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树坤

作品数:470 被引量:2,291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8篇期刊文章
  • 96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11篇细胞
  • 96篇肝癌
  • 39篇酒精
  • 39篇酒精性
  • 38篇血清
  • 33篇肝病
  • 32篇脂肪
  • 32篇苦参
  • 31篇苦参碱
  • 31篇功能性消化不...
  • 30篇原发性
  • 30篇反流
  • 29篇综合征
  • 28篇清肝
  • 28篇肿瘤
  • 27篇肝癌细胞
  • 27篇癌细胞
  • 26篇便秘
  • 25篇口服
  • 25篇口服液

机构

  • 277篇中日友好医院
  • 142篇河北医科大学...
  • 89篇北京中医药大...
  • 59篇河北医科大学
  • 28篇中国医学科学...
  • 23篇河北省卫生厅
  • 17篇河北医科大学...
  • 13篇复旦大学
  • 12篇潍坊医学院
  • 1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1篇常州市卫生局
  • 10篇卫生部
  • 10篇河北医科大学...
  • 9篇北京大学
  • 9篇北京地坛医院
  • 9篇石家庄市第一...
  • 8篇北京航空航天...
  • 8篇山东省潍坊市...
  • 8篇北京协和医学...
  • 8篇北京大学中日...

作者

  • 469篇姚树坤
  • 69篇殷飞
  • 33篇张瑞星
  • 28篇张艳丽
  • 19篇殷飞
  • 18篇杜时雨
  • 17篇李胜棉
  • 17篇赵洪川
  • 17篇张艳丽
  • 16篇高洪生
  • 15篇房龙
  • 15篇钱卫国
  • 14篇常丽丽
  • 14篇高春
  • 14篇郝模
  • 14篇赵军艳
  • 13篇吴新满
  • 12篇王君
  • 12篇周俊英
  • 11篇许卫华

传媒

  • 26篇中日友好医院...
  • 24篇世界华人消化...
  • 17篇医学综述
  • 16篇中国中医基础...
  • 14篇2013中华...
  • 13篇胃肠病学和肝...
  • 12篇中华消化杂志
  • 10篇临床荟萃
  • 10篇中华医院管理...
  • 10篇基础医学与临...
  • 10篇2014中华...
  • 8篇中国组织化学...
  • 7篇中国初级卫生...
  • 7篇中国中西医结...
  • 6篇中华肝脏病杂...
  • 6篇中国全科医学
  • 6篇中药药理与临...
  • 6篇疑难病杂志
  • 5篇临床肝胆病杂...
  • 5篇中华消化内镜...

年份

  • 4篇2023
  • 26篇2022
  • 23篇2021
  • 14篇2020
  • 17篇2019
  • 11篇2018
  • 8篇2017
  • 15篇2016
  • 15篇2015
  • 23篇2014
  • 30篇2013
  • 11篇2012
  • 25篇2011
  • 17篇2010
  • 17篇2009
  • 25篇2008
  • 52篇2007
  • 37篇2006
  • 24篇2005
  • 16篇2004
4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中医证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固体胃排空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不同中医证型FD患者的固体胃排空功能,分析症状、体征、一般人口统计学特征、精神心理状态对固体胃排空功能和近端胃功能的影响。方法:FD患者为研究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纳入FD患者52例及健康志愿者20...
李妮矫张艳丽姚树坤
关键词:中医证型固体胃排空
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内脏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41
2006年
目的:观察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机械性胃扩张内脏感觉的影响,并探讨针灸对内脏敏感性的调节机理。方法:将30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通过内脏电子刺激器Barostat进行等容扩张,当达到最大耐受容积时,针刺组进行针刺双侧足三里、内关和天枢穴,并保留15 min,对照组不进行针刺保留15 min。观察最大耐受容积、压力及上腹胀、上腹痛、恶心等症状积分值的变化;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的心率变异频域指标。结果:针刺组针刺后的症状积分值显著下降,最大耐受容积、压力显著升高,心率变异的频域指标也有显著变化,和针刺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达到最大耐受时的症状积分值、最大耐受压力和容积、心率变异的频域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针刺能够显著降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等容机械性胃扩张的内脏敏感性,其内在机理可能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有关。
姚筱梅姚树坤张瑞星常丽丽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针刺内脏敏感性心率变异
博尔宁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殷飞曹凤姚树坤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TACETH1/TH2细胞因子
复方斑蝥胶囊对肝癌患者TACE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及TACE后应用中成药复方斑蝥胶囊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所有HCC患者TACE治疗前及治疗后1wk、1mo,服用复方斑蝥胶囊前及用药后4wk用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ALT、AST、TBIL.结果:HCC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相比CD4+淋巴细胞、NK细胞显著降低(P<0.05);CD8+淋巴细胞明显升高(P<0.05).TACE治疗后1wk及1mo均较TACE治疗前CD4+淋巴细胞、NK细胞均显著升高(33.1±7.5,38.9±7.8vs27.1±5.6;15.9±3.7,17.9±5.3vs10.6±4.7,均P<0.05),CD8+淋巴细胞显著降低(29.9±3.2,28.7±6.5vs34.8±5.6,均P<0.05);TACE治疗后服用复方斑蝥胶囊1mo与TACE治疗前比较,CD4+淋巴细胞和NK淋巴细胞显著增高(42.0±8.4vs27.8±5.8;21.2±3.6vs10.0±3.7,均P<0.05),CD8+淋巴细胞显著降低(26.7±3.4vs36.7±5.7,P<0.05).TACE治疗后1mo服用复方斑蝥胶囊组较未服用复方斑蝥胶囊组CD4+淋巴细胞、NK细胞均显著升高(P<0.05),CD8+淋巴细胞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CC患者抗肿瘤细胞免疫功能低下.HCC患者TACE治疗可使受抑制的细胞免疫功能部分恢复,服用中成药复方斑蝥胶囊后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提高.
殷飞李进军曹凤姚树坤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T淋巴细胞亚群复方斑蝥胶囊
十二指肠胃反流对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十二指肠胃反流(duodenogastric reflux,DGR)对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DGR胃黏膜损伤机制。方法手术组成年SD大鼠10只用于制备和收集十二指肠混合液。DGR模型组和对照组各取SD大鼠8只,前者十二指肠液灌胃,后者生理盐水灌胃。2周后处死大鼠。采用TUNEL技术观察胃黏膜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胃黏膜组织TNF-α、ET-1和NOS-2的表达。结果 DGR模型大鼠胃黏膜病理提示造模成功。DGR模型组胃黏膜凋亡细胞在黏膜全层均可见,凋亡指数(A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GR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细胞的TNF-α、ET-1和NOS-2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胞凋亡与TNF-α、ET-1和NOS-2等细胞因子表达异常可能参与DGR胃黏膜损伤乃至细胞癌变的发病机制。
张艳丽姚树坤刘俊宝
关键词:十二指肠胃反流细胞凋亡细胞因子
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能相关致病因素和机制被引量:9
2013年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在世界范围内,有大量关于IBS的研究和报道,但目前其具体病因和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涉及到遗传、肠道感染、精神心理因素、肠道高敏性、食物不耐受、激素水平改变、睡眠障碍、压力等因素。本文对其可能的相关致病因素和机制作一概述。
刘亮姚树坤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胃肠病致病因素发病机制
恶性腹水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1例分析
2009年
刘瑜杜时雨姚树坤
关键词:结核误诊
氧应激在大鼠乙醇及四氯化碳致慢性肝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复制大鼠乙醇及四氯化碳(CCl4)致慢性肝损伤模型,观察氧应激反应在其发生中的作用.方法:50只,♂Wistar大鼠平均分为A-E5组,实验持续8wk.A组生理盐水灌胃;B组乙醇灌胃(560mL/L);C组在B组基础上同时PGE1腹腔内注射;D组乙醇(560mL/L)灌胃4wk,然后CCl4腹腔注射4wk.E组在D组基础上同时PGE1腹腔内注射.实验4、8wk结束时分别检测全血GSH-Px,血清ALT、AST、ALP、TBA、TG、CHO、MDA.8wk结束时处死动物,留取肝脏标本,行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5组大鼠的原始体质量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束时,与A组相比,B组和D组的最终体质量和增加体质量明显降低(249.00g±18.83g,258.50g±20.28gvs319.00g±29.61g;65.00g±15.28g,76.50g±15.82gvs134.00g±21.58g,均P<0.01),肝质量占体质量百分比明显增高(3.267%±0.3165%,4.735%±0.7567%vs2.736%±0.1988%,均P<0.01),相应PGE1干预后(C组和E组),大鼠的生长缓慢、肝脏肿大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均P<0.01);B组和D组血清中的ALT、AST、ALP、TBA、TG和CHO含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或0.05),PGE1干预后增高水平明显下降;乙醇和CCl4能引起外周血GSH-Px降低和MDA升高(均P<0.01),PGE1干预后能够得到明显改善,而PGE1的干预则可明显减轻乙醇和CCl4引起的肝脏病理学改变.结论:氧应激反应可能在大鼠乙醇及CCl4致慢性肝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抑制氧应激反应可能是缓解肝损伤的重要措施.
房龙杜时雨赵洪川姚树坤
关键词:氧应激乙醇四氯化碳前列腺素E1
细胞自噬与肝细胞癌病理机制和药物研究现状被引量:6
2019年
细胞自噬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起到促进及抑制的双刃剑作用,多条信号通路参与其中。目前以调节自噬活性为基础的抗肿瘤化学药物及中药单体已处于开发研究和临床应用阶段,可协同增加药物的抗肿瘤效果,减少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本文对细胞自噬相关调节机制、自噬与肝细胞癌的关系及其在肝细胞癌治疗中应用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曹建魏润杰邓茹芸方翼姚树坤
关键词:自噬肝细胞癌分子机制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选穴规律探究被引量:6
2021年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之一,随着饮食结构改变[1]、生活节奏加快和受社会心理因素[2,3]的影响,其患病率逐年上升[4]。FC大多病程较长、病情复杂、顽固难愈,从而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刺以操作简单、起效迅速、费用低廉等特点,在非药物治疗中展现出明显优势[5]。虽然近年来针刺治疗FC的临床研究逐年增量化,但现有研究样本量较小,普适性和可推广性较低.
王慧静马增威孙千惠彭红叶刘瑜姚树坤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选穴规律功能性肠病数据挖掘针刺治疗
共4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