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舜贵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 Co-A1-O磁性纳米颗粒膜微波磁性研究
- 2012年
- 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模拟研究Co-A1-O磁性纳米颗粒膜的微波磁性。首先采用双靶反应磁控溅射工艺制备Co-A1-O磁性纳米颗粒膜,探讨工艺条件对薄膜微波磁谱的影响;然后,利用Landau-Lifshitz-Gilbert方程和Bruggeman有效媒质理论,计算模拟主要磁参量变化对磁性纳米颗粒膜磁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Co靶溅射功率,可使磁性颗粒间因分布电容效应引起的涡流损耗增加,从而使磁谱的共振线宽增大;阻尼系数增大导致磁导率频谱的共振线宽增大趋势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 舒畅邓联文杨兵初熊健左舜贵梁丽杰
- 关键词:磁导率有效媒质理论
- 稀土Nd^(3+)掺杂BaTiO_3纳米粉体的微结构与光致发光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Nd^(3+)掺杂的BaTiO_2纳米粉体材料.采用热重法(TG)、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转换光谱(FTIR)等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和表征.采用荧光光谱研究材料的光致发光特性.研究不同浓度Nd^(3+)掺杂对于BaTiO_2纳米粉体材料的晶体结构、晶粒尺寸以及频率上转换发光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对其发光机制展开了讨论.研究发现,Nd^(3+)掺杂抑制了BaTiO_2晶粒的生长.随着Nd^(3+)替代位置的变化,BaTiO_2的晶格常数出现了相应的改变.此外,该材料体系具有较高的淬灭浓度,达到了10%.
- 杨兵初熊健周聪华左舜贵梁丽杰
- 关键词:溶胶凝胶钛酸钡频率上转换
- 掺W对染料敏化TiO_2电极光电性质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用双靶直流磁控共溅射方法在FTO透明导电玻璃上沉积掺W的TiO2薄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喇曼光谱仪和透射光谱仪对其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及光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适量的掺W有利于改善TiO2薄膜的表面结构,并有利于提高染料敏化电池的短路电流;但过量的掺W减弱了锐钛矿相,TiO2薄膜转变为金红石相结构;适量W掺杂TiO2薄膜经敏化组装的太阳能电池,有利于提高其短路电流及光电能量转换效率,不利于提高其开路电压。
- 杨兵初伍益周聪华熊健左舜贵
- 关键词:直流磁控溅射透明电极
- 钕掺杂对钛酸钡的光学及吸波特性影响研究
-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钕离子掺杂钛酸钡纳米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矢量网络分析仪等手段对样品的微结构,光致发光和高频电磁特性分别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钕离子掺杂的钛酸钡样品在750℃...
- 熊健杨兵初周聪华左舜贵梁丽杰
-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钛酸钡光致发光吸波特性
- 文献传递
- PVDF薄膜晶相生长及荧光检测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用旋转涂覆法制备了PVDF薄膜,研究衬底对α相形成的影响,进而改变退火温度研究α相向β相的转变。采用XRD、红外光谱及荧光光谱对薄膜进行表征。研究发现,采用载玻片作为衬底时,薄膜为非晶态,衬底为掺氟氧化锡和单晶硅时,薄膜获得了较好的α相结晶。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薄膜中的晶粒尺寸增加。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中α相向β和γ两个极性晶相发生转变。分析表明,聚合物与衬底表面原子基团之间的氢键作用不利于薄膜的晶化,而极性相的存在使铜酞菁分子荧光发射峰红移。
- 杨兵初左舜贵鲁振黄文龙周聪华熊健
- 关键词:PVDFΑ相Β相XRD荧光
- PVDF及其电解质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 作为有机新型功能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及其共聚物薄膜具有压电、热电、介电等多方面优异的性能,在传感器、致动器、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水平流延法制备PVDF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
- 左舜贵
-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聚合物电解质铜酞菁二氧化钛
- Nd掺杂对钛酸钡电磁及微波吸收特性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Nd掺杂钛酸钡纳米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矢量网络分析仪等手段分别分析表征了样品的微结构和高频电磁特性。结果表明,Nd离子掺杂的钛酸钡样品在750℃温度下退火1h,结晶良好。随着Nd掺杂量的提高,晶粒细化。Nd离子掺杂后,在高频下钛酸钡纳米粉体的介电常数的实部略有减小,虚部峰值得到提高,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的峰位均发生蓝移,粉体材料在2~18GHz范围内的反射损耗得到提高,吸收频带拓宽明显。
- 杨兵初熊健邓联文周聪华左舜贵
- 关键词:ND掺杂钛酸钡复介电常数复磁导率吸波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