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新宁

作品数:14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耐药
  • 4篇药性分析
  • 4篇耐药性
  • 4篇耐药性分析
  • 4篇抗菌
  • 3篇药物
  • 3篇细胞
  • 3篇菌药
  • 3篇抗菌药
  • 3篇抗菌药物
  • 2篇单胞菌
  • 2篇血清
  • 2篇碳青霉烯
  • 2篇碳青霉烯类
  • 2篇铜绿
  • 2篇铜绿假单胞
  • 2篇铜绿假单胞菌
  • 2篇青霉烯
  • 2篇青霉烯类
  • 2篇膝骨

机构

  • 13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朝阳区...
  • 1篇北京市隆福医...

作者

  • 13篇唐新宁
  • 8篇郭洁
  • 6篇董国伟
  • 3篇高原小雪
  • 3篇陈永德
  • 3篇朝浩鹏
  • 3篇钟英成
  • 2篇闫奇
  • 2篇荣芳
  • 2篇闫晨影
  • 2篇张洪美
  • 2篇董亚静
  • 1篇王璇
  • 1篇荆琳
  • 1篇单鹏程
  • 1篇陈玲
  • 1篇何名江
  • 1篇申丽红
  • 1篇来薛
  • 1篇郝俊涛

传媒

  • 3篇标记免疫分析...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骨伤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医药
  • 1篇北京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流感染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特征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无菌血标本分离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机制及分子分型。方法测定32株CRKP最低抑菌浓度(MIC),mCIM和eCIM法检测碳青霉烯酶;PCR法检测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分子分型;RT-PCR检测膜孔蛋白OMPK35/36基因相对表达情况。结果药敏试验显示32株CRKP对所有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对阿米卡星耐药率87.5%、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56.3%、替加环素耐药率6.2%。mCIM阳性30例,eCIM阳性1例。基因测序检出30例产碳青霉烯酶菌株;菌株携带blaKPC-2基因占90.6%(29/32)、检出1株产金属酶NDM-5菌株;超广谱β-内酰胺酶SHV、CTX及AmpC酶DHA基因检出率分别为62.5%、46.9%、37.5%。MLST分型结果显示ST11型29株,占90.6%,ST524两株;ST716一株。膜孔蛋白表达水平,12株OMPK35表达水平降低,4株OMPK35与OMPK36表达同时降低。结论血流感染分离的CRKP存在高度耐药性,耐药菌主要携带碳青霉烯耐药基因KPC-2;非产碳青霉烯酶菌株耐药与产ESBLs合并膜孔蛋白表达降低相关。MLST分型表明,ST11型是我院CRKP主要类型。
董国伟张省委郭洁钟英成谢宇端朝浩鹏韩志城唐新宁
关键词:血流感染多位点序列分型
激素及升白细胞药物等对血细胞分析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1 病历摘要 1.1患者 男,68岁。主诉:全身肌肉酸痛,间断发热5年,加重3天。以风湿性多肌痛于2011年3月1日14:40收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风湿科。
陈永德朝浩鹏唐新宁郭洁
关键词:升白细胞药物血细胞分析激素风湿性多肌痛间断发热风湿科
血清SCC-Ag、CEA及CA125水平联合检测对宫颈癌患者阳性检出率的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 (CA125)水平联合检测对宫颈癌患者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6月该院57例宫颈癌患者设为观察组,59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设为良性病变组,另取同期55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均于入院第2天清晨或体检当日抽取静脉血,离心取血清以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SCC-Ag、CEA、CA125水平。对比各组血清SCC-Ag、CEA、CA125水平及不同肿瘤分期患者血清SCC-Ag、CEA、CA125水平,并分析血清SCC-Ag、CEA、CA125水平与宫颈癌分期相关性,对比上述肿瘤标志物水平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各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观察组血清SCC-Ag、CEA、CA125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良性病变组血清SCC-Ag、CEA、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肿瘤分期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宫颈癌Ⅰ期/Ⅱ期患者血清SCC-Ag、CEA、CA125水平低于Ⅲ期/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肿瘤分期相关性:血清SCC-Ag、CEA、CA125水平与宫颈癌分期呈明显正相关(P<0. 05);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效能:血清SCC-Ag、CEA、CA125水平联合检测宫颈宫灵敏度80. 70%(46/57)、特异度93. 22%(55/59)及准确度87. 07%(101/116)均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血清SCC-Ag、CEA、CA125可作为诊断宫颈癌、辨别宫颈良恶性病变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宫颈癌诊断准确度,能够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
谢宇端董国伟郭洁高原小雪唐新宁
关键词:宫颈癌鳞状细胞癌抗原糖类抗原125
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2013年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内的分布状况与耐药谱,指导临床有效预防并合理用药。方法对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2009年至2011年三年间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254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使用WHONET 5.5对药敏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254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占90.59%。对哌拉西林和头孢曲松耐药率很高,分别为79.38%和89.33%,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妥布霉素、以及两种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抗生素的耐药率也都在51%~57%,多粘菌素B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其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耐药率分别为0.63%和17.88%。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目前医院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并且多重耐药率高,应引起广泛关注并严格按照临床用药方案进行抗生素使用,防止耐药性的进一步产生和院内传播。
陈永德闫晨影董国伟唐新宁张英欣郭海溢郭洁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抗生素
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有效预防及合理用药。方法:从2009年-2011年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ICU分离的所有病原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使用WHONET5.5对药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分离的438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316株,革兰阳性菌87株,真菌35株;革兰阴性非发酵菌比例较高,占了革兰阴性菌的59.2%;肺炎克雷伯菌77株,大肠埃希菌18株,占革兰阴性菌的30.1%,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比例高达69.5%;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到了92.8%。结论:ICU患者病情重,感染多,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耐药监测,严格按照临床用药方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郭洁唐新宁闫晨影董国伟
关键词:病原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了解医院近4年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其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 4年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163株,占所有分离菌株的14.9%,其中痰液中分离976株占83.9%;分离菌虽然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还有较好的敏感性,但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还是呈上升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之一,易产生多重耐药性,了解其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的变迁,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资料,更好的控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
郭洁唐新宁董亚静高原小雪荣芳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补肾除湿联合富血小板血浆调控血清TGF-β1及Smad-1水平治疗膝骨关节炎
2023年
目的:探讨补肾除湿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Smad-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45例早中期KO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3~69(57.3±6.5)岁;Kellgren-Lawrence(K-L)分级Ⅰ级8例,Ⅱ级13例,Ⅲ级9例;病程1.5~5.0(3.8±1.7)年;分别于1、3周时向患膝关节腔注射5 ml的PRP 1次,共2次。观察组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45~70(56.7±6.2)岁;K-L分级Ⅰ级4例,Ⅱ级9例,Ⅲ级2例;病程1.8~5.7(4.0±1.8)年;注射PRP 5 ml,时间、次数与对照组相同,同时口服补肾除湿方水煎剂,每日1剂,共28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Lequesne MG评分评估患膝疼痛及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TGF-β1、Smad-1的含量,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5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6~30(28.0±0.6)d。治疗前两组VAS和膝关节Lequesne M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 d,两组VAS和膝关节Lequesne MG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结束后1 d,观察组VAS和膝关节Lequesne MG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1 d,TGF-β1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结束后1 d,观察组TGF-β1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1 d的Smad-1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 d,观察组Smad-1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除湿联合关节腔注射PRP治疗早中期KOA疗效确切,优于单纯关节腔内注射PRP,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升高Smad-1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软骨�
邸冬雪艾奇闫奇李彦张洪美陈玲唐新宁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膝骨关节炎
青蒿琥酯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抗菌活性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与抗生素联用对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O)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分离的CRECO 20株,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物质青蒿琥酯(ASN)、左氧氟沙星(LEV)、头孢他啶(CAZ)、亚胺培南(IMP)最小抑菌浓度(MIC)。用棋盘法测定ASN与LEV、CAZ、IMP协同抗菌活性;用细菌生长曲线法观察不同处理组CRECO临床菌株(E5)生长的情况;用RT-PCR检测外排泵基因以及调控基因的表达。结果 抗菌物质ASN、LEV、CAZ、IMP的MIC50分别为>8 192、64、2 048、32μg/mL。协同抗菌试验显示:ASN (1 024μg/mL)与LEV联用时,LEV的MIC50由64μg/mL降至16μg/mL (即1/4 MIC50),联合作用效果以协同为主;与CAZ联用时,CAZ的MIC50由2 048μg/mL降至1 024μg/mL (即1/2 MIC50),联合作用效果以相加为主。生长曲线显示,ASN联合LEV能有效抑制CRECO生长,曲线走向平缓。20株菌株全部携带外排泵基因AcrA和AcrB基因。RT-PCR结果显示ASN联合LEV可降低外排泵基因AcrB表达。结论 ASN对CRECO无抗菌活性,但ASN联合LEV能有效增强抗生素的抑菌作用,其协同抑菌机制与降低外排泵基因AcrB表达相关。
董国伟唐新宁钟英成郭洁韩志城杨琦
关键词:青蒿琥酯左氧氟沙星抗菌活性
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的变化特征,为临床对COVID-19早期预警和病情判断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22年12月10日至12月3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收治的81例COVID-19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中型、重型和危重型组。分析3组患者成熟T淋巴细胞(CD3^(+))、辅助/诱导性T细胞(CD4^(+))及细胞毒性/抑制性T细胞(CD8^(+))、B淋巴细胞、NK细胞、PCT、CRP、IL-6、血清铁蛋白(SF)的表达水平差异。采用秩和检验评价以上指标。同时,将重型和危重型合并为重症型组,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以上指标在中型和重症型患者间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共收集81例新冠肺炎患者,其中危重型12例(男女比例:3∶1)、重型26例(男女比例:17∶9)、中型43例(男女比例:23∶20);平均年龄81.5、77.5和70.3岁(P<0.01)。淋巴细胞亚群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B淋巴细胞绝对值随着病情加重呈降低趋势(P<0.05)。炎症因子结果显示:PCT、CRP、IL-6水平在中型、重型、危重型间呈升高趋势(P<0.05)。ROC曲线分析各个指标对COVID-19重症型的诊断价值显示:CRP曲线下面积0.6928,最佳临界值48.13mg/L,灵敏度0.474,特异性0.837;铁蛋白曲线下面积0.7795,最佳临界值398.9ng/mL,灵敏度0.889,特异性0.545;B细胞、CD3^(+)T、CD4^(+)T细胞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7、0.652、0.645。结论CD3^(+)、CD4^(+)、CD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PCT、CRP、IL-6、SF水平对COVID-19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唐新宁董国伟钟英成来薛朝浩鹏姚梦凡寿永鹏王梦星
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临床分型
2009-2012年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近4年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其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4年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 163株...
郭洁唐新宁董亚静高原小雪荣芳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