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

作品数:87 被引量:394H指数:13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血管
  • 17篇细胞
  • 17篇补阳还五
  • 17篇补阳还五汤
  • 15篇动脉
  • 11篇中医
  • 10篇缺血
  • 10篇内皮
  • 9篇中医药
  • 9篇内膜
  • 8篇血管内皮
  • 8篇增生
  • 7篇动脉粥样硬化
  • 7篇炎症
  • 7篇炎症反
  • 7篇炎症反应
  • 7篇西医
  • 7篇内膜增生
  • 6篇药理
  • 6篇中西医

机构

  • 85篇湖南中医药大...
  • 6篇湖南中医药大...
  • 5篇浏阳市中医医...
  • 2篇湖南省脑科医...
  • 2篇湖南医药学院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岳阳市中医院
  • 1篇湖南省中医药...
  • 1篇株洲市中医院

作者

  • 85篇张伟
  • 20篇邓常清
  • 14篇吴露
  • 9篇唐映红
  • 9篇邓常青
  • 7篇陈北阳
  • 6篇刘晓丹
  • 6篇张国民
  • 6篇雷晓明
  • 5篇肖玉洁
  • 5篇李亮
  • 5篇黄小平
  • 5篇丁煌
  • 4篇王国佐
  • 4篇贺冰
  • 4篇李艳玲
  • 4篇谭维
  • 4篇杨仁义
  • 3篇丑天舒
  • 3篇李花

传媒

  • 13篇湖南中医药大...
  • 5篇中国药理学通...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湖南中医杂志
  • 2篇中国处方药
  • 2篇世界中医药
  • 2篇科教导刊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草药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4
  • 13篇2023
  • 9篇2022
  • 8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补阳还五汤水提工艺的优化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优化补阳还五汤水提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浸泡时间为影响因素,毛蕊异黄酮苷、芍药苷、苦杏仁苷、黄芪甲苷含有量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结合信息熵法优化水提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药材浸泡1 h后提取2次,第1次加12倍量水提取2 h,第2次加10倍量水提取1.5 h,毛蕊异黄酮苷、芍药苷、苦杏仁苷、黄芪甲苷含有量及浸膏得率分别为0.187 8 mg/g、1.449 7 mg/g、1.266 6 mg/g、0.158 0 mg/g、28.15%。结论该方法稳定、合理、可行,可用于水提补阳还五汤。
邹龙张依人张可人佘颜邓常清张伟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水提正交试验信息熵法
探究科研创新推动中西医结合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路径被引量:2
2020年
中西医结合医学尚处于量变积累的嵌合式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去推动中西医结合医学由嵌合转向真正的结合,促成质的飞跃。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是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因此科研创新促进知识理论创新,指导实践技术创新,反馈完善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体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终目的。继承中探索,探索中创新,创新中发展应是中西医结合医学未来发展的基本路向,是培养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的指导方针。
张伟吴迪王国佐雷晓明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三七总皂苷对大鼠血管内膜增生及细胞周期蛋白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抗血管球囊导管损伤后血管再狭窄的作用,并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细胞外基质(ECM)相关因子探讨PNS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NS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以...
吴露张伟唐映红陈北阳张国民邓常清
关键词:内膜增生三七总皂苷细胞外基质细胞周期蛋白
文献传递
银星养脑片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银星养脑片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确诊为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患者给予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睡前服用,同时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0 mL,每天1次;治疗组(29例)口服银星养脑片,每次3粒,每天3次。以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平均血流速度(Vm)及血管搏动指数(PI)相较于治疗前明显改善,也优于对照组各动脉的Vm及PI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星养脑片对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有较好疗效。
苏建斌吴铁军武华杰张伟暨朝林
三七总皂苷含药血浆抗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三七总皂苷(total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TPNS)是从中药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干燥根中提取的皂苷类有效组分,是三七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在三七中含量达8%~12%。
张伟陈刚邓常青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血管平滑肌细胞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FOSCYCLIND1
通脉养心丸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2025年
通脉养心丸是一种基于传统中医方剂“炙甘草汤”和“生脉散”加减而成的现代中成药,主要成分包括地黄、甘草、党参等11味中药,具有益气养阴、通脉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通脉养心丸具有舒张血管、抗炎、保护血管内皮、抑制钙离子超载等多种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良反应等心脏疾病的治疗。通过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了近年来关于通脉养心丸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五原则”,对通脉养心丸的Q-marker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提示地黄苷D、甘草苷、甘草次酸、甘草酸、二苯乙烯苷、大黄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乙素、麦冬皂苷D、鲁斯可皂苷元、没食子酸、芒柄花黄素,可作为通脉养心丸的质量标志物,后续可选择以上成分作为通脉养心丸的质量评估指标。文章旨在为完善通脉养心丸制剂过程中质量溯源体系及其质量评价与控制体系提供参考,以期为通脉养心丸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张燕燕秦灏学叶麟晰乐楠茜林佳美慧唐毅陈思璇何睿宁陈婷张伟
关键词:通脉养心丸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补阳还五汤抗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应激的生信分析及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基于基因芯片数据库(GEO)、网络药理学,结合ox-LDL诱导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进行实验验证,探究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tion,BYHWD)干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氧化应激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TCMSP、Herb数据库收集BYHWD中7味中药有效成分及靶点;从GEO数据库下载GSE19286、GSE2372数据集,鉴定AS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氧化应激靶点;取交集筛选出BYHWD、DEGs、氧化应激共同靶点,进行PPI、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在GSE19286、GSE2372的表达矩阵中,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核心靶点验证。结合GEO数据库和网络药理学结果进行体外实验验证,检测药物对细胞活性氧表达及ALB、PLG、F2、GC、PLK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筛选出972个中药靶点、9438个氧化应激靶点、173个DEGs,其中103个DEGs在AS组织样本中高表达、70个DEGs在AS组织样本中低表达;综合中药作用靶点、AS DEGs和氧化应激靶点,得到24个“AS潜在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提示“AS潜在靶点”主要通过调控细胞周期信号通路,卵母细胞成熟信号通路和细胞减数分裂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根据Degree算法对“AS潜在靶点”进行拓扑分析,鉴定出前5位“AS核心靶点”,据统计分析提示BYHWD可能可以通过上调ALB、PLG、F2、GC的表达、下调PLK1的表达起到干预AS氧化应激的作用。体外实验结果显示,BYHWD能抑制ox-LDL引起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增高;qPCR结果显示,ox-LDL刺激后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ALB、PLG、F2、GC基因表达均下降,PLK1基因表达上升,BYHWD含药血清干预后可以上调ALB、PLG、F2、GC基因的表达(P<0.01;P<0.05),下调PLK1的表达(P<0.05)。结论BYHWD干预AS氧化应激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其机制可能与减少ROS表达,上调ALB、PLG、F2、GC基因、
龙清吟傅馨莹李菀榆李俊熙刘竞泽李艳军谭维胡聪张伟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应激基因芯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脑梗死血瘀证病理实质及中医药防治的实证研究
葛金文张伟邓奕辉唐映红邓常清王国佐陈懿廖君吴露易亚乔谭琥成绍武
脑梗死是严重威胁当今人类生命健康的常发病、多发病,中医认为,该病属“中风”范畴,以本虚标实为主,“风、痰、火、瘀”诸邪交织不解,瘀血阻络是脑梗死的基本病机,活血化瘀是其根本治疗法则。血管内皮细胞(VEC)是脑梗死血瘀证的...
关键词:
关键词:脑梗死中医药防治
一种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中药复方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中药复方补阳还五汤苷类有效组分的制备和鉴定方法。该处方由黄芪60g、赤芍9g、川芎6g、当归9g、地龙9g、红花9g、桃仁9g组成,药材经水提醇沉、通过732阳离子树脂、氯仿萃取及D...
邓常清邹龙黄小平刘辉张伟
文献传递
国产球囊导管制作大鼠主动脉损伤血管内膜增生模型及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国产2.0 F球囊导管取代进口球囊导管致大鼠主动脉损伤血管内膜增生模型的特点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国产2.0 F球囊导管建立大鼠主动脉内皮剥脱模型,分别采用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血管内皮剥脱后内膜增生情况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标志基因SM-肌动蛋白(SMα-act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Ⅰ型胶原(collagenI)的表达活性。结果采用国产球囊导管反复3次剥脱大鼠胸腹主动脉,与假手术组作比较,术后7 d模型组血管内膜增生不明显,SMα-actin及PCNA表达也均不明显;术后14 d内膜增生较明显,SMα-actin及PCNA表达均明显增强;术后21 d内膜呈进行性弥漫性增生,SM-αactin表达仍明显增高,但PCNA表达不明显。模型组7、14、21 d collagenⅠ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国产2.0 F球囊导管致大鼠主动脉损伤后,术后14~21 d出现明显的血管内膜增生引起血管再狭窄,其内膜增生主要是由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所致。表明国产2.0 F球囊导管损伤血管后可取得与进口2F Fogarty球囊导管同样的效果。
吴露张伟邓常青
关键词:球囊导管形态计量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