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晓燕

作品数:27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增雨
  • 9篇人工增雨
  • 5篇雷达
  • 5篇降水
  • 3篇增雨效果
  • 2篇预警
  • 2篇预警研究
  • 2篇增雨潜力
  • 2篇增雨作业
  • 2篇探空
  • 2篇气候
  • 2篇气象
  • 2篇人工增雨潜力
  • 2篇人工增雨效果
  • 2篇人工增雨效果...
  • 2篇人工增雨作业
  • 2篇网络
  • 2篇微波辐射计
  • 2篇微物理
  • 2篇微物理特征

机构

  • 27篇青海省人工影...
  • 7篇青海省防灾减...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27篇康晓燕
  • 16篇韩辉邦
  • 13篇马学谦
  • 9篇田建兵
  • 6篇马玉岩
  • 4篇薛丽梅
  • 4篇王黎俊
  • 4篇周万福
  • 3篇张小军
  • 3篇金惠瑛
  • 3篇刘娜
  • 2篇郭三刚
  • 2篇林春英
  • 1篇郭学良
  • 1篇贺敬安
  • 1篇龚静
  • 1篇蔡淼
  • 1篇马明国
  • 1篇王丽霞

传媒

  • 5篇青海气象
  • 3篇气象科学
  • 2篇青海农林科技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干旱气象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青海环境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高原山地气象...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8年玉树隆宝滩湿地恢复型人工增雨作业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基于2018年青海省玉树州隆宝滩湿地恢复型人工增雨作业情况,利用双比分析统计检验和雷达物理检验方法,对两次增雨作业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作业前雷达回波强度有减弱趋势,随着作业的进行,试验区内雷达回波又出现增强趋势。2)利用双比分析方法对逐3小时降水量的统计分析,2次增雨作业过程的平均作业效果为每3小时增加降水量0.35mm,相对增加降水量22.8%。
康晓燕韩辉邦韩辉邦权晨
关键词:湿地恢复增雨效果
近30 a青海省植被变化及其气候驱动因子分析被引量:24
2017年
基于1982—2013年GIMMS NDVI 3g数据集及青海省5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同期气象资料,利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方法,对青海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受气候及地形地貌影响,青海省植被覆盖空间差异明显,总体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趋势。(2)近30 a,青海省气温、降水呈上升趋势,气候由冷干向暖湿化转变。植被覆盖呈现整体升高,局部退化趋势。植被的年代际变化显示,青海省植被覆盖在近30 a呈现增加—减小—再增加的趋势。(3)青海省生长季(4—9月)植被受气温和降水共同影响,除个别站点外,全省NDVI与气温和降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降水相比,NDVI与气温的相关性更强,气温是影响青海省植被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
韩辉邦韩辉邦马明国周万福周万福康晓燕赵慧芳
关键词:植被覆盖气候因子气温降水
青海西宁地区高炮防雹效果分析
2009年
采用单序列实验法和不成对秩和检验2种检验方法,对西宁三县高炮人工防雹作业进行评估,得出,系统性开展防雹以后,降雹日数平均每年减少7.94次,防雹效果显著。
薛丽梅康晓燕田建兵
关键词:高炮防雹
一种高原山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原山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装置,装置安装之前,包括分开的预埋件、多节铁塔段、多个烟条安装支架、点火控制系统和供电系统;装置安装之后,多节铁塔段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形成铁塔,铁塔的底部与预埋件连接并通过预埋件固定在...
韩辉邦王黎俊张玉欣郭世钰张博越康晓燕王启花张莉燕
青海省一次人工增雨作业数值模拟分析
2018年
利用基于ARPS的中尺度云系人工增雨数值模式系统,对2012年5月23日发生在青海省东部地区的一次飞机人工增雨过程进行了催化效果数值模拟试验,给出了人工播云后作业区和影响区的增雨量、平均增雨率、催化影响范围等结果。结果表明:基于ARPS的中尺度云系人工增雨数值模式对该降水天气过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模式所模拟的人工播云后作业区和影响区的增雨量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同时,对于此次增雨作业,催化作业产生的增雨效应主要出现在催化之后的5h内,在此之外,催化效果逐步消失。
韩辉邦张博越田建兵康晓燕马学谦
关键词:人工增雨数值模拟
1981—2015年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变化特征被引量:8
2017年
利用1981—2015年黄河上游河曲地区5个气象站的水汽压和降水量月资料,运用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经验公式,计算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并对大气可降水量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呈单峰形态分布,而降水转化率呈双峰分布。1981—2015年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平均大气可降水量为3 315.5 mm,其间呈显著增加趋势,而降水和降水转化率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根据突变检验,黄河上游河曲地区春、夏季和年大气可降水量发生突变,突变时间分别为1985年、1995年和1996年。气温是影响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其次为相对湿度。
康晓燕马学谦马学谦张博越韩辉邦
关键词:大气可降水量降水转化率气候突变
青海省东北部冰雹云提前识别及预警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2008—2012年西宁雷达资料和探空资料对冰雹和强降水天气的物理量和雷达参数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较强的低空垂直风切变有利于降雹天气生成,较低的0℃层和-20℃层高度也是利于冰雹云形成的重要参数。2所有冰雹云的组合反射率均≥55 d Bz,占75%在60~65 d Bz之间;降雹时回波顶高均在9 km以上,其中回波顶高≥11 km的冰雹云占90%;当冰雹天气出现时,大部分雹云的最大垂直液态含水量≥25 kg/m^2,其比例为80%,最高可达40 kg/m^2。3利用45 d Bz回波顶高可较好地识别冰雹云,当强回波高度达到8.0 km时预示有冰雹出现,其临界成功指数达85%。
康晓燕金惠瑛马玉岩韩辉邦张博越
关键词:冰雹探空资料预警
柴达木盆地GPS大气可降水量精度检验及其变化特征被引量:12
2020年
利用柴达木盆地格尔木站2014年每日00:00和12:00 (世界时,下同) L波段探空数据计算得到的大气可降水量资料(PWV_RS)用来验证GPS数据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P_(WV_GPS))精度。在此基础上,利用格尔木、德令哈两站P_(WV_GPS)资料,对该地区大气可降水量P_(WV)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P_(WV_RS)和P_(WV_GPS)逐日变化具有很好的一致性,P_(WV_GPS)略高于P_(WV_RS),两者相关系数在0. 9以上。夏秋季P_(WV_RS)和P_(WV_GPS)相关性明显好于冬春季,00:00的相关系数略高于12:00。00:00和12:00 P_(WV_GPS)均方根误分别为1. 8和2. 4 mm,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 2和0. 4,平均偏差分别为4. 2和4. 3 mm。柴达木盆地P_(WV_GPS)能够反映这一地区实际大气可降水量水平。柴达木盆地P_(WV_GPS)月变化呈单峰型分布,7月最大、12月最小。P_(WV_GPS)夏季最为丰富、秋季次之、冬季最小,呈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特征。柴达木盆地日均P_(WV_GPS)为0. 4~28. 0 mm,逐时P_(WV_GPS)为6. 9~7. 3 mm。
韩辉邦张小军张小军田建兵田建兵
关键词:大气可降水量柴达木盆地
地基微波辐射计反演产品在青海省东部适应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利用2013年青海省东部西宁站(08:00和20:00两个时次)探空观测资料和同址MP-3000A型微波辐射计反演数据,分析了该地区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垂直分布特征,讨论了微波辐射计的反演效果,并对温度偏差较大的月份进行偏差订正。结果表明:①从高度来看,微波辐射计对低层温湿度反演明显优于高层。微波辐射计反演和探空探测年平均温度相关系数随高度上升基本呈现递减的趋势,最大在近地面,为0. 988;最小在距地10 km处,为0. 529,且通过了0. 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而年平均相对湿度相关系数仅3. 0 km以下通过了0. 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②从季节来看,春、夏、秋季温湿度的微波辐射计反演与探空吻合度明显好于冬季。春、夏、秋季温度相关系数均通过0. 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春、夏、秋季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在地面到2. 0 km处通过0. 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而冬季在1. 5 km以下通过0. 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③应用订正方程对温度偏差较大的月份进行了偏差订正,效果较好。
康晓燕张博越田建兵田建兵马学谦
关键词:微波辐射计探空温度相对湿度订正
雷达资料在青海省东部人工增雨效果检验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利用2013—2014年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人工增雨作业期间雷达资料,根据层状云和对流云2种类型云的地面增雨作业,分析了作业云体(或对比云体)催化前后的组合反射率、回波顶高和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等雷达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层状云地面增雨作业后各雷达参量在一定时间内处于上升趋势,第5~7个体扫时达到最大,之后才出现下降趋势。因此,可考虑对此类降水云系的重复作业时机应选择在作业后第5~7个体扫,即作业后30~40 min。在对流云增雨过程中,通过对照对比云,增雨作业有助于延长对流单体的生命史,具有较大的增雨潜力。
康晓燕马学谦张博越韩辉邦
关键词:雷达资料人工增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