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钦钦

作品数:11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5篇扩散
  • 4篇细胞
  • 4篇扩散加权
  • 4篇成像
  • 3篇血管
  • 3篇肾细胞
  • 3篇肾肿瘤
  • 3篇细胞癌
  • 3篇扩散加权成像
  • 3篇加权成像
  • 3篇磁共振
  • 2篇血管平滑肌脂...
  • 2篇胰腺
  • 2篇脂肪瘤
  • 2篇肾细胞癌
  • 2篇肾脏
  • 2篇透明细胞
  • 2篇平滑肌
  • 2篇平滑肌脂肪瘤

机构

  • 10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宝山区...

作者

  • 10篇康钦钦
  • 5篇陆建平
  • 4篇马超
  • 4篇潘春树
  • 2篇张火俊
  • 2篇王林辉
  • 2篇宋涛
  • 2篇李延军
  • 1篇陈超
  • 1篇边云
  • 1篇刘莉
  • 1篇汪剑
  • 1篇许兵
  • 1篇徐斌
  • 1篇王剑
  • 1篇王莉
  • 1篇盛佳雁
  • 1篇常乐
  • 1篇李晶
  • 1篇郝强

传媒

  • 2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诊治分析(附7例报告)
2016年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Upithelimd angiomyolipoma,EAML)是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的亚型,为-种罕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因EAML短期内即会出现其他器官转移,呈现侵袭性生物学行为,逐渐引起人们对它的重新认识,因而被认为是-种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例EAM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现报告如下.
盛佳雁肖成武王林辉徐斌杨庆高莉汪剑康钦钦
关键词:肾肿瘤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预后
功能成像与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第一部分:低、高级别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鉴别:肿瘤大小与CT灌注参数的比较  目的:比较肿瘤大小和CT灌注参数在鉴别低级别和高级别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的作用。方法:对120例不同病理分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患者(15例为Ⅰ级,8...
康钦钦
关键词:灌注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文献传递
成人Xp11.2易位/转录因子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单中心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成人Xp11.2易位/转录因子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Xp11.2/TFE3 RCC)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与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9年7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43例成人Xp11.2/TFE3 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病理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Xp11.2/TFE3 RCC患者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为(47.5±15.2)岁。首发症状为肉眼血尿5例,腰腹部不适6例,转移部位症状表现1例;健康体检时发现、无明显症状者31例。影像学上,病灶最大径1.1~9.5 cm,平均为(5.1±2.7)cm;病灶为类圆形29例,不规则形14例;边界清楚、有假包膜37例,边界不清晰6例;病变多出现密度或信号不均质改变,主要表现为出血(21例)、囊变或坏死(24例)及钙化(11例);中度至明显强化30例,轻度强化13例,其中乳头状强化23例;肾周侵犯10例,远处转移8例。43例患者中15例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13例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7例行智能臂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5例行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行开放肾局部切除术,1例行肾穿刺活检术,1例行转移性椎管肿瘤清除术。43例患者的TF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及3例患者的TFE3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显示碳酸酐酶Ⅸ(CAⅨ;74.4%,32/43)、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93.0%,40/43)、CD10(93.0%,40/43)、希佩尔林道蛋白(VHL;72.1%,31/43)、低分子量细胞角蛋白(CAM5.2;83.7%,36/43)阳性表达率较高,Ki-67阳性率为1%~60%(平均为9.7%)。除6例失访外,其余37例患者术后随访11~68个月,平均(47.4±17.5)个月。随访期间5例患者出现肿瘤全身多发转移,其中3例死亡,2例使用靶向药物治疗后病情无明显进展、患者仍存活;1例患者术后出现复发。结论Xp11.2/TFE3 RCC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
田霞王剑康钦钦白辰光郝强
关键词:肾肿瘤成年人
呼吸触发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胰腺导管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呼吸触发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RTDWI)诊断胰腺导管腺癌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病理证实的54名胰腺导管腺癌患者及49名胰腺正常的健康志愿者行上腹部呼吸触发单次激发平面回波DWI(b值为0、600s/mm^2),计算及测量正常胰腺头、体、尾部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胰腺癌的ADC值。采用独立样本非参数Mann-WhitneyU检验比较胰腺癌组与正常胰腺组(头、体及尾部)ADC值的差异,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以正常胰腺不同部位ADC值为依据诊断胰腺导管腺癌的效能。结果正常胰腺头、体、尾部ADC值分别为(1.66±0.34)、(1.77±0.36)、(1.62±0.38)×10^-3mm^2/s,胰腺癌平均ADC值为(1.36±0.14)×10^-3mm^2/s,胰腺癌与正常胰腺不同部位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分别以正常胰腺头、体、尾部ADC值为依据,胰腺癌的AUC分别为0.767、0.889、0.737。以正常胰体部ADC为依据,ADC≤1.485×10^-3mm^2/s作为诊断胰腺癌的临界值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7%和81.5%。结论RTDWI对胰腺导管腺癌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以正常胰腺体部ADC值作为对照是最佳选择。
刘莉马超李晶李延军潘春树康钦钦陈录广陈士跃陆建平
关键词:胰腺肿瘤磁共振成像弥散
640层容积CT对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随访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讨640层容积CT对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治疗后的影像学特征及其术后评价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外科治疗后的640层容积CT成像检査资料,所有患者的图像分析及后处理工作均在Vitrea后处理工作站上完成,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容积再现(VR)技术等多种后处理方法。重点观察与分析支架的位置、支架有无内漏及假腔情况。结果 53例均可清楚显示支架位置、形态、个数、对假腔的封闭情况。术后恢复良好45例,其中37例降主动脉夹层内有血栓形成,8例降主动脉夹层内有部分血栓形成。术后发生支架内漏8例,Ⅰ型内漏6例,Ⅲ型内漏2例。结论 640层CT血管造影是一种方便、快捷和无创的检查手段,综合原始及各种后处理图像可以准确诊断并客观地评价主动脉夹层术后情况,是主动脉夹层术后诊断及随访的重要影像检査方法之一。
边云王莉陆建平宋涛康钦钦潘春树陈超许兵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
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透明细胞癌的高分辨螺旋CT特征分析被引量:25
2013年
目的比较肾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FAML)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高分辨螺旋CT影像特征,以提高MFAML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经病理证实的24例MF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16例。年龄19~74岁,平均43岁。同期24例CCRCC患者,男8例,女16例。年龄21~76岁,平均44岁。比较两组患者的高分辨螺旋CT影像特征,包括肿瘤的位置、密度、强化特征(强化程度、强化是否均匀、强化数值、强化方式)、边缘、钙化及肾周的改变等。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各项CT特征对两组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MFAML组肿瘤位于下极11例、中部7例、上极6例,CCRCC组下极9例、中部9例、上极6例;MFAML组21例和CCRCC组19例肿瘤边缘较光滑,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21例在皮质早期明显强化,为富血供肿瘤,但CCRCC组皮质早期及皮质期的平均强化数值(175、196HU)均高于MFAML组(125、145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FAML组15例表现为均匀强化,9例为不均匀强化;CCRCC组7例为均匀强化,17例为不均匀强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方式对鉴别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FAML组13例中8例为富血供肿瘤(6例为快进快出性强化,2例为持续性强化),余5例乏血供肿瘤为持续或渐进性强化;CCRCC组24例中21例为富血供肿瘤(15例为快进快出性强化,5例为持续性强化,1例为渐进性强化),余3例乏血供肿瘤为持续性强化。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平扫期高密度(OR=0.010,P=0.002)和以皮质期CT值增加129.5HU作为阈值(OR=0.057,P=0.004)是鉴别MFAML与CCRCC最有价值的特征。结论平扫期高密度及皮质期强化数值〈129.5HU是MFAML最具诊断价值的CT特征。75%富血供MFAML表现为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其�
康钦钦马超张火俊潘春树宋涛常乐陆建平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
多层螺旋CT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测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对比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检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住院拟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病例,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均行MSCT与TEE检查,搜集2种检查方法检测血栓的结果,比较2种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MSCT与TEE诊断符合的为190例,其中6例2种方法均诊断为血栓,余184例均未发现血栓,诊断符合率为94.1%。MSCT检测血栓阳性或可疑阳性的8例患者,TEE则提示左心房及左心耳内淤血表现、云雾状影、絮状回声或未见明显血栓。另外4例TEE诊断为血栓者中1例为左心房前上壁附壁血栓、3例为左心耳少量血栓,而MSCT诊断未见血栓。以TEE为"金标准",MSCT检测血栓灵敏度60.0%,特异度95.8%,阳性预测值42.9%,阴性预测值97.9%,阳性似然比14.4,阴性似然比0.42。经过四格表配对χ^2检验,χ^2=45.936,P〈0.01,κ=46.9%。结论:MSCT与TEE诊断左心房内血栓符合率较高,前者对血栓检测阴性预测值较高,而后者更有利于鉴别血液淤积与血栓。
储国俊周云康钦钦张莎阚通赵仙先吴弘
关键词:左心房多层螺旋CT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心房颤动血栓
肾肿瘤磁共振多 b 值扩散加权成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高磁场强度下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结合双指数模型对肾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24例肾肿瘤患者及13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及多b值(0、20、50、100、200、400、600、800、1000 s/mm2)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利用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理论的双指数模型计算单纯扩散系数(slow ADC,Dslow)、假性扩散系数(fast ADC,Dfast )以及灌注分数( fraction of fast ADC,f),利用单指数模型计算表观扩散系数( standard ADC,ADCtot )。运用t检验及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正常组肾实质、肿瘤同侧肾实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组(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以及非透明细胞癌组( non CCRCC, NCCRCC)各参数的差异,对CCRCC与NCCRCC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并计算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CCRCC组的ADCtot、Dfast、Dslow分别为(1.73±0.43)×10-3、(14.75±14.73)×10-3、(1.34±0.38)×10-3 mm2/s, NCCRCC组分别为(1.23±0.26)×10-3、(9.47±5.27)×10-3、(0.58±0.15)×10-3 mm2/s,ADCtot及Dslow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P=0.001)。正常肾实质的ADCtot及Dslow分别为(2.25±0.11)×10-3、(1.74±0.17)×10-3 mm2/s,与CCRC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P=0.001)。各组间f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各参数在肿瘤同侧肾实质与正常肾脏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Dslow鉴别CCRCC与NCCRCC组的敏感性(95%)及特异性(100%)最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988。结论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结合IVIM双指数模型有助于CCRCC与NCCRCC的鉴别诊断,其中Dslow的鉴别价值最大。
康钦钦马超赵冰辉王林辉吴震杰张火俊陆建平
肾脏肿瘤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研究
第一部分:肾脏肿瘤的常规DW-MRI研究 目的:通过对肾脏肿瘤的常规DWIADC值进行定量分析,评估常规DWI对肾脏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0例肾脏肿瘤患者(透明细胞癌21例,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40-75...
康钦钦
关键词:肾脏平面回波成像表观扩散系数表观弥散系数
文献传递
成年正常胰腺表观扩散系数与性别、年龄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因素对成人正常胰腺D值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83例行上腹部MI检查,实验室和MI检查显示胰腺正常的患者资料,男290例,年龄21~78岁;女93例,年龄22~78岁。患者行DWI检查,分别测量胰腺头、颈、体尾的D值,并计算每个患者的平均D值。采用独立样本检验与Mnn—WhineyU检验分别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患者胰腺D值的差异;pemn秩相关分析研究胰腺D值与年龄的相关性;Kukl—WlliH检验评估不同年龄段平均D之间的差异。结果290例男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10)岁,胰腺D值中位数为1.57×10-3mm2/(上下四分位间距为1.41×10~~1.74X10^-3)mm。/;93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1±11)岁,胰腺D值中位数为1.60×10-3mm2/(上下四分位间距为1.47×10-3-1.77×10-3)mm2/,男女患者年龄差异元统计学意义(值:0.267,P值=0.790),胰腺平均D值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z值=1.335,p值=0.182)。383例正常胰腺D值与年龄无相关性(值=0.016,P值:0.752)。≤40岁、41~50岁、51~60岁和〉60岁患者分别为56、108、139和80例,胰腺D值中位数分别为1.58×10~、1.54×10^-3、1.59×10^-3和1.57×10^-3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2.15,P值=0.542)。结论成人正常胰腺平均D值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
潘春树马超李延军康钦钦邵成伟陆建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