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开

作品数:52 被引量:21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4篇经济管理
  • 6篇政治法律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经济学
  • 10篇主义
  • 8篇政治经济
  • 8篇政治经济学
  • 7篇社会主义
  • 7篇资本
  • 7篇经济思想
  • 6篇经济危机
  • 6篇二重性
  • 5篇特色社会主义
  • 4篇中国式现代化
  • 4篇资本主义
  • 4篇马克思主义政...
  • 4篇马克思主义政...
  • 4篇结构性改革
  • 4篇辩证
  • 3篇政商关系
  • 3篇证法
  • 3篇生态
  • 3篇生态文明

机构

  • 51篇中共中央党校
  • 15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马萨诸塞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康涅狄格大学
  • 1篇中国农业银行
  • 1篇密歇根大学
  • 1篇杜克大学
  • 1篇自贡市水利电...
  • 1篇俄勒冈大学
  • 1篇俄勒冈州立大...

作者

  • 51篇张开
  • 3篇李英东
  • 2篇张晨
  • 2篇杨静
  • 2篇崔晓雪
  • 1篇雷鸣
  • 1篇胡钧
  • 1篇张滇军
  • 1篇约翰·贝拉米...
  • 1篇张雪琴
  • 1篇贺璇
  • 1篇迈克尔·华莱...
  • 1篇聂倩

传媒

  • 11篇政治经济学评...
  • 6篇教学与研究
  • 3篇改革与战略
  • 3篇政治经济学报
  • 3篇政治经济学季...
  • 2篇经济纵横
  • 2篇河北经贸大学...
  • 1篇当代经济研究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经济研究参考
  • 1篇南海学刊
  • 1篇社会主义论坛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经济论坛
  • 1篇国际贸易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经济学家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四川水利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2022年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道路问题直接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王声啸张开
关键词:独立性兴衰成败六中全会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新进展被引量:3
2024年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疫情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形势回升向好,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这离不开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指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新实践的不断推进,形成了更多时代性、规律性的深刻认识,理论界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研究也更加注重体系化学理化。
张开郑泽华薛敏
即将到来的中国危机
2016年
比较日本1991年经济危机和美国2008年经济危机,可知过高的私人债务是引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过高的私人债务,一方面可以引起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能够导致大量不良贷款。目前中国私人债务超过GDP的200%,处于爆发危机的边缘。即使中国能够采取各种措施防范经济危机的爆发,但经济放缓已经不可避免,放缓的中国经济将通过四种途径对与之联系紧密的国家带来不利影响。对中国而言,经济放缓是表象,问题的实质在于过高的私人债务。过高的私人债务不但能够引发经济危机,而且在经济复苏时期抑制经济快速增长,因此,虽然困难重重,通过债务重组缩减私人债务已然是中国化解危机的唯一出路。
理查德·韦格周钊宇(译)张开
关键词:私人债务经济危机产能过剩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方法、议题被引量:2
2021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百年历程,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刻认识。本文主要聚焦三个方面内容——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中国式现代化的议题,试图梳理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内在逻辑。
张开陈洋毅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辩证法资本政商关系
孙冶方价值理论的核心命题、理论根据及其评析被引量:1
2022年
孙冶方在以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和《反杜林论》中的价值思想为根据建构价值理论的同时,在某些层面误读或者过度解读了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所阐述的“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并非是价值范畴的定义,而是有其特定理论指向和一定历史局限性;《反杜林论》中论述价值时补充的脚注也并非对《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价值定义”的认同。价值本质上是价值实体、价值量和价值形式三者的有机统一。资本主义条件下交换价值就是价值形式,绝不能将价值仅仅理解为交换价值。剔除价值形式的价值实体并不存在,未来社会不会只抛弃价值形式而单纯保留价值实体。
张开王腾李英东
关键词:恩格斯孙冶方
积累的阶段和长经济周期被引量:3
2019年
从康德拉季耶夫(Kondratieff)到熊彼特(Schumpeter)以及1940年代的“长期停滞主义者”(the secular stagnationists)的长周期分析,几乎都未能给他们对长周期的理解提供一个逻辑一贯的理论基础,这源自于他们将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视作既定的。这需要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积累的结构性条件进行细致的分析,进而澄清对“马克思主义积累的阶段理论”的误解。立足于“积累的阶段理论”,采用一些初步假设进而构建一个关于长周期的“政治-经济”理论是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将这一理论与其他学者的理论进行比较表明:提供一个强调多重力量造成资本主义经济扩张和收缩更替节奏的框架是必要的。
大卫·戈登张开顾梦佳(译)王声啸(译)
关键词:经济危机
评马克思《资本论》的方法及其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意义被引量:11
2014年
本文认为,马克思赋予了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形式"和"内容"问题以重大意义,他也是以此视角来批判古典经济学的;强调了马克思《大纲》和《资本论》中源于黑格尔的概念和历史的辩证法;批判了那种忽视《资本论》方法的理论研究。一定要学会正确运用马克思《资本论》中极其丰富的方法,只有它能够发现连接《资本论》中的抽象理论和当代具体现实的那些过渡环节。它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中心任务。
罗曼.罗斯多尔斯基张开
关键词:黑格尔资本一般
空间化学派经济思想研究
2020年
空间化学派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是基于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的延伸学派。针对美国资本主义历史上出现过的三个长期波动,戈登、爱德华兹和里奇提出"最初的无产阶级化SSA""同质化SSA"和"分割化SSA"分别与之匹配,对应的劳动控制体系分别是"简单控制体系""技术控制体系"和"官僚控制体系"。以华莱士等人为代表的空间化学派继承并发展了戈登等人的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研究传统,提出美国资本主义自20世纪70年代起正在经历第四个长期波动,"空间化SSA"占据支配地位。其主要特点是:雇主通过劳动过程的空间重构,重新获得对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控制权,"技术官僚控制体系"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劳动控制体系。空间化学派致力于恢复对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重视,强调"控制体系"概念,搭建了理解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宏观层面制度变迁和微观层面工作组织特征之间联系的桥梁。这些内容有别于SSA学派的其他后继者(如以科茨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SSA")的研究。
顾梦佳张开
马克思体系中的抽象劳动和价值
2024年
伊萨克·伊里奇·鲁宾(IsaakIllichRubin,1886—1937),1886年6月12日出生于拉脱维亚的陶格夫匹尔斯,1905年成为俄国革命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后来加入孟什维克并于1920年秋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1923年4月,在对孟什维克的围捕中,他被GPU(国家政治安全保卫局)监禁。获释后,他放弃了政治工作,专心于学术研究和教学。1926年至1930年,他在梁赞诺夫领导下的苏联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工作,成为苏联马克思著作最具影响力的诠释者之一。20世纪20年代,他出版了几本著作:《马克思价值理论文集》《重农主义》《经济思想史》《当代西方经济学家》《17世纪至19世纪中期的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阶级斗争史》,以及合编的《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其中,《马克思价值理论文集》是鲁宾最有影响力的著作,在1923年、1924年、1928年、1929年四次出版、再版,1924年的第二版在当时招致尖锐的批评,被批评者认为将价值形式和内容相分离。鲁宾的著作在20世纪70年代才被重新发现并翻译为英文及其他语言,他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在西方引起了一定的关注,近些年来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但是目前国内除了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价值理论研究》之外,鲜有鲁宾著作的中文译本。本文是伊萨克·伊里奇·鲁宾于1927年5月和6月在苏联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经济学教研室的一次会议中发表的演讲。在这次演讲中,鲁宾丰富和发展了其《马克思价值理论文集》一书的重要主题。本文首次发表在《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7年第6期。《资本与阶级》杂志在1978年第2期中根据德文版将这篇演讲翻译成英文。本文主要内容如下:“抽象劳动”和“价值”问题是所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我们不仅要通过“分析方法”,而且要通过“辩证方法”对“劳动”与“价值”之间关系的问�
伊萨克·伊里奇·鲁宾张开郑泽华(译)姚志才(译)高鹤鹏(译)薛敏(译)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二重性
2023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充分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又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具有现代化的普遍性以及特殊性,即中国式现代化的二重性。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二重性,不仅有助于科学总结中国自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还可以更好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走向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张开高鹤鹏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核心命题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