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翔 作品数:165 被引量:2,947 H指数:25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天文地球 更多>>
菌根及酸沉降对菌根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97年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菌根及酸沉降对菌根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菌根的形成能大大增强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酸沉降能抑制菌根的形成,但形成菌根的植物对酸沉降的耐受力比无菌根植物要强得多。酸沉降对菌根影响在分子水平上的表现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刘营 孔繁翔 章敏关键词:菌根 酸沉降 太湖水华蓝藻高精度遥感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马荣华 孔繁翔 段洪涛 张玉超 张民伟 张民 主要技术内容:太湖蓝藻水华已持续发生多年,完全遏制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当前的应对策略已从“被动应急”转向“主动防御”,预测预警是“主动防御”的基础和前提。然而,高精度预测预警,严重依赖于卫星遥感提供的水华蓝藻时空信息。该项...关键词:关键词:水华蓝藻 卫星遥感技术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升温过程对藻类复苏和群落演替的影响 被引量:77 2009年 采用模拟升温方法培养太湖的冬季底泥,培养温度从5.5~30℃设计为8个水平,在各温度水平显微观察藻类群落组成,计算比生长速率,同时采用荧光法分析光合色素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绿藻和硅藻在9℃时开始复苏,蓝藻在12.5℃开始复苏.虽然蓝藻复苏较晚,但是蓝藻复苏后的比生长速率高于绿藻和硅藻.12.5℃以后,藻类群落主要由蓝藻、绿藻、硅藻组成.在12.5℃和16℃时绿藻占优势:蓝藻在19.5℃以后占优势.叶绿素a浓度在9℃C和16℃均明显升高,而藻蓝索浓度仅在16℃时明显升高.光合色素浓度的升高与绿藻和硅藻的复苏同步进行,但滞后于蓝藻的复苏. 谭啸 孔繁翔 于洋 史小丽 张民关键词:温度 太湖 群落演替 模拟大气CO_2水平升高对春季太湖浮游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13年 基于2012年春季在太湖梅梁湾进行为期27 d的不同CO2水平(大气CO2体积分数([CO2,g])梯度为270×10-6、380×10-6、750×10-6)的野外培养实验,揭示了大气CO2水平升高对太湖浮游植物的碳源选择、生长速率、光合作用、净初级生产力和细胞化学元素组成等生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的升高首先会显著改变太湖水体的pH值和碳化学环境,减弱浮游植物碳浓缩机制(CCM)的必要性.大气CO2浓度加倍后,浮游植物的最大生长速率(Umax)、净初级生产力(NPP)、单位叶绿素a(Chl-a)含量的NPP会分别增加63.1%、69.6%、33.8%.大气CO2浓度的升高会促进太湖绿藻和硅藻的最大光合作用效率并且其对硅藻的促进作用比绿藻更显著,但并没有改变春季蓝藻光合作用活性极低的现状.大气CO2浓度的升高在提高浮游植物细胞中C、N含量的同时,却减少了P的吸收.本研究结果将为预测和揭示太湖浮游植物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理论基础. 赵旭辉 汤龙升 史小丽 杨州 孔繁翔关键词:CO2 春季 太湖 浮游植物 生理特性 一种铜绿微囊藻的快速计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绿微囊藻的快速计数方法,通过酶标仪测定不同浓度铜绿微囊藻在波长680nm处的吸光度,同时用显微镜对藻细胞精确计数,在吸光度和细胞密度之间建立了良好的线性关系,根据得到的校正曲线或回归方程对待测样品中的铜... 苏文 孔繁翔 赵旭辉文献传递 水华期间太湖梅梁湾微囊藻原位生长速率的测定 被引量:38 2008年 2007年8月太湖发生水华期间采用细胞分裂频率法(FDC)对太湖梅梁湾蓝藻的原位生长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微囊藻的细胞分裂频率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即白天高,最大值约为20%;夜晚低,最小值约为5%.计算得到4个采样点蓝藻原位生长速率分别为0.23,0.19,0.37,0.26d-1.实验同时测定了水体的营养盐水平和叶绿素a的含量,表明较高的细胞分裂频率可能与水体中较高的营养盐水平、叶绿素a含量有关. 吴晓东 孔繁翔关键词:太湖 蓝藻水华 微囊藻 原位生长 生态修复水生植物根际氨氧化细菌的研究 被引量:24 2008年 为研究水生植被恢复对底泥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种群的影响,选取在生态修复中广泛使用的4种水生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窄叶香蒲(Typha angustifoliaL.)、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L.)和荇菜(Limnanthemunnymphoides),采用最大可能数法(most probable number,MPN)计数AOB的数量,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nested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nested PCR-DGGE)及条带回收测序的方法分析AOB的主要种类.结果显示,水生植物根际AOB密度显著高于无水生植物的表层底泥,而芦苇(2.8×105cells/g)和菖蒲(4.3×105cells/g)又明显高于菹草(9.3×104cells/g)和荇菜(7.7×104cells/g).水生植物根际呈氧化环境,而NH4+的浓度低于无水生植物的对照区.DNA测序结果显示尽管不同植物根际AOB主要种类有所区别,但基本属于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此类微生物群落在水生植物根际的聚集对促进生态修复中N元素的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邢鹏 孔繁翔 陈开宁 陈美军 吴晓东关键词:氨氧化细菌 生态修复 根际 PCR-DGGE “蓝藻水华监测预警及湖泊水源地保护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成果与思考 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介绍了"蓝藻水华监测预警及湖泊水源地保护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成果的意义和内容。该成果针对湖泊水源地蓝藻水华灾害防控需求,基于蓝藻生长四阶段理论,研发了湖泊水源地蓝藻水华"预测预警-智能拦截-高效清除"的成套技术与设备,并成功应用于太湖、巢湖以及其他湖泊和水库,为保障湖泊水源地供水安全提供了科技支撑,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在成果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湖泊蓝藻水华频发常态下该系列技术进一步发展空间,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 沈吉 孔繁翔 秦伯强 李文朝 马荣华 李未 于洋 朱广伟 张民 张运林 陈亚芬关键词:蓝藻水华 预测预警 富营养化湖泊溶解性有机碳生物可利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14年 富营养化湖泊溶解性有机碳(DOC)包括内源和外源性碳源,不同来源碳源在物质化学结构组成和分子量级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进而影响到对细菌的生物可利用性和碳素在食物网中的传递效率。根据国内外文献,综述了内外源DOC在碳稳定同位素值域上的显著差异,建议通过对DOC碳稳定同位素的分析来识别富营养化湖泊中DOC的主要来源;通过对比内外源DOC在碳水化合物、结合态中性糖和腐殖质含量上的差异,并结合细菌生长参数如细菌二级生产力、细菌呼吸作用及细菌生长效率来分析内外源DOC对细菌的生物可利用性。从富营养化湖泊DOC来源的角度探讨其生物可利用性和碳素传递效率,有助于了解富营养化湖泊食物网中碳素循环特征,加强对湖泊生态学的认识,为湖泊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叶琳琳 孔繁翔 史小丽 阳振 闫德智 张民关键词:富营养化湖泊 溶解性有机碳 生物可利用性 太湖不同湖区真核微型浮游生物基因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24 2008年 用DGGE(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和构建18SrDNA克隆文库2种方法对太湖不同湖区的真核微型浮游生物(0.8-20μm)多样性及组成结构进行了研究.DGGE结果表明,不同湖区真核微型浮游生物的DGGE指纹图谱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营养水平较低的东太湖和贡湖DGGE条带数最多,分别为23和24,香农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135和3.178,而营养水平较高的梅梁湾和五里湖最少,均为18,香农多样性指数为2.890,表明营养水平较低湖区的多样性高于营养水平较高的湖区.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太湖中真核微型浮游生物种类丰富,占优势的主要是一些鞭毛藻、异养鞭毛虫、纤毛虫和真菌,而营养水平不同的梅梁湾、湖心、东太湖中真核微型浮游生物组成明显不同.在营养水平较高的梅梁湾,28.6%的OUT(operational taxonomicunit)属于异养鞭毛虫,另外隐藻、金藻分别占22.9%和14.3%;在湖心,金藻的比例最大,占25.7%,另外比较多的是异养鞭毛虫和隐藻,分别为20.0%和14.3%;而营养水平较低的东太湖各类纤毛虫所占比份最大,为26.8%,异养鞭毛虫较少,仅占4.9%,另外真菌含量较高,占12.2%. 陈美军 孔繁翔 陈非洲 邢鹏关键词:DGGE 基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