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永坚

作品数:146 被引量:869H指数:19
供职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3篇天文地球
  • 15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6篇盆地
  • 37篇地质
  • 37篇油气
  • 15篇地质构造
  • 15篇海域
  • 13篇油气资源
  • 13篇南黄海
  • 13篇勘探
  • 13篇成藏
  • 12篇新生代
  • 12篇资源潜力
  • 12篇南海南部
  • 11篇海洋地质
  • 10篇地质构造特征
  • 9篇陆缘
  • 8篇油气地质
  • 8篇区域地质
  • 7篇地层
  • 7篇水合物
  • 7篇南海北部

机构

  • 132篇广州海洋地质...
  • 46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国土资源部
  • 13篇南方海洋科学...
  • 11篇中山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青岛海洋地质...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深...
  • 2篇中海石油(中...
  • 2篇南方科技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作者

  • 146篇姚永坚
  • 48篇李学杰
  • 41篇杨楚鹏
  • 19篇徐行
  • 16篇王嘹亮
  • 16篇冯志强
  • 15篇刘海龄
  • 12篇韩冰
  • 11篇何家雄
  • 11篇高红芳
  • 10篇万荣胜
  • 10篇徐子英
  • 10篇曾祥辉
  • 10篇汪俊
  • 9篇陈强
  • 9篇鞠东
  • 8篇易海
  • 8篇夏斌
  • 7篇李波
  • 6篇张莉

传媒

  • 11篇中国地质
  • 10篇海洋地质与第...
  • 8篇南海地质研究
  • 8篇地球科学
  • 7篇地球科学(中...
  • 6篇地球物理学报
  • 6篇海洋地质前沿
  • 5篇天然气地球科...
  • 4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地质学报
  • 3篇海洋学报
  • 3篇极地研究
  • 3篇中国海上油气...
  • 3篇2014中国...
  • 2篇海洋地质动态
  • 2篇地学前缘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2
  • 4篇2021
  • 12篇2020
  • 8篇2019
  • 9篇2018
  • 9篇2017
  • 1篇2016
  • 16篇2015
  • 9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10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1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8篇2005
  • 1篇2004
1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黄海中、古生界地质构造及油气远景的新认识被引量:61
2002年
在我国近海陆架上,黄海海域虽经20多年的勘探,但迄今尚未发现油气田.近两年来新一轮大调查所获多道地震资料显示,北黄海在印支-燕山运动形成的隆起背景上,分布着4个中、新生代坳陷,最大沉积厚度8000m,其中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厚6000m,是坳陷中主要的生储油层;局部构造类型主要为断块、断背斜、潜山及反转背斜等,具有形成中小型油气田的潜力.南黄海是下扬子后加里东台地的主体,于中部隆起区及其两侧,广泛分布着厚度大于5000m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海相地层;中生代以来,在中部隆起区南侧发育了黄南断陷盆地,可与苏北盆地对比;在中部隆起区北侧形成了黄北前陆盆地.黄北前陆盆地面积约4万km2,古生界及中、新生界沉积总厚可达15000m,拥有海相及陆相多层系、多类型的成藏系统,局部构造类型多,晚期成藏条件好,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潜力,是本区最有远景的战略勘探区.应加强对中部隆起区的研究,以期在断块及非构造圈闭油气田方面有所发现.
冯志强姚永坚曾祥辉王群王嘹亮陈强易海金华锋
关键词:中生界古生界地质构造油气远景
南海西部海域的地热流特征以及构造关系
本文研究区位于东经114°以西的南海海域,是在总结前期热流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西沙、琼东南、中建南盆地以及西南海盆进行区域地质和矿产资源调查获取的一百多个海底热流数据开展的研究工作.
徐行姚永坚罗贤虎彭登陈爱华
南黄海古生代以来构造演化被引量:87
2005年
南黄海是奠基于下扬子地台前震旦纪变质岩基底之上一个多旋回盆地的叠覆,在成生发展及其后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改造作用,盆地原型已不存在,形成现今复杂的地质构造面貌。根据国土资源新一轮大调查项目在南黄海获取的高品质的地球物理资料,结合钻井和相邻陆地的资料以及不同时期动力体系的作用、不同期次构造运动和变形的特点,将南黄海大致划分为4 个大的构造演化阶段:古生代—三叠纪海相盆地稳定演化阶段、中生代陆相盆地演化阶段、古新世—中中新世断陷盆地发育阶段和晚中新世以来区域沉降阶段。加里东运动使华南褶皱带与扬子地台南缘拼贴,形成广阔而稳定的后加里东地台;印支—早燕山运动使下扬子地台与华北地台的东南缘碰撞和挤压,形成了苏鲁造山带,在造山带南侧和中部隆起区之间形成黄北前陆盆地,中部隆起区以南为黄南断陷盆地。
姚永坚夏斌冯志强王嘹亮徐行
关键词:扬子地台华北地台盆地南黄海
印度东海岸科费里盆地地质特征与油气成藏
2012年
科费里盆地是印度半岛东南沿海的主要含油气盆地之一。作为一个克拉通边缘裂谷盆地,其演化历程与前寒武纪一早白垩纪时期的冈瓦纳大陆的漂移以及破裂拉张密切相关。其构造演化经历了同裂陷期和后裂陷期两个阶段。盆地自老而新发育了晚侏罗一早白垩纪时期的河流一湖相沉积、晚白垩纪的内陆架滨浅海沉积、早第三纪的外陆架浅海一半深海沉积、晚第三纪的边缘海相沉积、第四纪以来的海陆过渡相沉积。科费里盆地烃源岩主要以白垩系地层中发育的滨浅海相烃源岩为主,干酪根类型以Ⅲ型为主。主要的储层类型为基岩风化壳型、砂岩型以及碳酸盐岩储层。其中自垩系页岩、第三系层间页岩层扮演了局部盖层的角色。科费里盆地存在7种成藏组合类型,其油气聚集特征可由白垩系-Uttatur/Ariyalur/Nagore群(!)含油气系统进行概括。综合各种成藏要素特征以及成藏作用认为,与基底高地之上的披覆、岩性尖灭有关的圈闭的形成以及成熟烃源岩的分布是控制科费里盆地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杨楚鹏李学杰姚永坚
关键词:油气地质盆地地质
深海浅钻在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3年
深海浅钻是集机、电、液、光等多学科于一体的复杂系统,能够实现定点获取岩石样品,主要应用于深海底矿产资源勘探和深海底地质调查等方面。"海洋六号"船配备的深海浅钻是目前国内先进的光电复合缆供电取样钻机,并首次应用到我国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中,成功钻获3个岩石样品和2个沉积物样品,为进一步研究南海矿产资源及深海过程演变等提供了基础资料。
于彦江胡波姚永坚田烈余孙大伟
关键词:海洋区域地质调查
南沙海域中生代构造挤压及其成因被引量:1
2017年
为研究南海南部南沙海域中生界挤压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成因,对研究区内多道地震剖面资料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中生代地层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挤压变形,并在中生代末期遭受过强烈的剥蚀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中生代地层的挤压构造特征,通过平衡剖面计算的方法去除了研究区新生代构造的影响并对中生代地层构造挤压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的中生代地层曾遭受过两组相反方向应力的挤压,两组不同应力方向的挤压变形均表现为北强南弱和西强东弱的特征。这种挤压应力方向和强度的变化可能与古南海的扩张以及南沙地块不同部位向北漂移的速率有关。
朱荣伟刘海龄刘海龄姚永坚黎雨晗王印
关键词:中生界南沙海域
中苏门答腊盆地油气成藏分析与勘探潜力预测被引量:5
2010年
对中苏门答腊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生储盖组合特征、圈闭与油气富集特点进行研究,将其油气成藏组合划分为深部、下部、中部和上部成藏组合。深部成藏组合以新生古储式潜山油气藏为主;下部、中部、上部成藏组合都以自生自储式油气藏为主。同时结合成藏组合的特点对整个盆地进行系统认识,预测出未来有勘探潜力的目标区域。
许凡康永尚李水静岳来群姚永坚
关键词:弧后盆地成藏组合勘探潜力
南海不同水深表层沉积物脂肪酸分布特征及其生物源的空间变化被引量:1
2018年
为探究边缘海区域由陆架到深海盆脂类的分布模式及其指示的生物源的空间变化特征,对采集于南海4个不同水深断面的表层沉积物脂肪酸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表层沉积物中检出丰富的脂肪酸,包括直链饱和脂肪酸、直链不饱和脂肪酸和支链脂肪酸等.其中,高碳数直链脂肪酸(≥C20)主要来源于陆源高等植物的输入,低碳数直链脂肪酸主要来源于藻类的贡献,低碳数支链(包括异构和反异构)脂肪酸主要来源于细菌贡献.高碳数脂肪酸指示的高等植物输入,在南海沿岸区的高值与河流的输入有关,而在深海盆的高值可能与洋流、风尘输入等有关.低碳数支链脂肪酸指示的细菌分布在南海北部沿岸表现出高值,在深海盆表现出较低的分布模式.低碳数直链脂肪酸表征的浮游植物的贡献在南海北部表现出高值,在深海盆局部区域也表现出高值分布.细菌和浮游植物在南海北部表现出的高值,可能与丰富的营养盐条件有关.而浮游植物在深海盆的分布模式,可能受到洋流以及其他输入的影响.
杨义郝宇昕阮小燕李学杰姚永坚杨楚鹏
关键词:脂肪酸细菌
福建坂头组沉积特征及构造背景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福建下白垩统坂头组主要为一套温暖潮湿的湖泊相、河流相碎屑沉积,化石丰富,黑色页岩相对发育。以政和—大埔断裂为界,坂头组在其西、东部差异明显,目前有关坂头组的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研究等,认为早白垩世福建一带为火山较活跃的岛弧型沉积,断陷盆地发育;坂头组沉积时代为早白垩世阿普第期;早白垩世福建等地断陷湖盆未曾发生持续性、大规模的快速下降,碎屑沉积厚度不大;坂头组不甚明晰的阶段性沉积特征,揭示出受控于古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相互作用,也具有一定的期次性;坂头期及其后的火山作用强烈,对有机质以及烃的富集影响明显。如果台湾海峡一带也发育坂头组或与其相当的岩层,或发育有时代较晚的黑色页岩、砂岩,且具有一定的沉积厚度、规模,将具有重要的石油地质意义。应继续加强坂头组地质研究以及其与上下层系的石油地质条件配置研究,加强对于台湾海峡白垩系、古近系和新近系的石油地质研究,也应加强后期岩浆活动的改造作用研究。
岳来群游国庆郑宁姚永坚梁诗经梁英波甘克文
关键词:断陷盆地台湾海峡油气资源
南海南部曾母盆地中新世碳酸盐岩的层序地层被引量:12
2014年
利用钻井和二维地震资料,对曾母盆地南康台地以及L构造中新统碳酸盐建造的三级层序发育特征进行解剖,归纳总结研究区碳酸盐岩层序发育模式,认为曾母盆地在中中新世-晚中新世(5.3-16Ma)期间发育3期较大规模的碳酸盐岩沉积旋回,在地层上可将其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即SQ1、SQ2和SQ3层序.其中SQ1与SQ3应该属于经典Ⅰ型碳酸盐岩层序,在其岩性上由低位域的致密藻灰岩沉积、水进域的泥质灰岩和高位域的珊瑚灰岩组合构成,代表了从开阔海沉积环境过渡至礁滩相沉积环境的发育过程;而SQ2应属于淹没不整合型碳酸盐岩层序,以泥质灰岩凝缩层+高位域的珊瑚灰岩或碎屑灰岩序列组合为特征,其发育基本处于水体环境持续变浅的沉积环境中.
杨楚鹏姚永坚李学杰常晓红
关键词:碳酸盐岩建造中新世曾母盆地地层学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