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加林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委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相变
  • 3篇碳钢
  • 3篇相变硬化
  • 3篇激光热处理
  • 3篇激光相变
  • 3篇激光相变硬化
  • 3篇贝氏体
  • 2篇下贝氏体
  • 1篇新证据
  • 1篇亚结构
  • 1篇数学模拟
  • 1篇碳素钢
  • 1篇片状珠光体
  • 1篇切变
  • 1篇珠光体
  • 1篇相变理论
  • 1篇晶体
  • 1篇晶体学
  • 1篇激光
  • 1篇激光淬火

机构

  • 7篇昆明工学院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7篇孙加林
  • 3篇周融
  • 3篇周兆
  • 3篇陈君才
  • 3篇朱心昆
  • 2篇康沫狂
  • 1篇孟祥康
  • 1篇杨延清

传媒

  • 3篇昆明工学院学...
  • 1篇金属学报
  • 1篇兵器材料科学...
  • 1篇金属热处理学...
  • 1篇第三届中国青...

年份

  • 2篇1995
  • 2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下贝氏体亚结构及晶体学分析被引量:4
1991年
基于透射电镜对两种含Si钢下贝氏体亚结构的分析,确定相变非均匀切变元素,建立了塑性协调双切变理论晶体学模型。该模型给出的晶体学理论值与两种试验用钢实验值符合很好。
孙加林康沫狂
关键词:贝氏体亚结构晶体学相变
碳钢球化体的激光相变硬化数学模拟被引量:4
1993年
基于对以铁素体为基体,其上弥散分布颗粒状渗碳体的碳钢球化体(包括球状珠光体,回火屈氏体和回火索氏体等)在扫描激光束作用下组织转变过程及机理的探讨,建立了简明的相变硬化数理模型,并结合热学分析,用数值方法定量地计算了硬化层尺寸,以及热影响区内各组成相的体积分数,碳浓度和硬度分布.理论值与三种碳钢(20钢,T8钢和 T10钢)实际处理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符合得较好.本文报道理论模拟方面的结果,理论与实验的比较分析将另文报道.
孙加林陈君才周融朱心昆周兆
关键词:激光相变硬化碳钢数学模拟激光热处理
T8A钢激光淬火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论述了不同原始状的T8A钢激光淬火后的组织和性能特征,并测定了淬硬层宽度、深度、残余奥氏体量及表面硬度等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当功率密度一定时,改变扫描速度,T8A钢的淬硬层深度、宽度、残余奥氏体量及表面硬度均发生明显变化,当功率密度为2143W/cm^2,扫描速度为6mm/s时,最大淬硬层深度为0.77~0.83mm,表面层的组织为隐针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细小的碳化物,表面硬度达Hv790~1000。
陈君才周融孙加林周兆
关键词:激光表面淬火
贝氏体相界面结构研究进展
1992年
贝氏体不变平面应变形状改变的产生和协调方式是认识贝氏体相变本质的关键,最终确定这个问题需对相界面结构进行仔细的研究。综述了近年来贝氏体相变理论研究中关于相界面结构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作者自己的一些见解。
孟祥康康沫狂杨延清孙加林
关键词:相变贝氏体
碳钢球化体激光相变硬化模型的实验验证被引量:1
1995年
为了验证球化体激光相变硬化数学模型[1]的正确性,本工作选用三种不同成分的碳钢在不同激光处理条件下进行试验,并对激光硬化区尺寸、硬化层内显微组织、相组成及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测定,实验结果与理论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符合得较好,说明采用本模型可以对实际工业生产中激光热处理工艺进行优化设计。
孙加林陈君才周融朱心昆周兆
关键词:激光相变硬化碳钢激光热处理
片状珠光体碳钢的激光相变硬化区的理论预测及验证
1995年
片状珠光体碳钢的激光相变硬化区的理论预测及验证朱心昆,孙加林,王剑华(昆明工学院)1引言应用激光对金属表面相变硬化处理时,最令人关心的是区化区的形状和尺寸,倘若能根据工艺参数和材料的原始组织等已知条件,将激光作用区的温度场与材料的组织形态和相变规律结...
朱心昆孙加林王剑华
关键词:碳素钢珠光体激光热处理相变
下贝氏体切变转变的新证据
孙加林康沫狂
关键词:贝氏体相变理论切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