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尧
-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管理局资助课题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新发展机遇下中医文献智库建设必要性及发展路径研究
- 2023年
- 建设中医文献智库是新发展机遇下中医药事业谋求新的更高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对中医文献智库的内涵进行了明确,认为其主要功能应该是提供学术性咨询。并从当前历史机遇、现实需要、学科要求等外部环境和内部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建设中医文献智库的必要性、紧迫性。本文厘清目前业已具备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对可能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有关探讨和展望,认为其在学术领域中应用重点为重塑学术思维、评价项目科学性及引领临床实践创新等方面。本文对当前面临的建设中医文献智库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并给出初步的解决方案,提出建设中医文献智库的具体对策建议。
- 杨兴亮杨东方贾彩霞周宁轶张世尧刘思毓
- 关键词:中医文献智库建设
- 入侵植物春飞蓬的生物检定与化学成分初探
- 2016年
- 为了对入侵植物春飞蓬进行生物检定和化学成分初步研究,采用基原鉴别、显微鉴别、分子鉴别、紫外光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并与近似植物一年蓬进行花粉粒和DNA序列比较。结果表明,春飞蓬粉末中的主要显微特征为具三孔沟的花粉粒、不定式气孔、多细胞非腺毛、冠毛以及导管等;春飞蓬与一年蓬的花粉粒形态差异显著;二者的DNA序列区别明显;春飞蓬总黄酮的含量为0.59%,未测出灯盏花乙素。
- 王辉赵睿黄陆军张世尧王琦徐凌川
- 关键词:显微鉴别总黄酮资源利用
- 河北蕨类植物一新记录种——川西金毛裸蕨
- 2018年
- 报道了发现于河北兴隆天子山内的河北省新记录种:川西金毛裸蕨Paragymnopteris bipinnata(Christ)K.H.Shing,并利用扫描电镜对其及其变种耳羽金毛裸蕨P.bipinnata var.auriculata(Franchet)K.H.Shing的孢子形态进行观察比较研究.
- 张世尧徐凌川
- 关键词:新记录植物
- 乌贞颗粒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 目的:本课题将白首乌与女贞子组方结合,制成针对治疗化学性肝损伤的“乌贞颗粒”。对其进行颗粒剂制备工艺的考察研究,同时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颗粒剂项下的各项标准进行初步质量评价并制定相关的质量标准。以期得到一种工艺成熟...
- 张世尧
- 关键词:制剂工艺稳定性
- 文献传递
- 前胡与其混伪品石防风和亚洲岩风的鉴别研究
- 2022年
- 目的:筛选前胡正品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及其常见混伪品石防风Kitagawia terebinthacea(Fisch.ex Treviranus)Pimenov、亚洲岩风Libanotis sibirica(L.)C.A.Mey.生药学方面的鉴别特征,以保障前胡药材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以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果:性状及显微鉴别均能较明显地区分三者;薄层色谱法可有效检出白花前胡中含有白花前胡甲素及乙素,而石防风及亚洲岩风只含有白花前胡甲素;三者的HPLC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白花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的含量最高。结论:所选4种方法简便易行,为中药材前胡的真伪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前胡药材的品质评价及质量监控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技术支持。
- 林莹李洁徐美玉张世尧徐凌川
- 关键词:白花前胡石防风生药学鉴别
- 莳萝蒿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莳萝蒿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结合各化合物保留指数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莳萝蒿挥发油共鉴定出53种化合物,占挥发油色谱峰总面积的90.02%。主要成分及其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为桉油精(22.48%)、β-侧柏酮(15.16%)、侧柏酮(4.33%)、松香芹酮(4.16%)和左旋龙脑(4.08%)。
- 张世尧王琦徐凌川
- 关键词:挥发油气质联用桉油精
- 三籽两型豆上迷惑集壶菌的初步观察
- 2016年
- 迷惑集壶菌(Synchytrium decipiens)是三籽两型豆上的一种专性内寄生菌,侵染三籽两型豆的豆荚和假根,形成不规则瘤状凸起,瘤状体内着生许多病原菌的营养体,阻碍导管中水分和无机营养物质的运输,最终导致三籽两型豆的枯死。本文首次报道三籽两型豆豆荚和假根上的迷惑集壶菌,并进行了初步观察和研究,为三籽两型豆的资源开发和人工种植中病害形态学鉴定以及病害防治提供研究基础。
- 王琦张世尧徐凌川
- 关键词:孢子
- 戟叶牛皮消快速繁殖及无土栽培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以幼嫩的戟叶牛皮消的带节茎段和茎尖分别为外植体,以不同浓度的IAA、6-BA、NAA、IBA的MS0、1/2 MS0为培养基进行芽伸长、芽分化和试管苗生根实验。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氯霉素、氟康唑以抑制外植体内源性真菌、细菌。组培苗以蛭石、石子、砂子和药渣为基质分别进行培养。结果表明:MS0+6-BA2.0 mg/L+NAA0.1 mg/L为戟叶牛皮消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MS0+6-BA1.5 mg/L+NAA0.05 mg/L为戟叶牛皮消芽伸长的最适培养基;1/2 MS0+IBA1.0 mg/L为戟叶牛皮消试管苗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以氯霉素25 mg/L和氟康唑40 mg/L加入培养基抑菌效果最好。移栽以药渣为基质最好。
- 刘培冉刘善桂李汉清王硕张世尧徐凌川
- 关键词:快速繁殖无土栽培
- 荚蒾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0年
- 荚蒾属植物化学成分种类丰富,以vibsane型二萜、环烯醚萜等萜类成分为主,还有黄酮、木脂素、酚类和植物甾醇等成分,药用价值很高,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本文通过查阅和分析相关文献,对荚蒾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整理,旨在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孙晓蕾张世尧陈文华谭会颖苏阳郭宁徐凌川
- 关键词:化学成分环烯醚萜三萜
- 白首乌生药三种不同基原植物的鉴别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对白首乌三种基原植物戟叶牛皮消Cynanchum bungei、隔山消Cynanchum wilfordii和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进行生药学鉴别。方法:采用中药鉴定常用的原植物鉴定、药材性状鉴定、显微鉴定方法,观察和比较其特征的异同点。结果:戟叶牛皮消叶戟形,药材呈团块状,栓皮片状剥落,石细胞5~8列密集排列成环;隔山消叶卵形,药材呈纺锤形,石细胞成群,3~5列断续排列成环;牛皮消叶宽卵形,药材呈圆柱形,石细胞3~5列稀疏排列成不明显的环。结论:这些特征可以区别三种来源的白首乌药材,该结果为药材质量控制及资源开发利用积累了必要的研究基础。
- 张世尧孙晓蕾徐凌川郭庆梅
- 关键词:白首乌隔山消生药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