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细胞学巴黎报告系统的应用实践
- 2024年
- 目的评价应用尿细胞学巴黎报告系统(TPS)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北京医院病理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来自3402例患者送检尿细胞学样本共计7046例,其中488例患者在随访6个月内行组织学活检或切除,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评价尿细胞学TPS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分类的恶性风险度及高级别恶性风险度。结果7046例尿细胞学样本中,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占5.7%(399/7046),可疑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占3.2%(227/7046),不典型尿路上皮细胞占8.4%(593/7046),高级别尿路上皮癌阴性占72.9%(5139/7046),其中低级别尿路上皮肿瘤占0.8%(59/7046),样本不足占9.8%(688/7046)。在随访6个月内行组织学活检或切除488例患者中男性314例,女性174例,年龄27~92岁(平均66岁)。TPS分类高级别恶性风险度分别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94.7%、可疑高级别尿路上皮癌83.3%、不典型尿路上皮细胞41.3%及高级别尿路上皮癌阴性18.8%。TP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1%(169/241)和97.0%(162/167),高级别尿路上皮癌阴性的阴性预测值为69.2%(162/234)。结论本研究显示TPS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恶性诊断的高级别恶性风险度高,以及高级别尿路上皮癌阴性的阴性预测值高。应用TPS诊断系统可以更好诠释诊断的临床意义,深入了解本实验室尿细胞学诊断的准确度,从而不断提高诊断水平。
- 陈岚刘龙腾孙铭君何淑蓉刘东戈
- 关键词:细胞诊断学
- 痰液标本无细胞上清游离DNA二代测序建库、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痰液标本无细胞上清游离DNA二代测序建库、检测方法。所述痰液标本cfDNA二代测序建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质控:对痰液标本进行化痰处理,离心,从上清液中提取痰液标本的cfDNA,对所述cfDNA进...
- 王征刘东戈王逸菲李琳李晓光崔娣杨丽邸婧何磊孙铭君
- 浆膜腔积液中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细胞病理学形态分析
-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有组织学对照的浆膜腔积液中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细胞形态学观察,及与非肿瘤性浆膜腔积液中细胞形态的对比,寻找一些有诊断价值的形态学特点,为正确诊断浆膜腔积液中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提供一些实践经验,避免漏诊和误诊...
- 何淑蓉彭伟香孙铭君杨丽何磊苏西来贺青刘冬戈
- 关键词: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形态分析
- 文献传递
- 喉癌组织中胃蛋白酶表达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初步探讨咽喉反流与喉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32例作为喉癌组,2011年1月~2014年3月间行尸检的喉部正常者声带组织标本19例作为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组标本胃蛋白酶表达水平,比较两组其表达强度。结果喉癌组肿瘤组织中胃蛋白酶表达量强阳性4例(12.5%,4/32),阳性10例(31.25%,10/32),弱阳性14例(43.75%,14/32),阴性4例(12.5%,4/32);正常组声带组织中胃蛋白酶表达弱阳性4例(21.05%,4/19),阴性15例(78.95%,15/19),无强阳性及阳性表达,喉癌组胃蛋白酶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结论喉癌组织中胃蛋白酶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声带组织,提示咽喉反流可能与喉癌存在相关性,可能是喉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 龚霞秦永王晓云杨丽孙铭君杜俊张伟
- 关键词:咽喉反流喉癌胃蛋白酶
- IgG4相关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IgG4相关疾病( IgG4RD)的临床和病理形态特点,提高对IgG4RD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8例IgG4RD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资料,其中2例为胆总管及部分肝切除标本,2例为颌下腺切除标本,1例为肺穿刺标本,1例为开胸肺活检标本,1例为肾穿刺活检标本,1例为肾切除标本。切除标本均经充分取材,石蜡包埋,行 HE、弹力纤维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 MaxVision法)染色。结果患者男性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0岁。5例在术前都拟诊为肿瘤:2例拟诊为胆总管腺癌,2例拟诊为涎腺肿瘤,1例拟诊为肾盂癌。血清学检查:8例血清IgG4升高,5例IgE升高,4例嗜酸性粒细胞升高,4例为系统性病变。病理学特点:病灶内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有淋巴滤泡形成,4例伴多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原组织结构破坏,伴有不同程度的编织状纤维化;IgG4阳性的浆细胞>20~50个/HPF,IgG4/IgG>40%;4例可见闭塞性静脉炎;未见坏死性血管炎、淋巴瘤等相应的病理改变。5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反应良好,临床症状改善。结论 IgG4RD有相对较特异的病理形态改变,计算病灶中IgG4阳性的浆细胞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可获得明确诊断,但须结合临床除外其他可致IgG4升高的疾病。 IgG4临床表现各异,需及早明确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 方芳李燕明孙铭君胡松涛王征刘冬戈王辰
-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G浆细胞肉芽肿
- 应用细胞蜡块辅助浆膜腔积液细胞学精准诊断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细胞蜡块及免疫组织化学对浆膜腔积液精准诊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2022年北京医院病理科浆膜腔积液标本3124例,包括胸腔积液2213例,腹腔积液768例,心包积液143例。男性1699例(54.4%),女性1425例(45.6%);平均年龄69岁。其中1292例制作了细胞蜡块,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诊断恶性肿瘤百分比从细胞蜡块制作前64.9%(839/1292)提高到制作后84.0%(1086/1292),其中1086例恶性肿瘤明确了组织类型和/或来源;不明确的诊断包括可疑恶性及不典型增生,分别从13.3%(172/1292)和18.8%(243/1292)降低到0.1%(1/1292)和0.4%(5/1292);阴性率从3.0%(38/1292)升高到15.5%(200/12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卡方=12.739,P<0.01)。结论以细胞蜡块制作为基础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著提高了浆膜腔积液恶性诊断率,同时可鉴别组织类型和肿瘤来源,减少不明确的诊断。
- 孙铭君刘龙腾李晨阳刘东戈陈岚
- 关键词:标本制备胸腔积液细胞学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浆膜腔积液
- 子宫内膜癌患者阳性腹腔冲洗液的影响因素研究
- 何淑蓉王晶刘龙腾孙铭君胡松涛崔娣刘东戈
- 糖尿病肝微血管病变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肝微血管病变及糖尿病肝硬化症(DHS)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选择性收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尸体解剖肝脏材料为糖尿病组,除外其他已知病因引起的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病例。48例同年代、性别、同年龄组非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观察肝脏标本中微血管、汇管区、肝窦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合组织化学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唾液酶消化-PAS、VanGieson(VG)染色、弹力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研究。收集符合DHS诊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1)2型糖尿病组120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出现微血管病变65例,占54.2%(65/120)。微血管病变表现为:小叶问动脉(微动脉,管腔直径〈100汕m)内膜内皮细胞脱落、嗜伊红物质沉积、内膜偏心性增厚,管腔狭窄至闭塞;中膜平滑肌增生或萎缩;外膜纤维组织增生,部分呈洋葱皮样增厚。对照组16.7%(8/48)的患者出现微血管病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22,P〈0.01)。(2)55.8%(67/120)的患者汇管区纤维化、硬化,表现为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在小叶问动脉、静脉及小叶间胆管周沉积,使汇管区扩大,进而使汇管区三联管萎缩、消失,形成硬化的汇管区。对照组22.9%(11/48)的患者出现汇管区纤维化、硬化表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14.936,P〈0.01)。(3)2型糖尿病组符合DHS诊断17例,占14.2%(17/120)。HE染色显示纤维化、硬化的汇管区呈蜘蛛丝样,沿肝板向周围肝组织延伸或为肝窦内出现非区带性嗜伊红物质沉积,肝窦内纤维化、硬化。Masson三色及VG染色显示肝窦内胶原纤维沉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Ⅳ型胶原、平滑肌肌动蛋白、CD34肝窦内阳性。对照组未见肝窦内硬化病例。17例符合DHS病理改�
- 王征何清华杨丽庞建新孙铭君于启刘冬戈
-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血管病变肝硬化
- 细针穿刺细胞学与活检组织中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级的对比研究
- 何淑蓉崔娣孙铭君胡松涛刘东戈
- 浆膜腔积液中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细胞病理学形态分析及诊断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的细胞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淋巴造血系统肿瘤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经组织学证实的伴发浆膜腔积液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23例,另选非肿瘤性浆膜腔积液标本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浆膜腔积液中的间皮细胞与淋巴样细胞所占比例、淋巴样细胞核的形态、有无凋亡小体与核分裂象进行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采用EnVision法对肿瘤组进行了标记,其中1例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肿瘤组中14例为复发病例,9例以浆膜腔积液为首发症状。在浆膜腔积液中,肿瘤组的间皮细胞所占比例少,23例中有20例(87.0%)小于10%,而对照组间皮细胞所占比例高,30例中有20例(66.7%)大于10%;肿瘤组中,幼稚的淋巴样细胞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69.6%(16/23)病例超过了80%,而对照组63.3%(19/30)的病例其淋巴样细胞的比例小于50.0%;91.3%(21/23)的肿瘤病例出现了特征性的淋巴样细胞核的“乳头样突起”,而26.7%(8/30)对照组病例仅可在高倍镜下偶见此形态;肿瘤组凋亡小体和淋巴样细胞出现核分裂象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7.O%(20/23)和82.6%(19/23),前者在某些肿瘤病例中可极为突出,而对照组这两种形态占比皆为6.7%(2/30)。肿瘤组与对照组之间上述细胞形态学特点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块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与相对应的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相同,其中1例经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为套细胞淋巴瘤。23例肿瘤细胞学诊断与组织学诊断类型相符。结论在浆膜腔积液中,间皮细胞数量减少,可见大量的幼稚淋巴样细胞,并可见细胞核的“乳头样突起”、凋亡小体及多量核分裂象是细胞学诊断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重要形态学特点;免疫细胞化
- 何淑蓉孙铭君杨丽何磊苏希来贺青刘冬戈彭伟香
- 关键词:血液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