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
- 作品数:6 被引量:52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藏茵陈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建立藏茵陈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10批不同来源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法,同时测定藏茵陈中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和芒果苷的含量,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8 nm(獐牙菜苦苷)、274 nm(龙胆苦苷)、246 nm(獐牙菜苷)和258nm(芒果苷)。结果: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藏茵陈中四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四种成分分离度良好,方法学考察符合要求。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靠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藏茵陈中四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 张慧杨孟妮李洋刘娟李文婷夏厚林
- 关键词:藏茵陈HPLC
- 基于不同极性部位的藏茵陈指纹图谱质量及药理活性研究
- 藏茵陈为龙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清肝利胆的功效。藏茵陈基源复杂,据统计主要有龙胆科獐牙菜属、花锚属、扁蕾属、喉毛花属的数种植物以及虎耳草科虎耳草属的数种植物,由于市场上购买到的藏茵陈都是经一定的方法处理后的非...
- 张慧
- 关键词:藏茵陈斑马鱼质量测评药理活性
- 文献传递
- 针药防治偏头痛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概况被引量:3
- 2013年
- 偏头痛是由于神经、血管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疾病,以一侧或双侧头部疼痛反复发作,常伴有恶心、呕吐、对光及声音过敏等特点。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偏头痛属于中医"头风"范畴,经络脏腑病变皆可导致头风病发生。针药治疗偏头痛是中医的一大优势,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针药防治偏头痛不但可以预防发作、控制和缓解症状,而且有很好的远期疗效。针刺治疗偏头痛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近几年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临床和实验探讨,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为针药有效防治偏头痛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 张慧胡幼平
- 关键词:偏头痛针药治疗生物学机制
- CB1受体参与电针预处理防治偏头痛的机制研究
- 目的:本研究利用电刺激右侧三叉神经节区构建大鼠偏头痛模型,观察电针预处理对偏头痛大鼠内源性大麻素CB1受体、C-fos、COX-2、CGRP的表达,PGE2、 CGRP的含量及硬脑膜血浆蛋白渗出的影响,探讨电针预处理防治...
- 张慧
- 关键词:电针预处理偏头痛CGRP
- 文献传递
- 电针少阳经穴对急性偏头痛即时镇痛作用时效规律研究被引量:39
- 2015年
- 目的:观察少阳经循经取穴与非经非穴电针治疗急性偏头痛即时镇痛效应及时效性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110例急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观察组取少阳经经穴风池、外关等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非经非穴电针治疗,两组均治疗1次,留针30min。在电针前、电针后5min、10min、20min、30min(起针后即刻)、1h、2h、4h、6h、8h的镇痛效果。采用11点疼痛强度数字等级量表(NR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1观察组即时镇痛有效率为87.3%(48/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7%(29/55,P<0.01);2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电针后5min开始至电针后8h各时间点NRS均降低(均P<0.01);3电针后不同时间点NRS评分比较,30min时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但是2h、4h、6h及8h时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5min、10min、20min及1h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电针后同时间点NRS减值幅度,电针后20 min、30min及1h时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均P<0.05),但是电针后2h、4h、6h及8h时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5 min及10min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电针后24h观察组偏头痛复发率为12.7%(7/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5%(19/55,P<0.05);6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电针少阳经穴对急性期偏头痛具有肯定的即时镇痛效应,与电针非经非穴比较镇痛作用更强且持久。
- 张慧胡幼平吴佳郑晖
- 关键词:急性偏头痛电针镇痛
- 针灸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应用概况被引量:2
- 2013年
-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由于该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增加,不仅使患者劳动力丧失,生活质量下降,同时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已成为众多医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COPD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西医措施有局限性、短暂性。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学者对传统针灸防治COPD方面进行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了针灸在防治COPD方面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今后运用循证针灸学和临床路径方法,开展针灸防治COPD优势方法的筛选和疗效的系统评价,对于针灸防治COPD患者的远期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和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整体康复治疗是研究的主要方向。
- 张慧胡幼平
- 关键词:针灸疗法慢性阻塞性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