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峰
- 作品数:10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所长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猪干扰素-γ基因的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依照猪IFN-γ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将该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构建pET-30a-pIFN-γ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入寄主菌BL21(DE3),经PCR、双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后,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可溶性的表达产物分别经镍柱和Sephadex-G100纯化;包涵体经DOC洗涤、SKL变性溶解、透析复性进行纯化,然后进行SDS-PAGE、Western-blot分析,并用细胞病变抑制法进行重组猪IFN-γ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试验得到了高纯度的重组pIFN-γ,且纯化的重组猪IFN-γ蛋白具有较高的干扰病毒复制的活性,对PRV的活性为2.0×103U.mg-1,而对标准O型口蹄疫病毒的活性为2.56×105U.mg-1.
- 潘晓梅窦永喜骆学农刘琼张冬峰岳城才学鹏
- 关键词:蛋白纯化活性分析
- SL反式剪接:一种保守的pre-mRNA加工机制被引量:1
- 2008年
- 在SL反式剪接过程中,生物利用SL RNA分子上的SD位点和pre-mRNA分子上的SA位点,在剪接体的作用下,将SL作为小型外显子加到pre-mRNA上形成成熟的mRNA。SL反式剪接这一古老的生物学过程在那些进化缓慢的分子中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不同生物间的SL在大小和组成上有时差别很大;个别生物中还存在着组成完全不同的两种SL,它们在pre-mRNA的加工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几乎所有的SL RNA在结构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包括5’末端的TMG帽子结构、保守的SD位点、Sm位点、SL RNA二级结构等。由于pre-mRNA在转录过程中丢失了SA位点或获得了SD位点,大多数脊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丢失了SL反式剪接方式,而这种丢失可能是导致脊椎动物C值增高的原因之一。
- 郑亚东骆学农张冬峰才学鹏
- 新疆部分地区兔球虫种类调查研究被引量:24
- 2007年
- 对新疆部分地区家兔球虫的种类进行调查,发现兔的艾美耳球虫检出率为100%,并检出10种兔艾美耳球虫,即斯氏艾美耳球虫(Eimera stiedai)、大型艾美耳球虫(E.magna)、无残艾美耳球虫(E.irrestidua)、梨型艾美耳球虫(E.piriformis)、小型艾美耳球虫(Eexigua)、肠艾美耳球虫(E.intestinalis)、盲肠艾美耳球虫(E.coecicola)、穿孔艾美耳球虫((E.perforans)、野兔艾美耳球虫(E.leporis)、黄艾美耳球虫(E.flsvescens),其中穿孔艾美耳球虫、小型艾美耳球虫和斯氏艾美耳球虫为优势虫种。
- 孟庆玲田广孚闫鸿斌张冬峰
- 关键词:球虫
- 绵羊痘病毒甘肃流行株糖蛋白基因orf118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从甘肃景泰疑似羊痘患病绵羊的皮肤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CR技术,克隆糖蛋白orf118基因.比较分析表明,该基因由516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71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19500,其碱基组成极不平衡,其中A+T含量占72.48%,G+C含量仅占27.52%.甘肃景泰株orf118基因同绵羊痘病毒TU-V02127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达99.8%,氨基酸的同源性为100%;与疙瘩皮肤病病毒肯尼亚株和山羊痘病毒G20-LKV株之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6.5%和94.8%.结构预测结果显示,orf118蛋白为分泌蛋白,具有2个N键连结糖基化位点和1个跨膜区.以上结果表明,orf118蛋白在不同的绵羊痘病毒流行株之间非常保守,具有潜在的疫苗和诊断价值.
- 张冬峰郑亚东骆学农王晓霞陈轶霞李辉侯俊玲潘晓梅刘琼景志忠岳城才学鹏
- 关键词:绵羊痘病毒糖蛋白PCR
- 香菇β-葡聚糖对雏鸡脾和胸腺淋巴细胞以及腹腔巨噬细胞一氧化氮产生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为探讨香菇β-葡聚糖(lentinan,LTN)对雏鸡免疫增强作用的机理,从体内和体外2种途径研究了LTN对雏鸡脾和胸腺淋巴细胞以及腹腔巨噬细胞NO产生的影响。体内试验的4组21日龄雏鸡分别腹腔注射1 g/L的LTN、10 g/L的LTN、20 g/L的硫乙醇酸钠和生理盐水各2 mL,3 d后测脾和胸腺淋巴细胞以及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的量;分别以50、100、200、400 mg/L的LTN刺激经硫乙醇酸钠活化的巨噬细胞,测定其NO的生成量。结果显示,1 g/L和10 g/L的LTN均能刺激体内脾和胸腺淋巴细胞以及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不同浓度的LTN均能使体外巨噬细胞NO的生成量增加。证实,适度促进免疫细胞NO的生成可能是LTN的主要免疫作用机理之一。
- 李万坤闫鸿斌田广孚才学鹏刘红霞张冬峰景志忠郭福存赵兴绪
- 关键词: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一氧化氮雏鸡
- 绵羊痘病毒甘肃流行株膜蛋白ORF23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从甘肃景泰县疑似患羊痘的绵羊皮肤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膜蛋白ORF23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由1113个核苷酸组成,编码370个氨基酸,A+T含量占69.90%,G+C含量仅占30.10%.绵羊痘病毒甘肃株ORF23基因与A株、NISKHI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6%和99.5%,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7%和98.4%;与皮肤疙瘩病病毒NW-LW株和山羊痘病毒Pellor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8.2%.结构预测显示,ORF23膜蛋白为非分泌蛋白,具有一个O连结糖基化位点.可见,ORF23膜蛋白在不同的绵羊痘病毒流行株之间非常保守,具有潜在的疫苗和诊断研究价值.
- 张冬峰郑亚东骆学农王晓霞陈轶霞李辉侯俊玲景志忠才学鹏
- 关键词:绵羊痘病毒膜蛋白
- 6种鸡艾美耳球虫兰州株的致病性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在试验条件下,测定了鸡艾美耳球虫兰州株的毒力,为进行鸡球虫病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效果评价试验等研究提供攻虫剂量的选择依据。试验设空白对照组(NC)、不同剂量感染组1组~8组,共9个组,每组20只鸡。结果显示:(1)NC组、第1组~第7组(第8组全部死亡)相对增重率依次为100%、77.23%、77.02%、76.42%、72.86%、63.91%、67.19%和42.06%,其中NC组相对增重率极显著高于所有感染组(p<0.01);第1组和第2组显著高于第5组和第6组(p<0.05),极显著高于第7组间(p<0.01);第7组极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1)。(2)空白对照组、第1组~第7组各组料肉比依次为2.01、2.21、2.24、2.29、2.33、2.78、2.94和4.06,呈现出剂量依赖关系,其中第7组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第6组和第5组显著大于NC组和第1组~第5组(p<0.05)。(3)攻虫后第8d,每组剖检5只鸡,各肠段平均病变记分各组依次为0、1.79、2.33、2.54、2.63、2.5、2.67和2.8。(4)感染后排卵囊高峰期间,各组平均每克粪便中卵囊数(OPG)值分别为0、3.05×104、2.35×104、32.20×104、62.23×104、60.45×104、103.51×104和150.11×104(第8组除外)。(5)各组死亡率依次为0、5.0%、5.0%、15%、25%、40.0%、45.0%、95%和100%。结果表明:本试验所选用虫株均具有较强的毒力,每只鸡感染6个虫种每个虫种1×104个孢子化卵囊时,感染鸡生长严重受阻;感染剂量为6个虫种每个虫种2×105/只时,半数感染鸡死亡;6个虫种每个虫种3×105/只的感染剂量可导致全部感染鸡死亡,因此,攻虫试验时选择6个虫种每个虫种1×104/只~1×105/只的剂量为宜。
- 闫鸿斌田广孚贾万忠刘红霞张冬峰才学鹏
- 关键词:艾美耳球虫致病力
- 香菇葡聚糖对雏鸡脾和胸腺淋巴细胞以及腹腔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的影响
- 为探讨香菇β-葡聚糖(lentinan,LTN)对雏鸡的免疫增强调节机理,本试验从体内和体外两种刺激途径研究了 LTN 对雏鸡脾和胸腺淋巴细胞以及腹腔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的影响。体内试验:4组21日龄雏鸡分别腹腔...
- 李万坤闫鸿斌田广孚才学鹏刘红霞张冬峰贾万忠景志忠郭福存赵兴绪
- 关键词: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一氧化氮
- 文献传递
- 绵羊痘病毒甘肃株的分离鉴定和膜蛋白ORF23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活性分析
- 羊痘/(Capripox/)是由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Sheeppox virus,SPV/)或山羊痘病毒/(Goatpox virus,GPV/)引起的绵羊或山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实验从甘肃景泰一羊...
- 张冬峰
- 关键词:绵羊痘病毒糖蛋白膜蛋白原核表达
- 文献传递
- 绵羊痘病毒甘肃流行株ORF12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从甘肃景泰疑似羊痘绵羊的皮肤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糖蛋白ORF121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由519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7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9.9 kua,序列中A+T含量占74.95%,G+C含量仅占25.05%。甘肃景泰株ORF121基因同绵羊痘病毒参考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与疙瘩皮肤病病毒和山羊痘病毒参考株之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7%和95.6%。结构预测结果显示,ORF121蛋白具有两个N-糖基化位点和一个跨膜区,且具有极强的亲水性。以上结果表明,ORF121蛋白在不同的绵羊痘病毒流行株之间非常保守,具有潜在的疫苗或/和诊断价值。
- 陈轶霞才学鹏郑亚东张冬峰骆学农乔自林
- 关键词:绵羊痘病毒糖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