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树延 作品数:32 被引量:97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电子电信 理学 更多>>
高等植物体内激子相干迁移与俘获 1992年 依据所建立的色素分子排列和取向的新型结构模型,利用激发能传递的广义主方程理论,提出了高等植物体内激子相干迁移与俘获的点阵理论,研究了静态荧光量子产额、定态能量传递速率和荧光强度的变化规律。指出激子相干迁移有助于活体的激发能转移与俘获,并且它有可能是活体内激子寿命的限制因素之一。 马英忠 唐树延关键词:俘获 迁移 高等植物 杜仲胶的高压喇曼散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3 1995年 测定了常压到5.45GPa压力范围内杜仲胶(反式聚异成二烯)的激光喇曼散射光谱,讨论了相关碳骨架原子团喇曼振动模式随压力线性变化的规律.从聚合物分子链的化学结构、化学键性质分析了产生不同压力效应的原因.同时,对高压下喇曼谱带强度的变化和某些弱谱带的出现进行了讨论. 赵瑾 唐树延 陈淑良关键词:散射谱 杜仲胶 叶绿素A较高激发态的发光 被引量:1 1991年 采用激发样品表层和样品中心两种激发方式,在300K和77K温度下研究叶绿素A(Chla)的较高激发行为,观测到峰值位于493、520和580nm三条新的荧光发射带.分别测量它们的荧光激发光谱,证明这三条新的荧光带属于Chla的第二激发单线态向基态的不同振动能级的辐射跃迁发光.最后提出电子跃迁模型,同时进行了讨论。 陈连春 唐树延 徐叙瑢关键词:叶绿素A 激发态 发光 凝聚相中叶绿素A荧光偏振光谱线型分析 1989年 本文报导了用氩离子激光器488nm线偏振光激发时叶绿素A(Chla)己烷溶液在12.5K下偏振荧光的实验结果。在波数为11200~20000cm^(-1)范围内得到了完整的偏振荧光数据,并用计算机对仪器响应进行了校正。若把Chla单体、二聚体和齐聚体均视为荧光性杂质中心,则多中心荧光偏振度公式可写成:P(λ)=sum from i (P_iI_i)/sum from i I_i。用该公式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几种典型的P(λ)谱图,发现每一个高斯分量I_i同P(λ)函数的一个峰,谷或肩呈现明显的对应关系。据此对chla的荧光偏振光谱的线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Chla单体、二聚体和齐聚体的不同激发态的荧光发射分量,均表现为P_(λ)曲线上的峰、谷或肩。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计算预期的线型完全一致。 陈连春 唐树延 徐叙瑢关键词:凝聚相 叶绿素A 荧光 偏振光谱 场效应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上) 1992年 序言当代“生产型农业”的概念与传统农业已完全不同,它巳发展成为一种综合的、不能确定专业门类的复杂技术,需要很多的理论科学和技术科学共同为其进行投入。以保证农业生产的高输出,持续稳定的高产。 唐树延关键词:生物物理学 生物效应 农业 叶绿素a、b分子体系激子相干迁移的时间特性 1992年 本文利用激发能传递的广义主方程理论和光谱实验结果,首次研究了相同和相异叶绿素分子体系的激子相干迁移的时间特性.Chla分子间的相干时间为350fs,Chlb分子间为160fs,Chla与Chlb分子间为200fs.主要叶绿素分子间的激子相干迁移属弛豫前转移过程.并分析了该迁移的作用及影响相干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 马英忠 唐树延关键词:叶绿素 激子 农业物理新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31 1994年 简要介绍了农业物理高新技术的发展,阐述了农业物理生物新技术的原理和新成就,着重分析了与农作物增产有关的高光效与高吸收功能相互促进的原理和机制。最后指出了农业物理高新技术应用的潜力和前景。这些技术对于开发和利用海洋生物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唐树延 陈淑良关键词:生物技术 物理学 光磁电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 1991年 当今世界,人们正探索着各种农业发展的道路,以求得生存与发展,这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来说尤为重要,包括光生物学在内的农业生物物理技术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重大问题而提出并发展的。在用光、磁、电三大要素支撑的农用物理体系中,光是至关重要的。现已发现。 唐树延 陈淑良关键词:农业高新技术 生物物理技术 光生物学 磁电 农作物生产 光能利用 农用物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简述了农用物理技术中,光生物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开发与应用现状。文内重点阐述了光助素、光转换薄膜的增产原理和增产效果;还就光磁互促增产原理进行了讨论。本文为农业物理在农业上的应用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唐树延 陈树良 刘立侠 刘志斌 马英忠 李庚新关键词:光生物学 高能技术与农业生产 当今人类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会发展和人口增加,导致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解决粮食问题已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多年来,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在粮豆增产、安全技术和资源循环利... 唐树延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