OGD+40μMDHA+GW9662组加入相应浓度的DHA,同时在OGD+10μMDHA+GW9662组和OGD+40μMDHA+GW9662组加入5μM GW9662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的抑制剂)。预处理完成后,正常对照组和其余各组分别在5%CO2:95%空气和94%N2:5%CO2:1%O2条件下培养24 h。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促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分泌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ax、Bcl-2、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组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而Bcl-2、Bcl-2/Bax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OGD组比较,OGD+10μMDHA组和OGD+40μMDHA组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Bcl-2、Bcl-2/Bax表达明显增加(P<0.01);Ang1分泌量明显增加(P<0.01),而Ang2和VEGF分泌量明显降低(P<0.01);上述各指标的差异在OGD+40μMDHA组里更加显著(P<0.01)。与OGD组比较,OGD+10μMDHA+GW9662和OGD+40μMDHA+GW9662组各个观察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与Ang1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Ang2和VEGF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预处理能够减少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
余艳丽陈小波方海滨邱珍周斌夏中元
关键词:二十二碳六烯酸氧糖剥夺血管生成因子星形胶质细胞
PTEN在糖尿病因素削弱缺氧后处理对心肌细胞保护效应中的作用:与GSK-3β介导的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关系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评价PTEN在糖尿病因素削弱缺氧后处理对心肌细胞保护效应中的作用及其与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介导的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关系.方法 高糖培养(30 mmol/L) 24 h的H9c2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5):常氧组(N组)、缺氧复氧组(H/R组)、缺氧后处理组(HPO组)、PTEN基因沉默常氧组(P-N组)、PTEN基因沉默缺氧复氧组(P-H/R组)和PTEN基因沉默缺氧后处理组(P-HPO组).H9c2细胞置于培养箱(95%N2+5%CO2)孵育4h再置于常氧培养箱(90% O2+ 10% CO2)孵育2h建立缺氧复氧模型.于复氧前行3个循环的复氧5 min/缺氧5 min进行缺氧后处理.于复氧末,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LDH水平,JC-1荧光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PTEN和磷酸化GSK-3β(p-GSK-3β)的表达.结果 与N组比较,H/R组和HPO组LDH释放量、JC-1单聚体/多聚体比值和细胞凋亡率增加,PTEN表达上调(P<0.05);H/R组与HPO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PO组比较,P-HPO组LDH释放量和JC-1单聚体/多聚体比值和细胞凋亡率降低,PTEN表达下调,p-GSK-3β表达上调(P<0.05).P-N组与N组比较,P-H/R组与H/R组比较,PTEN表达下调,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N参与了糖尿病因素削弱缺氧后处理对心肌细胞的保护效应,机制与其激活GSK-3β调控的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薛锐夏中元雷少青赵博孟庆涛李维周斌
关键词:糖原合成酶激酶3肌细胞再灌注损伤PTEN
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纳布啡用于开腹子宫切除术术后镇痛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纳布啡对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全麻下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每组麻醉及手术方式相同。A组术毕行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配方为舒芬太尼2μg·kg^(-1)·100 mL^(-1); B组行纳布啡PCIA,配方为纳布啡2 mg·kg^(-1)·100 mL^(-1); C组于术毕行双侧TAPB (每侧给0.375%罗哌卡因15 m L),并行纳布啡PCIA,配方同B组。评估术后4 h (T_1)、 8 h (T_2)、 12 h (T_3)、 24 h (T_4)、 48 h (T_5)时患者静态和动态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自控镇痛(PCA)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术前及T_3时患者的血糖、 C反应蛋白(CRP)及肾上腺素水平。结果 T_1~T_3时C组静态和动态VAS评分较A组和B组均降低(P <0.05), A组和B组各观察时点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 0.05), 3组各观察时点Ramsay镇静评分无显著差异(P> 0.05)。术后12 h内C组PCA次数少于A组和B组(P <0.05)。A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高于B组和C组(P <0.05)。T_3时3组血糖、 CRP及肾上腺素水平均高于术前, A组和B组的血糖、 CRP及肾上腺素水平均高于C组(P <0.05)。结论 TAPB联合纳布啡可提高开腹子宫切除术的PCIA效果,且具有不良反应少及减轻机体应激反应的优点。
周斌余艳丽孟庆涛夏中元
关键词:舒芬太尼腹横肌平面阻滞应激反应
新型癌基因DJ-1脏器保护功能的研究进展
2015年
背景新型癌基因DJ-1是近年来细胞生物学和病理生理学等相关领域的重要发现,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在其脏器保护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方面。目的对DJ-1的脏器保护功能及机制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内容介绍DJ-1的特征及功能,并对DJ-1在神经、心血管等重要系统疾病的相关病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趋向DJ-1因其抗氧化应激特性在脏器保护方面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周斌夏中元
关键词:脏器保护氧化应激
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用于ICU患者镇静效果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6
2012年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用于重症医学科(ICU)患者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ICU患者合理镇静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以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ICU、镇静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VIP、CNKI、WANFANG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1996年1月1日~2012年3月31日,在按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0.2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个文献,共计1 633例患者,其中,右美托咪定组900例,咪达唑仑组73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有效性:与咪达唑仑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机械通气时间较短[WMD=-1.90,95%CI(-1.96,-1.83),P〈0.01],ICU住院时间较短[WMD=-1.70,95%CI(-1.79,-1.60),P〈0.01],两组镇静起效时间和停药后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安全性:右美托咪定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咪达唑仑组[RR=0.29,95%CI(0.13,0.62),P=0.002],两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及需干预的心动过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咪唑安定缩短,谵妄的发生率更低,右美托咪定为ICU患者镇静的较好选择。
薛锐夏中元周斌刘敏
关键词:咪达唑仑ICUMETA分析
细胞焦亡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6年
细胞焦亡作为一种新的促炎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被逐渐研究阐述,其形态学特征、发生机制、作用机制与其他细胞死亡方式(如凋亡、坏死等)有显著不同。细胞焦亡不仅与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而且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代谢性疾病、重要脏器非细菌性炎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对细胞焦亡作用机制及相关疾病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为临床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方向。
邱珍夏中元周斌
关键词:细胞死亡
第10号染色体丢失性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调控的酪氨酸蛋白激酶2/信号传导与转录因子3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心肌缺血后处理敏感性的作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评价第10号染色体丢失性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调控的酪氨酸蛋白激酶2/信号传导与转录因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心肌对缺血后处理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20~ 280 g,采用1%链脲佐菌素-柠檬酸盐缓冲液60 mg/kg腹腔注射法制备1型糖尿病模型.8周后取成模糖尿病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PrEN抑制剂BpV+缺血再灌注组(BpV+I/R组)、BpV+缺血后处理组(BpV+IPO组).I/R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建立模型;IPO组于再灌注前行3个循环的再灌注10 s/缺血10 s;S组只穿线不结扎血管;BpV于缺血前lh静脉注射1 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于再灌注120 min时处死大鼠,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心肌梗死面积(IS)和细胞凋亡指数(AI),PTEN活性及其蛋白表达,磷酸化JAK2(p-JAK2)、磷酸化STAT3(p-STAT3)以及凋亡相关蛋白活化的半胱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IPO组血清CK-MB水平及PTEN活性升高,PTEN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调(t=2.997~ 7.702,均P<0.05);与IPO组比较,BpV+IPO组血清CK-MB水平、IS和AI及PTEN活性降低,p-JAK2和p-STAT3的表达上调,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下调[分别为3 003±613比1 247± 440、42%±8%比53%±6%、21%±3%比33%±6%、(584±78)比(918±136) pmol、1.73±0.29比1.06±0.24、1.75±0.19比1.01±0.16、1.6±0.4比2.2±0.5,t=2.837~9.249,均P<0.05].I/R组与IPO组,BpV+I/R组与I/R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TEN抑制可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从而恢复缺血后处理对糖尿病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
刘焱伟薛锐夏中元孟庆涛李维冷燕周斌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再灌注损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