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振
- 作品数:24 被引量:228H指数:7
- 供职机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EM-FR-C5.0DT耦合模型的输气管道地质灾害风险预测模型
- 2024年
- 延安气田地处陕北山区,输气管道沿线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管道生产运行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通过加强风险预测研究,可快速准确甄别沿线高后果区,对管道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选取延安气田内部临镇-子长输气干线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高程等11个影响因子,依次开展灾点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其次,采用加权频率比法将灾点属性值转换为可体现灾害风险贡献率的EM-FR(加权频率值),划分出低、极低风险区,在此范围内选取非灾点,以此构建EM-FR-C5.0DT(加权频率比-C5.0决策树)、EM-FR-BP(加权频率比-BP神经网络)等2种耦合模型,并预测研究区域的风险性;最后,在研究区域内随机选取非灾点,构建单一C5.0DT、BP模型,并与上述2种耦合模型开展精度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耦合模型预测性能优于单一模型,其中EM-FR-C5.0DT模型效果最优。研究成果表明,在低、极低风险区内,选取非灾点构建数据集得到的耦合模型,可明显提升模型预测精度,更适合小样本地质灾害风险性建模,可为延安气田输气管道风险性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 艾昕宇何鹏孟祥振王新刚李玉星刘鹏韩建红梁裕如由洋
- 关键词:输气管道熵值法BP神经网络
- 延长油田富县探区延长组储层物性及下限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根据富县探区延长组岩心、试油、物性等资料,分析了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特征及四者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延长组储层物性下限,结果表明,富县探区延长组为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物性最好的为长3储层,含油级别很少达到油浸级。
- 孟祥振刘绍光何文忠
- 关键词:延长油田延长组储层物性物性下限
- 陕北地区石家湾-李家岔探区三叠系延长组石油成藏条件分析
- 本论文的研究区-子北油田石家湾.李家岔探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延长组长2~长6油层组是其主要的含油层系,地质资料显示沉积相、储层特征制约着油气富集。论文应用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和油气成藏地质学...
- 孟祥振
- 关键词:油藏特征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特征油气富集成藏模式
- 鄂尔多斯盆地杨旗区延长组长6储层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根据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杨旗区长6油层组砂岩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杨旗区长6油层组储集层岩石类型为细粒长石砂岩,其次中粒及中—细粒,细—中粒长石砂岩。粒间孔和长石溶孔是主要的储集空间,其中以小孔和微孔为主,渗透率小于5×10-3μm2,为特低渗储层和接近致密储层。研究区较强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形成低孔低渗的主要因素,而溶蚀作用是储层物性改善的主要因素。
- 孟鹄孟展张惠孟祥振寇婷
- 关键词:储层特征成岩作用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页岩特征与页岩气资源潜力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页岩,主要分布在盆地南部,单层厚度10~30 m(最厚处超过50m),试气证实具有一定产气能力。延长组沉积时是鄂尔多斯盆地发育的鼎盛时期,长7期湖盆范围达到最大。通过对长7油页岩分布与沉积相展布关系的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油页岩的分布受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显著,深湖—半深湖相形成的油页岩具有厚度大、分布范围广的特点,且盆地构造相对简单,开发条件优越。采用资源丰度类比法估算出长7页岩气资源量为(4.47~8.83)×1012m3。因此,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页岩具有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
- 张惠孟祥振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油页岩页岩气
- 基于IV-SVM的延安气田集输管道沿线滑坡易发性预测模型
- 2025年
- 为了保障输气管道的安全运行,针对延安气田输气管道沿线滑坡灾害的易发性开展了研究。以延安气田内联络线临镇-子长线为中心左右各2 km范围为研究区域,构建易发性评价体系,开展了滑坡空间分布评价,采用机器学习耦合模型进行滑坡易发性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滑坡主要分布在高程1109~1402 m,20°~30°的斜坡上,西南方向及地形起伏处滑坡也较发育,灾害点多分布在NDVI为-0.05~0.01内,研究区土壤类型主要以石灰性雏型土为主,黄土分布较广。该区域岩土体力学性质较弱,易产生滑坡,降雨量对滑坡的分布也具显著性影响;2)影响因子排序表明高程对滑坡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地层岩性,曲率的影响最小;3)通过ROC精度评价验证,IV-SVM(AUC=0.916)>SVM(AUC=0.914)>IV-LR(AUC=0.882)>LR(AUC=0.860),耦合模型相比传统单独模型预测效果更好,其中IV-SVM模型表现最佳。该模型有效提高了延安地区输气管道沿线滑坡易发性评价的预测精度,为延安气田输气管线的防灾减灾提供了技术和理论支撑。
- 艾昕宇何鹏梁裕如王少锋韩建红孟祥振钟磊由洋付晨阳
- 关键词:输气管道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
- 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碎屑障壁海岸砂体微相南北变化被引量:1
- 2024年
- 在延长探区近1500口钻井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大量岩心和薄片观察以及砂厚和砂地比统计,探究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的砂体微相类型、平面形态和分布的沿岸变化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延长气田本溪组总体均为中小潮差环境下的陆源碎屑障壁海岸沉积,但南部的甘泉—富县地区波浪作用较弱,形成了典型的障壁砂坝和障壁后沉积。北部延安—靖边南地区波浪作用较强,形成了改造障壁、浅滩和下切谷充填潮道3种主要微相砂体。障壁砂体呈平行岸线的带状或串珠状排列,近源和近岸分布;浅滩砂体呈多个分散的卵圆形远源远岸分布;潮道带砂体充填则受控于古地貌凹槽。该研究结果对延长气田和类似环境的储层识别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孟祥振窦天财蒲仁海高小平刘刚宋明樊宇洁
- 关键词:浅滩
- 鄂尔多斯盆地高含水油藏李家岔长6油藏成藏机理被引量:6
- 2008年
- 通过70口探井地质资料的统计,分析李家岔长6油藏高含水的原因并探讨该类高含水油藏成藏机理.认为油源不足和低孔、低渗的储层条件是造成本区油藏高含水的重要原因.距离生油中心较远,本地烃源岩相对较差,生烃量小,油气进入长6储层的动力较低,生油中心的油气需通过较长距离的运移才能进人圈闭,油驱水过程进行得不彻底,是高含水油藏形成的主要机理.
- 时保宏赵靖舟孟祥振罗然昊
- 关键词:高含水油藏成藏机理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长2油藏分布规律被引量:64
- 2007年
-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构造简单。通常认为包括长2油藏在内的三叠系延长组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沉积相控制,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油藏,构造等其他因素对油藏的形成和分布并不起重要控制作用。但研究发现,陕北斜坡三叠系长2油藏的形成与富集实际上受沉积相带、鼻状隆起背景、断裂、水动力等多重因素控制。鼻状隆起,尤其是大型鼻状隆起的围斜部位油藏最为富集;断裂是长2油藏形成和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水动力条件是油藏上倾方向重要的遮挡因素之一。因此,长2油藏的类型复杂多样,除岩性油藏外,以构造-岩性、构造-水动力油藏为主的复合油藏可能是该区长2油藏的主要类型。
- 赵靖舟王永东孟祥振时保宏王晓梅曹青
- 关键词:陕北斜坡三叠系长2油藏油藏类型
- 基于旋进漩涡与文丘里流量计的湿气组合计量实验
- 2024年
- 【目的】延安气田普遍采用旋进漩涡流量计或差压流量计进行井口湿气计量,存在由于单井产气计量误差大、无法掌握单井产液量的难题。【方法】采用旋进漩涡流量计与文丘里流量计串联组合的计量方式,以空气-水为介质开展多相流环道实验,分析不同运行压力及表观气速条件下,旋进漩涡进动频率与文丘里压降随体积含液率的变化规律;同时,基于单相流量测量原理,采用量纲分析法提出影响频率信号与压降信号的无量纲参数,通过增加无量纲参数的幂指数修正项,建立适用的湿气双组合频率-压降计量模型。【结果】随着体积含液率的增大,旋进漩涡进动频率逐渐降低,文丘里流量计节流压降有增大的趋势,呈现“虚低”“虚高”两种不同的特性;当体积含液率大于1%时,“频率-压降”信号失真。现场试验测试数据表明,建立的组合计量模型可用于现场气井井口计量测试,求解后气相体积流量的最大误差为5.2%,平均相对误差为2.5%;液相体积流量的最大误差为46.8%,平均相对误差为15.0%;体积含液率的最大误差为0.15%,平均绝对误差为0.05%。【结论】在特定体积含液率条件下,旋进漩涡流量计与文丘里流量计组合计量模型测量精度可控,符合延安气田生产气井中天然气体积含液率的分布范围,可为气井精细化管理提供有效技术支撑。(图10,表3,参20)
- 梁裕如何鹏孟祥振韩建红张攀艾昕宇
- 关键词: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