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德春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臂丛
  • 3篇临床分型
  • 3篇臂丛根性损伤
  • 3篇成人
  • 2篇三维重建
  • 2篇神经束
  • 2篇撕脱
  • 2篇撕脱伤
  • 2篇结构特点
  • 2篇产瘫
  • 1篇胸背部
  • 1篇悬吊
  • 1篇氧化氮
  • 1篇氧化氮合成酶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合成
  • 1篇一氧化氮合成...
  • 1篇阴茎
  • 1篇中立位
  • 1篇立位

机构

  • 1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1篇傅国
  • 11篇秦本刚
  • 11篇张德春
  • 11篇顾立强
  • 10篇向剑平
  • 10篇朱家恺
  • 10篇戚剑
  • 8篇刘小林
  • 7篇李平
  • 6篇王洪刚
  • 5篇朱庆棠
  • 5篇劳镇国
  • 4篇路庆森
  • 2篇王东
  • 2篇郑剑文
  • 2篇李智勇
  • 2篇郑建文
  • 1篇罗鹏
  • 1篇江丽
  • 1篇黄喜军

传媒

  • 3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中华医学会手...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2012中华...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7前后股末端神经束结构特点和三维重建研究
目的 研究颈7前后股末端神经内部运动与感觉纤维的特点.方法 取自愿捐献新鲜成人尸体臂丛神经标本,确定颈7神经,切取股束结合部由神经外膜包绕的前、后股各一段,以4根女性头发作为标志线,连续横断面冰冻切片,层厚10um,连续...
秦本刚顾立强向剑平戚剑王洪刚郑建文傅国张德春朱家恺
关键词:三维重建
高分辨率MRI诊断臂丛根性撕脱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臂丛根性撕脱伤的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特点,为早期诊断臂丛根性撕脱伤提供帮助。方法筛选于2006年2月-2011年2月收治臂丛损伤的病例.术前均行臂丛MRI检查,术中探查证实为臂丛根性撕脱伤45例,总结臂丛根性撕脱伤的高分辨率磁共振表现特点及MR诊断臂丛根性撕脱伤的应用价值。结果臂丛根性撕脱伤的MRI表现为:①创伤性脊膜囊肿最为常见.有42例.出现率为93.3%;②脊髓偏移,有25例,出现率为55.6%;③脊神经前后根消失,有8例,出现率为17.8%;④“黑线”征,有18例,出现率为40.0%。核磁共振对臂丛根性撕脱伤诊断的敏感性为95.7%,特异性为77馏%,准确性为94.6%。结论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的MRI中以创伤性脊膜囊肿最为常见,可对臂丛损伤的定位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张德春顾立强向剑平戚剑秦本刚傅国刘小林朱家恺
关键词:高分辨率MRI臂丛根性撕脱伤
男性臂丛损伤患者生存质量与勃起功能调查分析
傅国朱庆棠李智勇劳镇国刘小林朱家恺顾立强秦本刚李平向剑平戚剑王洪刚张德春王东
成人臂丛根性损伤临床分型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成人臂丛根性损伤的临床分型,指导臂丛根性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5年来收治并手术探查证实、资料完整的成人臂丛根性损伤病例,分析、归纳出成人臂丛根性损伤临床分型。结果总结155例臂丛根性...
顾立强张德春向剑平秦本刚戚剑李平朱庆棠傅国劳镇国刘小林朱家恺
文献传递
成人臂丛根性损伤临床分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成人臂丛根性损伤的临床分型。方法回顾性研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5年来收治并手术探查证实、资料完整的成人臂丛根性损伤病例,分析、归纳出成人臂丛根性损伤临床分型。结果总结155例臂丛根性损伤病例,结合术前临床诊断与影像学诊断、术中探查与电生理学检测、术后随访研证,初步归纳出成人臂丛根性损伤临床分型,在上臂丛损伤(A型)、下臂丛损伤(B型)、全臂丛损伤(C型)三大类基础上,可进一步细分为七小类:①上臂丛损伤AI型:C5、6根完全性损伤(撕脱或断裂),伴或不伴膈神经损伤;②AⅡ型:C5-7根完全性损伤;③AⅢ型:C5-7根完全性损伤伴C8、T1不全性损伤;④下臂丛损伤BI型:C8、T1(或伴C7)完全性损伤;⑤BⅡ型:T1、C7、8完全性损伤伴C5、6不全损伤;⑥全臂丛损伤CI型C5~T1根性撕脱伤;⑦CⅡ型:T1、C7、8根性撕脱伤伴C5、6根断裂。结论成人臂丛根性损伤可分为三大类七小类,但臂丛根性损伤临床分型的分布不平均.以上臂丛损伤(A型)(55.5%)和全臂丛损伤(c型)(40.6%)最为常见,下臂丛损伤(C型)最少(3.9%)。上臂丛损伤A型中,AIII型最多(61.6%),AII型次之(31.4%),AI型最少(7%)。
顾立强张德春向剑平秦本刚戚剑李平朱庆棠傅国劳镇国刘小林朱家恺
关键词:臂丛临床分型
大鼠臂丛撕脱伤后阴茎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改变的实验研究
傅国李平李智勇向剑平戚剑王洪刚王东劳镇国刘小林朱家恺顾立强江丽朱庆棠秦本刚张德春路庆森罗鹏黄喜军
1MRI在产瘫中的诊断价值
秦本刚郑剑文刘小林朱家恺顾立强向剑平傅国戚剑王洪刚张德春路庆森李平
文献传递
成人臂丛根性损伤临床分型的初步研究
顾立强刘小林朱家恺张德春向剑平秦本刚戚剑李平朱庆棠傅国劳镇国
MRI在产瘫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臂丛MRI在产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06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产瘫患儿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2个月-3岁,平均10.6个月,左侧8例,右侧10例。Tassin Ⅰ型4例,TassinⅡ型6例,Tassin Ⅲ型5例,TassinⅣ型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臂丛MRI检查,MRI结果与术中结果比较。结果MRI检查结果:18例中有13例发现有假性脑脊膜膨出,10例为多发的似性脑脊膜膨出:脊髓偏移6例。向健侧偏移4例,向患侧偏移2例;未发现异常2例;撕脱神经根增粗2例.结论臂丛MRI可有效地判断产瘫的损伤情况及对手术探查有指导作用。
秦本刚顾立强向剑平傅国戚剑王洪刚张德春路庆森李平郑剑文朱家恺
关键词:产瘫核磁共振
一种头颈肩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头颈肩固定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由胸背部束缚带、环形围拢头带、手托和四条悬吊连接带组成,四条悬吊连接带缝制于胸背部束缚带背侧部的左右两侧和手托的左右两侧,连接至环形头带,手托自带左右两侧吊带...
顾立强傅国路庆森秦本刚杨建涛张德春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