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振

作品数:22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锦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病毒
  • 8篇出血热
  • 7篇带毒率
  • 7篇毒率
  • 5篇汉坦病毒
  • 4篇疫情
  • 4篇肾综合征
  • 4篇肾综合征出血...
  • 4篇鼠密度
  • 4篇综合征
  • 4篇综合征出血热
  • 3篇疫区
  • 3篇系统发生分析
  • 3篇贵阳腐霉
  • 2篇流感
  • 2篇流感病毒
  • 2篇PCR检测
  • 1篇性病
  • 1篇血压
  • 1篇盐酸

机构

  • 18篇锦州市疾病预...
  • 9篇辽宁省疾病预...
  • 5篇贵阳医学院
  • 1篇渤海大学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张振
  • 11篇白梅
  • 11篇张旭
  • 9篇毛玲玲
  • 5篇杨洋
  • 5篇孙佩龙
  • 5篇周大宇
  • 3篇姚文清
  • 3篇苏晓庆
  • 3篇王子江
  • 3篇孙英伟
  • 3篇张洁
  • 3篇刘芳芳
  • 2篇张珏
  • 2篇刘学升
  • 2篇付晓钟
  • 2篇范凯
  • 2篇田晶
  • 2篇尤佳
  • 1篇刘香

传媒

  • 10篇中华卫生杀虫...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贵阳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2篇199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锦州市2014年-2016年HIV抗体筛查阳性样本确证实验结果分析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对锦州市HIV抗体筛查阳性样本的确证结果进行分析,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2016年该市36家HIV筛查实验室上送的筛查阳性样本,使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实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4份HIV抗体筛查阳性的样本,总确证阳性率为85.48%。2014年-2016年确证阳性率分别为83.33%、83.89%、89.36%,各年度确证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51,P>0.05)。371例确证阳性的样本中,条带阳性率最高为ENV类gp160和gp120,均为100.00%,其次为GAG类条带p24(94.61%)。16例HIV抗体不确定的样本,以gp160条带阳性率最高,为87.50%。全部随访成功,转阳7例,占43.75%,带型为gp160、gp120、p24组合模式。转阴4例,占25.00%。条带无进展5例,占31.25%。结论各年HIV抗体确证阳性率处于平稳水平;ENV类不确定结果提示HIV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应重视对其随访工作必要时进行HIV抗体核酸检测。
杨洋白梅张振田晶张丽华
关键词:HIV抗体确证实验
锦州市啮齿动物汉坦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辽宁省锦州市啮齿动物中鼠种构成、带毒率、汉坦病毒(HV)流行情况及病毒分型。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鼠肺中HV抗原;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扩增阳性样品中的部分M片段;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及分型。结果 2008—2013年锦州市出血热疫区捕鼠1 838只,分属2科4属5种,病毒携带率为4.24%(78/1 838);各年之间鼠肺带毒率有统计学意义(χ2=13.579,P=0.019,P〈0.05);部分M片段序列分析表明,11株病毒与汉城病毒(SEOV)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6.2%-100%,而与汉滩型病毒(HTNV)同源性仅为70.6%-71.2%,系统进化树显示检测阳性的11株SEO起源相同,与Bj HD01株病毒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锦州地区HV优势毒株为SEO型,变异较小,基因型别较为稳定,并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
张旭马鸣潇张振田晶孙佩龙周大宇白梅张浩纯钟义
关键词:出血热带毒率系统发生分析
2017年锦州市输入性病例疟原虫18S rDNA 基因种类鉴定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锦州市输入性病例疟原虫18S rDNA的基因差异和种系发育。方法收集2017年2例输入性疟疾患者血样,提取血样中的疟原虫DNA,采用巢式PCR对其18S rDNA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分析,并与GenBank中疟原虫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利用邻接法(neighbor joining,NJ)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2例患者PCR电泳结果获得片段均为205 bp,是恶性疟原虫感染。从系统进化树中显示,2个检测基因片段与恶性疟原虫形成一个分支,与GenBank中来自喀麦隆(KC428741、KC428742)、巴西(KC906718)和马来西亚(HQ283221)等7个分离株聚集在一起,具有很高的相似性(98.5%~99.0%),与来自印度(HM014353)的相似性较高(98.0%~98.5%),与其他间日疟原虫、三日虐原虫、卵型疟原虫、诺氏疟原虫基因序列相似性较低(36.4%~64.2%)。结论 2例输入性疟疾患者感染的疟原虫18S rDNA基因变异较小,基因型别较为稳定,均无明显种内差异。
张振王子江毛玲玲孙英伟王博蔡灵琰白梅张旭姚文清
关键词:疟原虫RDNA基因系统发生分析基因分型
1-(4-甲氧苯基)哌嗪盐酸盐的合成被引量:2
1999年
1 - (4- 甲氧苯基) 哌嗪盐酸盐是本实验室设计的苯基哌嗪类抗高血压的中间体。以二乙醇胺为起始原料,经卤代反应制得β,β’- 二氯代二乙基胺盐酸盐,后者经环合反应而得到1 - (4 -甲氧苯基) 哌嗪盐酸盐,将所得产物用红外光谱测定其结构,通过与标准图谱对照,证实合成的化合物与目标化合物结构一致。
付晓钟袁牧张珏张振刘香张敏
关键词:SAR抗高血压药物
灭蚊真菌贵阳腐霉最佳保存条件的探索
2013年
目的探索贵阳腐霉最佳的保存方法。方法将贵阳腐霉保存在不同的温度、培养基和氧分压条件下,设计正交实验,分别保存2、4、6、8、10个月,观察基于这3个因素的最佳保存条件组合。结果综合分析各因素,长期保存后生长速度最快的组合是4℃-水琼脂培养基-33.3%氧分压;灭蚊毒力最佳的组合是4℃-SFE培养基-33.3%氧分压。在最佳条件组合下,贵阳腐霉可以保存10个月并保持正常生长活力,灭蚊毒力无明显下降。结论总结了保藏贵阳腐霉的最佳条件,为其以后的长期保藏提供实践依据。
张振苏晓庆
关键词:贵阳腐霉正交试验
锦州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人间疫情及宿主动物的带毒情况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锦州市2008-201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人间疫情特征及鼠种构成、鼠密度、带毒率情况,为出血热的防治工作提供前期思路。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HFRS疫情,利用ELISA法检测人血清及鼠血膜标本隐性感染率,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带毒率。结果锦州地区共确诊1 076例HFRS患者,年平均发病率4.31/10万,3-5月为发病高峰期,以青壮年为主,农民是高发职业人群;共捕获啮齿类动物2 513只,共2科4属5种,优势种在居民区为褐家鼠,在野外为黑线姬鼠,鼠密度为3.73%,检出HV抗原阳性鼠肺样品103份,病毒携带率为4.09%,各年之间鼠肺带毒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3.579,P<0.05),鼠血膜隐性感染率平均水平为13.78%。结论锦州地区HFRS人群发病率及鼠间疫情呈上升趋势,鼠带毒率处于较高水平。应严格监测疫区动态,避免人群HFRS疫情暴发。
孙佩龙张振张旭范凯毛玲玲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鼠密度带毒率
五种贵州常用农药对灭蚊真菌贵阳腐霉及致倦库蚊的影响
2008年
观察5种贵州常用农药(敌敌畏、敌杀死、甲氰菊酯、氰戊菊酯、乙酰甲胺磷)对贵阳腐霉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计算出各农药在SFE培养基上分别抑制贵阳腐霉菌丝体生长率10%和50%的浓度(IC10和IC50);并采用生物测定方法,测定这5种农药对本实验室饲养的致倦库蚊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表明,敌杀死对贵阳腐霉的毒力最强(IC50值最小),其余按毒力递减排列为:甲氰菊酯、敌敌畏、乙酰甲胺磷、氰戊菊酯;LC50值的比较说明,敌杀死对致倦库蚊的毒力最强,其余按毒力递减排列为:敌敌畏、甲氰菊酯、氰戊菊酯、乙酰甲胺磷;并且这5种农药对致倦库蚊的LC50远低于其对菌丝体的IC50。
张振苏晓庆
关键词:贵阳腐霉农药蚊虫
2008-2015年锦州市蝇类监测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分析锦州市蝇类组成、密度、季节消长及分布规律,为蝇类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笼诱法进行蝇密度监测。结果 2008-2015年锦州市共捕蝇44 401只,其中丝光绿蝇和家蝇为优势种,分别占41.07%、32.25%。捕获蝇类的总平均密度为19.82只/笼,各年平均密度分别为21.68、30.67、19.97、20.61、18.86、15.97、16.51和14.30只/笼。密度高峰在7-8月,餐饮外环境的蝇密度最高,为34.34只/笼。结论锦州地区蝇类侵害以丝光绿蝇和家蝇为主;自2011年后,蝇密度呈现小幅度下降趋势;7-8月为蝇类防治重点月份,重点的防治区域为餐饮外环境,相关部门应增加此类区域捕蝇器械,减少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机率。
刘芳芳孙佩龙周大宇张振毛玲玲
关键词:蝇类
2014—2016年锦州市出血热疫区鼠密度及其感染汉坦病毒情况调查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索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治依据,分析锦州市鼠种构成、鼠密度、汉坦病毒感染率。方法采用夹夜法捕鼠,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鼠肺检测出血热病毒抗原。结果 2014—2016年锦州市出血热疫区捕鼠2科4属5种,共606只,在村内鼠优势种为褐家鼠,在野外为黑线姬鼠。2014—2016年鼠密度分别是2. 91%、1. 88%、2. 13%,平均鼠密度为2. 23%。2014—2016年鼠带毒率分别是5. 42%、2. 96%、4. 98%,平均鼠带毒率为4. 46%。2014年鼠密度与2015年、2016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016年村内和野外鼠带毒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锦州地区鼠间疫情呈散发分布,近几年疫情有上升和扩散趋势,应严格监测疫区动态,避免人群出血热疫情暴发。
张振孙英伟毛玲玲王子江刘学升张洁白梅张旭姚文清
关键词:出血热鼠密度带毒率疫情
灭蚊真菌贵阳腐霉长期保存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贵阳腐霉最佳的保存方法,以延长其有效保质期。方法:以菌丝体生长速度和灭蚊毒力为指标,观察分别在不同培养基、温度、氧分压条件下保存1、2、3、4、5个月的贵阳腐霉的质量,总结对该真菌保存影响较大的因素。结果:观察发现,在水琼脂培养基上保存的菌丝体生长速度最快;在葵花籽提取物(SFE)培养基上保存的菌丝体灭蚊毒力最高;4℃是贵阳腐霉长期保存的最佳温度,在-25℃和-75℃条件下菌丝体不能存活;氧分压分别为100%、66.7%、33.3%及0时保存的菌丝体差别不大,但33.3%氧分压保存的菌丝体稍好。结论:本研究总结了贵阳腐霉保存的最佳条件,为其商业开发和工厂化生产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张振苏晓庆
关键词:贵阳腐霉菌丝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