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受精
  • 2篇体外
  • 2篇体外受精
  • 2篇卵子
  • 2篇精子
  • 1篇单精子
  • 1篇单精子注射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检查
  • 1篇生殖
  • 1篇生殖技术
  • 1篇受精率
  • 1篇体外受精-胚...
  • 1篇胚胎
  • 1篇胚胎移植
  • 1篇线粒体
  • 1篇卵细胞胞质内...
  • 1篇精子形态
  • 1篇精子注射
  • 1篇辅助生殖

机构

  • 3篇同济大学

作者

  • 3篇滕晓明
  • 3篇尹萍
  • 2篇陈智勤
  • 2篇梁珊珊
  • 2篇阮井玲
  • 2篇潘家坪
  • 2篇王羽
  • 2篇李昆明
  • 1篇韩毅冰
  • 1篇汤江静
  • 1篇邵敬於
  • 1篇段涛

传媒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卵子线粒体老化——辅助生殖技术面临的瓶颈被引量:8
2013年
卵子老化是辅助生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许多妇女生育年龄不断推迟,导致卵子老化问题日益严重。线粒体是细胞中提供能量的重要细胞器,体细胞衰老与线粒体功能异常密切相关。由于线粒体是卵子/胚胎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器,推测线粒体功能的损伤可能在卵子老化、受精成功率和体外胚胎发育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线粒体在卵子成熟、受精以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线粒体老化对卵子质量和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证明提高卵母细胞中线粒体功能,对提高卵母细胞/体外受精胚胎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汤江静尹萍邵敬於段涛滕晓明韩毅冰
关键词:线粒体辅助生殖
卵子玻璃化冷冻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的卵子冷冻保存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其指征和方法,以提高卵子利用率和减少卵子的废弃。方法: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IVF-ET治疗的患者,在取卵日因男方因素无法进行受精者或获卵数超过25枚,进行知情同意后对部分卵子进行玻璃化冷冻保存。将冷冻保存卵子解冻后继续使用,或捐赠给需要受卵患者。结果: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已有7例患者的卵子进行了复苏。共复苏卵子53枚,存活44枚,复苏率83.02%;有41枚MⅡ卵子行ICSI,受精32枚,受精率72.73%;形成30枚胚胎,卵裂率93.75%,获有效胚胎23枚。9个移植周期移植胚胎16枚,临床妊娠2例,分娩3个健康婴儿,胚胎种植率18.75%,活产率22.22%。剩余冷冻胚胎7枚。结论:卵子的玻璃化冷冻保存,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复苏率和受精率;将获卵较多的患者进行部分卵子的冷冻保存可以提高卵子的利用率,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一个可选择的方法。
滕晓明李昆明王羽潘家坪尹萍梁珊珊阮井玲陈智勤
关键词:玻璃化冷冻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精子形态与体外受精中受精率的关系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精子形态对体外受精受精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总结2010年我中心进行常规体外受精(IVF)治疗的561对不育夫妇,按WHO推荐改良巴氏染色方法对精子进行形态学检查,按精子正常形态分为<4%组、4%~9%组、9.5%~14%组和>14%组,分别统计各组精子进行IVF后的受精率。结果:IVF中总受精率为71.00%,精子正常形态<4%组、4%~9%组、9.5%~14%组和>14%组的受精率分别为53.19%、71.33%、71.30%、72.27%。正常形态<4%各组与≥4%各组间的受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形态对IVF中的受精率有一定影响,精子正常形态低于4%时明显影响IVF的受精率。因此,精子形态分析结果可成为临床上选择IVF还是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参考依据,从而避免一些IVF失败。
潘家坪陈智勤王羽尹萍梁珊珊阮井玲李昆明滕晓明
关键词:体外受精受精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