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小平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药效
  • 2篇药效试验
  • 2篇乳油
  • 1篇毒力
  • 1篇增效剂
  • 1篇抗性
  • 1篇抗性机制
  • 1篇昆虫
  • 1篇害虫
  • 1篇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篇孙小平
  • 2篇赵永巧
  • 2篇芮昌辉
  • 2篇王文来
  • 2篇范贤林
  • 2篇魏岑

传媒

  • 2篇植物保护
  • 1篇世界农业

年份

  • 2篇1992
  • 1篇199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昆虫的抗性机制及增效剂的应用被引量:3
1992年
目前,国内外关于昆虫抗性机制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其结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代谢解毒作用的加强(包括氧化代谢和水解代谢),2.靶标敏感性降低,3.表皮穿透作用的降低。 1.代谢解毒作用的加强 抗性昆虫中代谢解毒增强,它是抗性昆虫的主要抗性机制。英国学者Oillani和Hemingway(1987)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将标记14C放射性元素的马拉松加入到库蚊匀浆酶液中,2小时后发现,在抗性种群匀浆液中,14C-马拉松含量低,代谢量达55%,而在敏感性品系中。
孙小平
关键词:昆虫抗性增效剂
20%氟杀乳油的毒力及其大田药效试验被引量:1
1992年
我们在害虫抗药性研究过程中,发现氟氰菊酯与杀螟松复配增效显著,特对该混剂的毒力及田间药效进行了试验。 试验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药品及生物 氟氰菊酯(A)77.45%原油及10%乳油(上海中西药厂提供);杀螟松(B)94%原油及50%乳油(宁波农药厂提供);20%氟杀乳油(C)(上海中西药厂提供)。 瓜蚜、桃蚜、萝卜蚜、麦二叉蚜、棉铃虫、粘虫及菜青虫、棉叶螨和柑桔全爪螨。
芮昌辉范贤林王文来孙小平赵永巧魏岑
关键词:害虫毒力药效试验
20%菊杀乳油的应用研究
1991年
1983—1990年作者在昆虫毒理学基础上,以延缓害虫抗药性为目的、以毒力测定为手段、以增效共毒系数为参考指标、以田间增效为重要依据,经过76对复配组合245次的室内测试及大田试验,精选出氰戍菊酯(即杀灭菊酯)与杀螟松复配组合,并进一步研制成20%菊杀乳油。于1986年列为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1988—1990年在19个省市进行了药效试验、示范和推广使用。
王文来范贤林孙小平芮昌辉赵永巧魏岑
关键词:药效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