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燕飞

作品数:15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吴川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5篇子宫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3篇阴道
  • 3篇子宫肌
  • 3篇子宫肌瘤
  • 3篇疗效
  • 3篇肌瘤
  • 2篇剔除术
  • 2篇子宫肌瘤剔除
  • 2篇子宫肌瘤剔除...
  • 2篇卵巢
  • 2篇肌瘤剔除
  • 2篇肌瘤剔除术
  • 2篇宫肌瘤剔除术
  • 1篇大子宫
  • 1篇单孔
  • 1篇单孔腹腔镜
  • 1篇阴道式

机构

  • 14篇吴川市人民医...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作者

  • 14篇廖燕飞
  • 6篇李春玲
  • 3篇陈建国
  • 3篇杨俏
  • 1篇莫坚
  • 1篇李晶
  • 1篇黄颢
  • 1篇陈乐
  • 1篇梁银华
  • 1篇李尚文

传媒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保守治疗后成功妊娠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对1例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并成功妊娠的报告,复习文献,总结相关经验,为临床处理本类疾病提供参考价值.
杨栋清廖燕飞李晶陈建国
关键词:保守治疗成功妊娠
艾灸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观察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n=45)及对照组(n=45),治疗组予艾灸、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治疗4周;对照组予口服左氧氟沙星分散片、甲硝唑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53.33%,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痊愈率为20.00%,总有效率为53.33%,治疗组在痊愈率、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杨栋清廖燕飞赖力云陈建国李尚文
关键词:艾灸中药保留灌肠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
单孔与传统腹腔镜在卵巢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比较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治疗卵巢肿瘤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吴川市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卵巢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包括单孔组和传统组,各50例。单孔组患者行单孔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传统组患者行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孔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比传统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 h时的疼痛程度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 h和术后72 h时的疼痛程度,单孔组均显著比传统组患者更轻,且单孔组患者的术后美容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意外肠道损伤、切口感染、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雌二醇、卵泡雌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雌二醇较术前均有显著降低;而卵泡雌激素和黄体生成素较术前均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和传统组患者术后以上各项激素水平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肿瘤,不仅能够获得与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相当的手术疗效和手术治疗安全性,同时能够进一步降低手术对机体产生的创伤,术后美容效果更理想,对卵巢功能的保护效果更好,治疗安全性更高。
杨俏廖燕飞李春玲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传统腹腔镜卵巢肿瘤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对照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对照分析,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方法、术后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70例(观察组)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70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和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手术时间(92.55±36.82)min,对照组为(84.71±30.56)min。观察组术中出血呈(35.24±25.10)ml,对照组为(90.13±63.71)ml。观察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1.42±1.35)d,对照组为(2.81±2.43)d。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8.58±1.12)h,对照组为(43.85±7.25)h。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为(5.16±1.25)d,对照组为(7.73±1.82)d。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数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但由于有一定的手术适应症,不能完全取代开腹手术。
廖燕飞黄颢莫坚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剔除术
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用于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优劣差异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优劣差异,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148例胎儿窘迫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76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阴道助产术进行分娩,试验组采用剖宫产术进行分娩。观察并比较生产后两组患者的母婴结局和术后胎儿窘迫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的例数为71例,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4分的例数为5例,明显多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母婴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8%与对照组3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0,P=0.0122<0.05)。结论剖宫产术和阴道助产术均能有效改善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母婴结局,但剖宫产术的母婴围术期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阴道助产术,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孕妇一旦出现临产胎儿窘迫,应按照孕妇具体情况选择剖宫产术或阴道助产术尽快结束分娩,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廖燕飞杨栋清李春玲
关键词:剖宫产术阴道助产术胎儿窘迫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三联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究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三联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取2012年2月-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108例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根据产妇产次在各组中将产妇分为初产组与经产组两个子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己烯雌酚联合清宫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三联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宫颈软化及扩张比例等这些手术相关指标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1次清宫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术中宫颈软化及扩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为0%,1次清宫率为96.3%较对照组20.4%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61.1%的1次清宫率具有明显优势,P〈0.05;在初产妇与经产妇方面,初产妇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相对高于经产妇,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三联治疗稽留流产不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临床疗效也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廖燕飞杨栋清李春玲
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清宫术稽留流产
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巧克力囊肿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育龄期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98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GnRHa治疗,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LH、FSH水平高于对照组,P及E2水平低于对照组[(12.8±2.1)mu/ml比(9.6±1.6)mu/ml,(28.7±3.5)mu/ml比(15.1±2.0)mu/ml,(1.7±0.2)pmol/L比(2.6±0.6)pmol/L,(40.3±4.6)pmol/L比(69.8±5.7)pmol/L,P<0.05]。联合组性交痛、痛经及不孕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4.08%比16.33%,8.16%比22.45%,2.04%比16.33%,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97.96%比81.63%,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巧克力囊肿可提高卵巢功能,有效控制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廖燕飞杨栋清李春玲
关键词:腹腔镜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卵巢巧克力囊肿
中年女性子宫肌瘤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手术对策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中年女性子宫肌瘤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手术对策。方法:将我院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00例进行随访研究,观察复发率,分析复发因素。结果:本组100例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43例,复发率达43.00%;其中57例患者接受经腹部切除术中复发21例,23例患者接受阴式切除术中复发10例,20例患者接受经腹腔镜切除术中复发12例,三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率达43.00%,其复发率与患者手术时的年龄、肌瘤个数、肌瘤大小及术后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P<0.05)。结论:影响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因素颇多,积极有效的手术处理措施是防止其复发的关键。
杨栋清廖燕飞赖力云杨俏
关键词:子宫肌瘤复发手术对策
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按手术途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n=25,腹腔镜手术)及开腹组(n=25,开腹手术),比较两组近期、远期效果。结果近期效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恢复相关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远期效果:腹腔镜组术后性功能评分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3年,腹腔镜组总复发率为8.0%,累计生存率为96.0%;开腹组总复发率为12.0%,累计生存率为8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近期效果优于开腹手术,且远期效果与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可行性高,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杨俏廖燕飞李春玲
关键词:开腹手术生存率远期效果
腹腔镜与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比较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经阴道组,分别经腹腔镜下和经阴道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肌瘤剔除个数、肌瘤剔除直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大于经阴道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短于经阴道组(P<0.05)。腹腔镜组肌瘤剔除个数、肌瘤剔除直径及住院时间与经阴道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经阴道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术式各有优缺点,临床中应根据患者整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廖燕飞杨栋清李春玲
关键词:腹腔镜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