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内类肿瘤性占位病变33例
- 刘仲海李丹峰庄之剑王辉
- 侧卧位后正中入路显微切除椎管内肿瘤
- 2006年
- 目的总结侧卧位后正中入路显微切除椎管内肿瘤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9例椎管内肿瘤的资料,其中神经鞘瘤17例(复发者2例),脊膜瘤2例,毛细血管瘤1例,脂肪瘤1例,星形细胞瘤3例(复发者1例),室管膜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结果全切肿瘤24例,部分切除5例;术后至出院时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者26例,无改善者3例。结论多数椎管内肿瘤手术采取后正中入路,同时选择侧卧位,有利于血液、脑脊液引流,术野清晰,暴露更好,更利于显微操作,进行肿瘤全切和避免脊髓的损伤。
- 潘德岳彭林漆松涛庄之剑
- 关键词:侧卧位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椎管内肿瘤
- 1例头面部污染橡胶乳患者术前头部备皮方法
- 2008年
- 天然橡胶乳为乳白色黏稠样胶体,主要成分为聚异戊二烯,凝固后具有高弹性、不透水等特点。2007年11月我科收治了1例头面部污染橡胶乳颅脑挫伤并脑疝形成患者,我们根据橡胶乳的特性,成功、快速地完成了手术前的头部备皮工作。
- 吴丽君庄之剑冯爱华麦丁尹
- 关键词:备皮方法头面部手术前污染脑疝形成
- 硬膜外血肿微创治疗19例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7年5月对19例急性、亚急性硬膜外血肿采用锥顿、钻孔血肿清除和血肿腔注入尿激酶溶血引流微创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潘德岳李丹峰曾胜强周奋刘仲海云望庄之剑何安邦
- 关键词: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微创治疗引流
- 外伤性脑梗塞3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分析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33例颅脑创伤后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结果 33例患者良好18例,中残7例,重残6例,死亡2例。结论外伤性脑梗塞是颅脑创伤后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虽然不高,但会加重患者的致死、致残风险,治疗过程中应高度重视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脑血管损伤和脑灌注的变化。
- 庄之剑王青松林婷婷李钢
- 关键词:颅脑创伤外伤性脑梗塞脑血管脑灌注
- 酷似脑肿瘤颅内占位病变的诊治教训
- 目的充分认识颅内类肿瘤病变鉴别诊断的重要性,总结误诊教训。方法酷似脑肿瘤的颅内占位病变病例53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特点;治疗结果。结果 31例误诊为脑肿瘤病人, 21例行病变全切除术,7例行部分病灶切除术,3例仅手术...
- 刘仲海周奋庄之剑王辉江振忠
- 关键词:脑疾病脑肿瘤误诊
- 文献传递
- 先天性蛛网膜囊肿手术治疗体会
- 庄之剑
- 床边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66例体会
- 2004年
-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它以发病率高、死亡率以及致残率高而著称,我们从99年6月起,采用CT定位床边血肿粉碎针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6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庄之剑张文清
- 关键词:微创清除术手术治疗颅内血肿CT定位
- 一期修复颅骨粉碎性骨折41例
- 2013年
-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碎骨片行颅骨粉碎性骨折一期修复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41例颅骨粉碎性骨折常规清创处理,将碎骨片用聚维酮碘处理后,再以1‰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浸泡,复位于骨缺损区,从骨片间隙中将硬脑膜与帽状腱膜对应缝合固定骨片,头皮分层缝合。结果所有病例无感染及皮下积液,术后复查X线颅骨片或头颅CT扫描显示颅骨碎片愈合,外观塑形好。结论颅骨粉碎性骨折摘除碎骨片将造成颅骨缺损,将碎骨片复位修复愈合良好,减少了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有利于患者康复,对脑组织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 庄之剑王青松林婷婷李钢
- 关键词:颅脑创伤颅骨骨折颅骨成形术
- 脑胶质瘤切除程度及病理分级对生存率的影响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显微手术切除程度及肿瘤病理性质对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69例实施显微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肿瘤切除程度、病理级别及随访结果分析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结果:69例患者肿瘤全切除56例,次全切除10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随访1~5年,1年内死亡者4例,1~3年死亡15例,3~5年死亡21例熏存活5年以上者29例。其中肿瘤全切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3%,76.8%,50.0%;未全切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9%,53.8%,7.7%。按不同病理分级,低分级组(Ⅰ~Ⅱ级)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87.7%,58.2%;高分级组(Ⅲ~Ⅳ级)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35.0%,2.5%。结论:肿瘤切除程度及病理性质是影响脑胶质瘤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 庄之剑戴学军漆松涛李丹峰
- 关键词:脑胶质瘤肿瘤切除术病理分级生存率显微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