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
- 作品数:15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电子电信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LiBH<Sub>4</Sub>-Fe<Sub>2</Sub>O<Sub>3</Sub>-TiF<Sub>3</Sub>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
- 本发明涉及一种LiBH<Sub>4</Sub>-Fe<Sub>2</Sub>O<Sub>3</Sub>-TiF<Sub>3</Sub>复合高效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利用中孔Fe<Sub>2</Sub>O<Sub>3<...
- 孙立贤张慧周奕汐曹忠徐芬张箭
- 文献传递
- 一氧化碳在Ru/Al_(2)O_(3)上吸附态的相互转化和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4
- 1983年
- 本文利用差分红外光谱方法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条件下,CO在4%Ru/Al_(2)O_(3)上的吸附,以及H_(2)和CO在Ru/Al_(2)O_(3)上的共吸附。对CO在Ru上吸附态的红外光谱进行了归属,认为2070cm^(-1)—2060cm^(-1)的中频谱带是孪生CO吸附态的对称伸缩振动和线式CO吸附态的伸缩振动相叠合的谱带。讨论了表面碳(CS)、表面氧(OS)、表面氢(HS)对CO吸附态的影响,认为CO在Ru上发生岐化反应形成的表面碳可使Ru=CO键加强,共吸附H_(2)可使Ru—CO键削弱。表面氧促使形成缺电子的中心,在此中心上生成CO孪生吸附态。CO的孪生吸附是活化吸附过程。
- 辛勤张慧应品良郭燮贤陈耀强陈豫
- 关键词:共吸附红外光谱表面氧吸附态一氧化碳
- 一种甘草苷的分离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的分离,具体地说是一种甘草苷的分离制备方法,将甘草植物粉碎后,用10倍量水煎煮得到提取液,再浓缩得到浸膏,加入乙醇醇沉两次,然后通过6000Da分子量膜分离仪分离,膜分离透过液经X-5大孔吸附树脂分离,...
- 梁鑫淼张慧丰加涛李伟徐青
- 文献传递
- 柱撑粘土分子筛的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13
- 1994年
- 用红外光谱法测定了混合金属羟基配合物柱撑粘土的表面酸性和表面羟基振动。结果表明,粘土和柱撑粘土均具有Lewis酸和Bronsted酸(分别简称L酸和B酸)中心,且以L酸为主;不同柱剂交联的柱撑粘土的表面酸性也有所不同;层间柱是柱撑粘土酸性的重要来源,焙烧后它可转变成氧化物柱并释放出质子而产生L酸和B酸中心;柱撑粘土分子筛的羟基谱带主要来自六配位铝,其强度随焙烧温度升高而下降;层间柱的稳定对其表面羟基、B酸和L酸均有较大影响。
- 赵东源杨亚书辛勤张慧郭燮贤
- 关键词:分子筛红外光谱酸性
- 混合金属络合物羟基镍铝交联蒙托土的表面酸性及催化性能被引量:29
- 1993年
- 用NH_3-TPD,IR技术研究了混合金属络合物羟基镍铝交联蒙托土的表面羟基和表面酸性。考察了制备方法、Al/Ni比对其表面酸性的影响,同时用异丙苯裂解反应表征了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交联蒙托土存在L酸和B酸,其中以L酸为主。表面酸性可能来源于柱子和表面羟基,柱子的热稳定性对表面羟基,表面酸性均有较大影响。Ni的引入增加了L酸和B酸,取代法制备的样品具有比共聚法的样品更强的酸性。交联蒙托土具有较好的异丙苯裂解性能,Ni的引入使其活性有较大的增加。
- 赵东源杨亚书辛勤张慧郭燮贤
- 关键词:交联表面酸性镍
- 甲烷-二氧化碳共活化的反应探索
- 寇元王弘立张慧
- 关键词:甲烷二氧化碳活化加氢
- 甘草标准组分系统分离与表征研究
- 张慧
- 关键词:甘草黄酮三萜皂苷液相色谱-质谱
- 适用于表面研究的高温双束石英红外池
- 严玉山张慧
- 关键词:石英催化剂表面性质
- HPLC-ESI-MS/MS鉴定知母中的甾体皂甙
- 本文论述了HPLC-ESI-MS/MS鉴定知母中的甾体皂甙。知母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的干燥根茎,是一种常用中药,中医用作苦寒清热药.已知知母中含...
- 张慧肖红斌梁鑫淼
- 关键词:知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 文献传递
- 乌拉尔甘草中的一个新三萜皂苷成分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研究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nlelnsis Fisch.)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应用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甘草中共分离出11个黄酮和4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其中一个三萜皂苷(S3)为新化合物。结论:通过ESI-MS,UV,IR和NMR分析,将新三萜皂苷的结构鉴定为22β-乙酰基甘草醛(22β-acetoxyl-glycyrrhaldehyde)。
- 张慧王世盛李伟王亚琴薛兴亚梁鑫淼
- 关键词:乌拉尔甘草三萜皂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