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振朝

作品数:80 被引量:23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天文地球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专利
  • 3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7篇建筑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经济管理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4篇鱼礁
  • 23篇人工鱼礁
  • 9篇驯化
  • 7篇音响驯化
  • 7篇数值模拟
  • 7篇海域
  • 7篇值模拟
  • 6篇抗风浪
  • 5篇诱集
  • 5篇生态
  • 5篇通风
  • 5篇礁体
  • 5篇贝壳
  • 4篇幼鱼
  • 4篇鱼类
  • 4篇增殖
  • 4篇稳定性
  • 4篇风浪
  • 3篇电化学
  • 3篇电化学阻抗

机构

  • 75篇中国水产科学...
  • 8篇上海海洋大学
  • 6篇广东工业大学
  • 6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大连海洋大学
  • 3篇广东石油化工...
  • 2篇上海水产大学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广东省海洋与...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 1篇江苏海洋大学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作者

  • 80篇唐振朝
  • 51篇陈丕茂
  • 29篇秦传新
  • 28篇余景
  • 26篇贾晓平
  • 25篇周艳波
  • 23篇袁华荣
  • 20篇舒黎明
  • 17篇冯雪
  • 15篇陈海刚
  • 14篇黎小国
  • 13篇李国迎
  • 10篇贾春斌
  • 7篇王莲莲
  • 6篇张林宝
  • 6篇陈海燕
  • 6篇张喆
  • 6篇佟飞
  • 5篇于杰
  • 5篇陈国宝

传媒

  • 8篇南方水产科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水产学报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水动力学研究...
  • 2篇南方水产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人民黄河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建筑材料学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海洋与渔业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年份

  • 8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12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3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珊瑚礁底栖生物群落原位监测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珊瑚礁底栖生物群落原位监测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所述原位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四条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按预设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片生态板,所述生态板与安装柱之间构成生态模拟架,且相领的两...
唐振朝贾春斌陈海刚黄浦江田斐
一种生态增殖抗风浪六面体人工鱼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增殖抗风浪六面体人工鱼礁,包括底面平整的六棱柱形状的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多个通孔。本实用新型将本体设计为六棱柱形状,底面平整,容易放置,而六棱柱形状又保证了既有竖直方向上的迎流面,又具有侧向的泄流...
唐振朝陈丕茂贾春斌贾晓平
文献传递
200Hz方波连续音对真鲷幼鱼驯化反应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解音响驯化技术对南海北部真鲷(Chrysophrys major)幼鱼的驯化效果,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200Hz方波连续音对体长4.4~6.6 cm的真鲷幼鱼进行连续8 d音响驯化,结果表明:对照组(无音响驯化组)真鲷幼鱼试验期间在水池中随机分布,试验组(音响驯化组)真鲷幼鱼在驯化期间出现次数最大的区域逐渐向声源靠近。驯化期间试验组真鲷幼鱼的反应时间逐渐缩短,驯化第4天后反应时间无明显变化,驯化全过程反应时间均快于对照组;驯化期间聚集时间逐渐缩短,驯化第4天后聚集时间无明显变化,从第3天起快于对照组;停留时间从第3天增加明显并远高于对照组;聚集率呈逐渐增加趋势,第4天后聚集率无明显变化,整个驯化过程,试验组聚集率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200 Hz方波连续音对南海北部真鲷幼鱼具有明显的驯化效果,且在驯化4 d后真鲷幼鱼即可建立明显的条件反射。
袁华荣陈丕茂贾晓平周艳波冯雪秦传新唐振朝余景舒黎明
关键词:真鲷幼鱼音响驯化诱集效果
室内空气环境的数值研究及均匀性分析
本文的研究工作立足于应用性研究,采用数值研究手段从不同的角度(包括气流组织、污染物控制、室内热环境等)对室内空气环境进行了研究分析。 本文从计算模型、分析思想以及数据接口等方面对CFD平台进行了二次开发,引入空...
唐振朝
关键词:室内空气环境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热环境
文献传递
人工鱼礁对防城港海域小型岩礁性鱼类诱集效果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为探究人工鱼礁聚鱼效果,于 2017 年 2 月、4 月、9 月和 11 月主要通过声学探测技术,对防城港海域渔业资源密度、空间分布与大小组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防城港人工鱼礁区及其临近海域 4 次调查共捕获各类游泳生物和底栖无脊椎动物 201 种,包括鱼类 126 种、蟹类 32 种、虾类 20 种、虾蛄类 11 种和头足类 12 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渔业资源密度在时空层面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且交互作用显著(P<0.001)。2 月调查海域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密度(547745 ind/n mile2)约为其周边海域(203990 ind/n mile2)的 2.68倍,表现出明显的聚鱼效果。其中,二长棘鲷(Parargyrops edita)、多齿蛇鲻(Saurida tumbil)、花斑蛇鲻(Sauridaundosquamis)等岩礁性底层鱼类为该季度主要优势种类。各航次人工鱼礁区小型个体所占比重较高,其平均目标强度(TS)分别为 55.6 dB(2 月)、 54.5 dB(4 月)、 53.6 dB(9 月)和 52.2 dB(11 月),随个体生长其平均 TS 呈稳步增大的变化趋势。在垂直方向上, 2 月和 4 月航次人工鱼礁区 90%以上回波单体主要分布在 9~16 m 中下水层。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鱼礁建设对防城港海域小型岩礁性鱼类表现出明显的向底层诱集的效果,该结果能为海洋牧场生态效应系统评价提供重要支撑。
曾雷唐振朝贾晓平贾晓平陈国宝
关键词:人工鱼礁渔业资源
一种塔型生态抗风浪人工鱼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塔型生态抗风浪人工鱼礁,所述人工鱼礁包括包括底座和固定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塔型体,所述塔型体由顶面和梯形侧面围括而成,所述顶面和梯形侧面上均开设有通孔,从而整个塔形体呈内部中空状。该人工鱼礁具有工艺简单,...
唐振朝陈丕茂贾春斌陈国宝贾晓平
文献传递
圆柱型三层横架式鱼礁的稳定性研究
人工鱼礁的水动力学特性是礁体稳定性研究的重要部分。本文分析了圆柱型三层横架式鱼礁模型在静水槽中的水动力学试验结果,对礁体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投放礁体海区的海流状况下,圆柱型鱼礁的稳定性较好,不会发生滑移。
唐振朝陈丕茂贾晓平
关键词:水动力学稳定性
文献传递
钢筋在混凝土模拟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被引量:16
2013年
通过测定HPB235,HRB335和HRB400这3种钢筋在不同pH值和不同氯离子浓度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的稳态电位、腐蚀速率和阳极极化曲线,分析了腐蚀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对三者的腐蚀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模拟混凝土孔隙液的pH值减小,HPB235,HRB335和HRB400耐受氯离子侵蚀的能力变弱.模拟混凝土孔隙液的pH值相同时,氯离子浓度对材料的腐蚀行为也有很大的影响:孔隙液pH=13.6时,这3种钢筋暴露在高浓度氯离子(0.30mol/L)环境下,材料仍能保持良好的耐蚀性;孔隙液pH=12.5时,微量的氯离子浓度(0.05mol/L)破坏了钝化膜,导致3种钢筋均发生严重的孔腐蚀;孔隙液pH=10.0时,3种钢筋未能形成钝态而导致其耐蚀性差.在相同介质下,HPB235耐蚀性能最佳,HRB335次之,HRB400最差.
陈海燕李欢园陈丕茂唐振朝秦传新余景
关键词:钢筋电化学腐蚀氯离子浓度
一种环境现场用的沉降速率试验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现场用的沉降速率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沉降试验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沉降组件,所述沉降组件包括收集筒,所述收集筒呈漏斗状,包括沉降坡以及取样口两部分;通过浮力传感器获取隔栅的浮力信息,以根据浮力信息控制...
贾春斌黄浦江唐振朝田斐陈海刚李艺彤
2018-2023年珠江口鱼类群落结构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024年
珠江口是中国重要的渔场和水产资源繁殖保护区。为掌握珠江口渔业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分别于2018—2023年春、秋季开展了6次底拖网调查,探究了珠江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为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珠江口海域6个航次调查共鉴定鱼类168种,隶属于17目55科119属。优势种与重要种的组成以中小型底层鱼类为主,包括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前鳞骨鲻(Osteomugil ophuyseni)、鳓(Ilisha elongata)、七丝鲚(Coilia grayi)和红狼牙鰕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鱼类的平均质量资源密度和平均尾数资源密度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差异,最高值分别出现在2020年秋季和2020年春季。聚类分析表明,春季鱼类群落结构可分为4组,表现为年际差异和空间差异并存。秋季鱼类群落结构可分为3组,仅表现出年际差异。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进一步揭示了春季鱼类群落结构主要受盐度、水温和水深的影响,而秋季则主要受透明度、活性磷酸盐、水深和水温影响。
马菁菁陈海刚张喆田斐唐振朝熊倩张林宝
关键词:鱼类群落结构年际变化环境因子珠江口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