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敬军

作品数:23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肝炎
  • 7篇慢性
  • 6篇病毒
  • 4篇血清
  • 4篇乙型
  • 4篇纤维化
  • 4篇疗效
  • 4篇肝纤维化
  • 4篇肝硬化
  • 3篇毒性肝炎
  • 3篇乙型肝炎
  • 3篇重型
  • 3篇细胞
  • 3篇分子
  • 3篇肝炎患者
  • 3篇病毒性
  • 3篇病毒性肝炎
  • 2篇旋毛虫
  • 2篇旋毛虫病
  • 2篇血清学

机构

  • 13篇郑州大学第一...
  • 5篇河南医科大学
  • 3篇河南医科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河南省胸科医...
  • 1篇郑州市中心医...
  • 1篇解放军153...

作者

  • 23篇安敬军
  • 11篇武淑环
  • 10篇江河清
  • 5篇余祖江
  • 5篇孙长宇
  • 4篇李志勤
  • 3篇张红宇
  • 2篇王会智
  • 2篇赵国强
  • 2篇何春林
  • 2篇张荣光
  • 2篇丁南
  • 2篇崔晶
  • 2篇王中全
  • 2篇王立兴
  • 1篇刘俊刚
  • 1篇张英英
  • 1篇王全楚
  • 1篇孙青
  • 1篇范秋萍

传媒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河南医科大学...
  • 2篇临床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崔晶王中全张荣光安敬军赵国强丁南王会智
关键词:旋毛虫病流行病学血清学临床学分子生物学
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崔晶王中全张荣光安敬军赵国强丁南王会智王宪生
该项目属医学领域,对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进行了系列研究。通过对该省2441名居民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503例患者的临床学研究,揭示了一些前人尚未述及的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表明本病在...
关键词:
关键词:旋毛虫病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诊断
100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检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安敬军武淑环韩明光王璞洁
关键词:甲胎蛋白类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不同构型甘草酸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对比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了解不同构型甘草酸制剂对慢型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β-甘草酸和α- 甘草酸各60 mL分别加入葡萄液中静脉滴注,一个月后观察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β-甘草酸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对照的α-甘草酸组治疗后ALT较治疗前也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 甘草酸和α-甘草酸均能有效改善肝功能,但β-甘草酸优于α-甘草酸。
吕爱云江河清余祖江武淑环孙长宇冯亚珍何春林安敬军谷军生
关键词:Α-甘草酸酸制剂疗效对比
软肝缩脾冲剂对大鼠中毒性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
1996年
利用四氯化碳制作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观察由黄芪、冬虫夏草、丹参、赤芍、鳖甲、龟板等中药制成的软肝缩脾冲剂,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防治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结果表明,该中药制剂具有明显改善肝功能、提升血清白蛋白、降低透明质酸及防治肝纤维化作用。
申德林张成道王全楚焦栓林孙青江河清武淑环安敬军薛爱荣
消毒隔离与SARS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效果探讨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对预防和控制 SARS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 针对我省医疗机构在 SARS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加强知识培训 ,提高全省医务人员认知水平 ,规范消毒隔离程序 ,实施科学防范措施 ,强化管理、层层把关以确保措施落到实处。结果 实现了全省医务人员无感染、SARS疫情无扩散、无输出病例、患者无死亡“4个零”的突破 ,取得了 SARS防治的阶段性胜利。结论 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 ,SARS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和遏制的。
范秋萍孙培宗马希涛安敬军刘俊刚郑素歌王静李宏云
关键词:消毒隔离SARS医院感染遏制
乙肝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及脂多糖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脂多糖(LPS)在乙肝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8例乙肝肝硬化合并腹水的住院患者,其中伴SBP患者28例,不伴SBP患者30例,测定两组患者血清PCT、LPS水平。SBP组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48h后,对其中有效的20例患者复查血清PCT、LPS水平,并与治疗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乙肝肝硬化伴SBP组血清PCT、LPS水平显著高于无SBP组,SBP组治疗48h后,其中20例有效的患者血清PC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清PCT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血清LPS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LPS检测有助于乙肝肝硬化合并SBP患者的早期诊断,血清PCT水平与病情转归有密切关系。
郑伟阳武淑环张红宇李志勤安敬军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降钙素原脂多糖
氧化苦参碱对苯巴比妥钠诱导的肝细胞凋亡小鼠肝细胞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 (OM )阻断苯巴比妥钠 (PB)诱导的肝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10 5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 5组。空白对照组 :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连续 7d ,停药 12h后处死。PB组 :5 g/LPB 75mg/kg ,1次/d ,腹腔注射 ,连续 7d ,停药后 12h处死。PB撤除组 :5 g/LPB 75mg/kg ,1次 /d ,腹腔注射 ,连续 6d ,停药后 36h处死。OM治疗Ⅰ组 :首先腹腔注射 5g/LPB 75mg/kg ,1次 /d ;第 6d后腹腔注射OM 15 0mg/kg ,3次 /d ,至停PB后 36h ,将动物处死。OM治疗Ⅱ组 :首先腹腔注射 5g/LPB 75mg/kg ,1次 /d ,第 6d后腹腔注射OM 75mg/kg ,3次 /d ,至停PB后 36h ,将所有动物脱颈处死 ,取出肝脏 ,体积分数为 4 %多聚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用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 ,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bcl 2、bax基因的表达。结果 :仅PB撤除组Tunel法检测到细胞凋亡。Bcl 2蛋白在OM治疗Ⅰ、Ⅱ组的表达较PB撤除组显著增强 (P <0 .0 5 ) ,在OM治疗Ⅰ组和Ⅱ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ax蛋白在PB撤除组表达较其他各组显著增强 (P <0 .0 5 ) ,而在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bcl 2、bax基因表达的mRNA阳性信号强度与Bcl 2、Bax蛋白免疫组化反应的强度一致。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能通过上调bcl 2基因的表达来阻断肝?
唐翠兰江河清孙长宇安敬军周舟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苯巴比妥钠肝细胞凋亡小鼠肝细胞BAX基因表达
疑脊髓灰质炎的病原和临床特征
1994年
观察了1986~1987年54例疑脊髓灰质炎(脊灰炎)急性期的病原学与临床特征。采集全部病人的粪便作病毒分离,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作特异性抗体测定。结果确诊为脊灰炎23例,<2岁患儿占81.4%,其中脊灰炎Ⅰ型病毒感染4例,Ⅱ型12例,Ⅲ型7例,鉴定为ECHO(30)2例,未定型肠道病毒2例。提示本病有轻型化趋向。
江河清安敬军何春林王立兴刘惠斌种军江恩普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原学病毒疫苗
十味蒂达胶囊治疗酒精性肝炎34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安敬军
关键词:酒精性肝炎十味蒂达胶囊治疗组疗效观察肝炎患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