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彤 作品数:15 被引量:153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 军队中医药研发诊疗技术推广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颈椎定点引伸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8 2012年 背景: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颈椎定点引伸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之一。目的:评价颈椎定点引伸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为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颈椎定点引伸手法治疗,隔日1次,共7次;对照组单纯使用颈椎电脑牵引治疗,1次/d,每次30min,治疗14d。主要结局指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强度,应用红外热成像仪采集健肢与患肢皮肤温度,并计算健、患侧上肢温度差值。结果:治疗中脱落5例,其中治疗组1例,对照组4例。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和健、患侧上肢皮肤温度差值低于治疗前(t=28.652,P<0.01;t=64.214,P<0.01);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和健、患侧上肢皮肤温度差值亦低于治疗前(t=14.484,P<0.05;t=84.425,P<0.05);治疗组VAS评分和上肢温度差值治疗前后的差异较对照组明显(t=7.494,P<0.01;t=5.321,P<0.01)。结论:颈椎定点引伸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颈椎牵引法,主要表现为缓解患者疼痛和减轻神经根压迫等。 蒋崇博 王军 郑志新 侯京山 马玲 孙彤关键词:颈椎病 随机对照试验 髂腰肌受累的布氏杆菌病误诊为训练伤1例报道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报道了一例误诊为军事训练伤的髂腰肌受累的布氏杆菌病,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布氏杆菌病的认识和处置能力。方法2019年5月17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1例男性战士,主因“训练后左侧髋部疼痛8 d,发热6 d”入院。进行了血液学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血液标本后示人布氏杆菌IgG抗体检测(+),双侧骶髂关节CT:右侧骶髂关节间隙模糊,局部显示欠清晰。髋关节MRI示:冠状位T2脂肪抑制序列可见左侧髂腰肌走行区斑片状高信号,边界不清。经过抗感染治疗后疼痛好转出院。结论对于反复发热、难以解释的骨骼肌肉疼痛,要注意鉴别布氏杆菌病的筛查,避免误诊。 孙彤 张立宁 王瑞关键词:髂腰肌 布氏杆菌 训练伤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卒中上肢偏瘫患者的脑功能MRI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治疗后康复的机制。方法选取6例伴有右侧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慢性期脑卒中患者及9名正常志愿者。患者在CIMT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各行1次fMRI数据采集,并进行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评分。志愿者仅行1次fMRI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时受试者完成拇指与食指对指运动。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数据使用配对t检验。fMRI数据使用AFNI软件包进行处理,将正常志愿者BOLD信号变化百分比行单样本f检验以确定激活脑区,将患者治疗前后脑区的BOLD信号变化百分比数据分别与正常志愿者组的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将患者CIMT治疗前后脑区的BOLD信号变化百分比数据行配对t检验。结果fMRI显示与志愿者相比CIMT治疗前患者左手运动时脑部相关区域激活与志愿者一致,但激活程度普遍低于志愿者水平;右手运动时相应区域激活程度明显低于志愿者水平,双侧大脑半球有广泛的低水平的代偿激活。CIMT治疗前患者右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为(27±4)分,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为(4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26,P〈0.05)。CIMT治疗后右手运动时左侧中央前回手部支配区激活强度明显增加,双侧纹状体、丘脑及小脑半球激活增加,右侧大脑半球顶叶可见激活。结论CIMT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障碍,患肢的强制使用诱导出了大脑皮层功能区的重组和代偿,fMRI可以检测到这种变化,提供CIMT治疗后神经元重组与代偿的证据。 温博 马林 瓮长水 郑志新 孙彤关键词:脑血管意外 运动疗法 一种皮肤表面温度检测装置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皮肤表面温度检测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中,该装置包括:温度探头,该温度探头通过USB接线连接USB插口,多个USB插口布置在高频治疗仪上,USB插口通过导线连接温度显示屏,温度探头包括第一泡棉、第... 孙彤 陈雪丹 贾子善 肖红雨 戈含笑 舒军萍 王峰文献传递 冲击波治疗慢性腰臀部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慢性腰臀部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40例慢性腰臀部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以患者的疼痛点为中心,行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照组给予聚焦超声治疗。分别进行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估(VAS)。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慢性腰臀部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方法。 马玲 李军 王军 孙彤关键词:体外冲击波 疼痛 压耳穴疗法配合巴氯芬片口服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患者肌肉痉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但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病人的治疗和康复都有很大的影响,往往使患者康复期延长,同时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的痛苦,有时因下肢肌肉痉挛时使患者不小心摔倒,甚至导致骨折.病人多因紧张而加重发... 孙彤 李军 马玲 顾华丽 房晓宇 房文彬关键词:脑卒中 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银质针松解术治疗田径运动员慢性腰臀腿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红外热成像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银质针针刺疗法对田径运动员慢性腰臀腿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对30例慢性腰臀腿软组织疼痛的患者进行银质针针刺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后两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红外热成像仪描记出病变区域的温度变化情况并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和病变区域温度在针刺后即刻、针刺后两月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银质针治疗田径运动员慢性腰臀腿软组织疼痛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蒋崇博 侯京山 马秀佳 王军 郑志新 马玲 孙彤关键词:银质针 红外热成像 田径运动员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物理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2019年 通过检索中国医院知识总库和PubMed 2011年以来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物理治疗的有关文献,从病理机制、检查方法、物理治疗策略及各种物理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物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因子疗法、运动疗法和手法治疗。临床上还需要合理优化物理治疗方案,以提高康复效率。 孙彤 贾子善 戈含笑 于增志关键词:痉挛 肢体 偏瘫 脑卒中 物理治疗 上肢动作研究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效度 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验证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会聚效度、区分效度和同时效度。方法对30例慢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上肢动作研究量表、Fugl-Meyer评价量表和动作活动记录量表(MAL)的评价,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RAT得分与Fugl-Meyer量表上肢得分显著相关(ρ=0.906,P<0.001),Fugl-Meyer量表上肢得分<33分组和≥33分组的ARAT得分之间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t=6.614,P<0.001),ARAT与MAL的使用量量表(AOU)和动作质量量表QOM之间显著相关(ρ=0.894和0.761,均P<0.001)。结论ARAT在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会聚效度、区分效度和同时效度。 瓮长水 王军 潘小燕 王刚 于增志 孙彤 高丽萍关键词:脑卒中 老年患者脑卒中后失语症应用Loewenstein认知评定量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Loewenstein认知评定量表(LOTCA)在老年脑卒中后失语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老年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22例,应用LOTCA测评患者认知功能,并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量表(WAB)和标记测验评定其LOTCA测评前后的语言功能。对LOTCA与WAB及标记测验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对LOTCA测评前后的语言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2例患者LOTCA总分与标记测验成绩及WAB中各个亚项、失语商、操作商、大脑皮质商呈正相关(P<0.05,P<0.01);WAB中失语商、标记测验与LOTCA中定向、空间知觉、动作运用及总分呈正相关(P<0.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失语商的主要因素为定向、动作运用、视知觉。与测评前比较,测评后患者的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书写、失语商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OTCA是一套适合于老年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行之有效的认知测评量表。 于增志 王军 瓮长水 李军 孙彤 顾华丽关键词:卒中 语言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