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耳声发射
  • 4篇畸变产物耳声...
  • 3篇中耳
  • 3篇中耳炎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耳炎
  • 2篇形态学
  • 2篇形态学观察
  • 2篇糖尿病大鼠
  • 2篇外科
  • 2篇外毛细胞
  • 2篇细胞
  • 2篇毛细胞
  • 2篇鼓膜
  • 2篇耳蜗
  • 2篇耳蜗病变
  • 2篇病变
  • 1篇胆脂瘤
  • 1篇胆脂瘤型

机构

  • 11篇复旦大学
  • 3篇无锡市第二人...

作者

  • 11篇张玉海
  • 3篇张天宇
  • 3篇王正敏
  • 3篇张永胜
  • 3篇张永胜
  • 2篇潘世恺
  • 2篇迟放鲁
  • 2篇肖大江
  • 1篇吴利雯
  • 1篇韦蕾
  • 1篇李华伟
  • 1篇沈雁
  • 1篇王德辉
  • 1篇朱雅颖
  • 1篇周祺
  • 1篇王武庆
  • 1篇戴春富
  • 1篇陈兵
  • 1篇沈云珍
  • 1篇秦毅

传媒

  • 3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中国眼耳鼻喉...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颈部实质性肿块2例被引量:2
2003年
张玉海张永胜
关键词:中耳炎胆脂瘤型外科手术并发症
糖尿病大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观察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s,DPOAE)的改变,探讨链脲霉素有无内耳毒性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胰岛素治疗组和对照组,以链脲霉素诱发糖尿病,造模成功后以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控制血糖,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3个月及5个月对3组大鼠进行DPOAE幅值测试,统计分析各组实验数据。结果糖尿病组大鼠发病3个月时DPOAE幅值出现下降,其中在1038、4126及5200H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5个月时糖尿病组大鼠DPOAE幅值在所有频率均出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组与对照组DPOAE幅值在各个时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早期即可出现DPOAE幅值下降,并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推测链脲霉素无明显内耳毒性作用。
肖大江张永胜张玉海
关键词:听力检查
舌根异位甲状腺1例
2003年
患者,女性,14岁.感冒后声音嘶哑2 d就诊于当地医院,无咽痛、发热、吞咽及呼吸困难等,体检发现舌根部巨大肿物.
刘颖张天宇张玉海
关键词:临床症状体征
糖尿病大鼠耳蜗病变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耳蜗超微结构变化,了解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方法大鼠皮下注射链脲霉素诱发糖尿病,分别于造模后3个月及5个月进行耳蜗基底膜铺片、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造模3个月后外毛细胞纤毛排列紊乱、倒伏,有融合,外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内细胞器肿胀,线粒体空泡化、嵴断裂,血管纹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5个月后病变进一步加重。内毛细胞在各个时期无明显病变。结论糖尿病可引起大鼠耳蜗外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及神经纤维等的器质性病变,病变以线粒体的损伤最为明显。
张永胜张玉海肖大江沈云珍李雯
关键词:糖尿病耳蜗线粒体显微镜检查
耳毒性药物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影响
2004年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是一种监测药物耳毒性的实用客观方法,本文就耳毒性药物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张永胜张玉海
关键词:耳声发射
糖尿病SD大鼠耳蜗病变的形态学观察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耳蜗超微结构变化,了解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方法 16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10只)和对照组(6只),按65 mg/kg 皮下注射链脲霉素诱发糖尿病,分别于给药后3个月及5个月时取大鼠耳蜗进行基底...
张永胜张玉海肖大江沈云珍李雯
关键词:糖尿病耳蜗外毛细胞
文献传递
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前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变化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分泌性中耳炎 (SOM )在鼓膜置管前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的变化。方法 :选择鼓室图为B型 ,纯音测听骨导听阈 <30dB ,呈传导性聋的患者 2 6例 (2 9耳 ) (SOM组 ) ,以SmartOAE 4 .2 4型耳声发射仪对患者置管前及置管后即刻、置管后 2周进行DPOAE测试 ,并与正常人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DPOAE在置管前测出率与幅值均较低 ,置管后即有提高 ,110 5、15 6 0、2 2 11、4 4 16Hz出现显著升高。置管 2周后DPOAE幅值进一步升高 ,差异更为显著。结论 :中耳积液、鼓膜穿孔、鼓膜通气管等均可影响DPOAE的幅值 ,鼓膜穿刺并置管后DPOAE会有逐步的提高 。
张永胜秦毅张玉海潘世恺
关键词:畸变产物耳声发射鼓膜置管
鼓室成形术后新鼓膜的形态变化与影响因素被引量:28
2002年
目的:探讨鼓室成形术后新鼓膜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以及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与对策。方法:对120耳鼓室成形术病例,分别观察术后1~3个月、4~6个月、6~24个月及2年以上的新鼓膜变化情况,分析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并进行相关处理。结果:术后2周抽出外耳道纱条后见新鼓膜前下边缘出现裂隙4耳;1~3个月再感染穿孔2耳;4~6个月可疑咽鼓管功能不良24耳,功能未恢复4耳;6个月~2年鼓膜萎缩13耳。术后总继发穿孔10耳(8.33%)。结论:新鼓膜前下边缘裂隙是早期鼓膜穿孔的主要表现;鼓室及咽鼓管鼓口粘膜病变严重是新鼓膜穿孔和影响移植物成活的主要原因。咽鼓管导管吹张是改善鼓室通气、提高听力的方法之一。新鼓膜功能及形态多在3个月后趋于稳定。
张天宇王正敏吴利雯张玉海王武庆
关键词:鼓室成形术鼓膜慢性中耳炎影响因素
外毛细胞损伤量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表达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以DPOAE的变化来表达基底膜外毛细胞的损伤情况。方法用不同频率的强纯音损伤豚鼠外毛细胞,记录DPOAE听力图变化,并观察记录外毛细胞损伤情况。结果基底膜外毛细胞损伤的绝对数与DPOAE下降的面积呈正相关。结论 DPOAE可作为基底膜外毛细胞损伤的客观的、无创的定量评价手段。
张玉海王正敏
关键词: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声损伤外毛细胞
耳显微外科及其相关基础研究
王正敏迟放鲁王德辉陈兵张天宇李华伟戴春富张玉海潘世恺沈雁韦蕾周祺朱雅颖赵燕玲
1、基础研究(应用基础)  1.1、前庭谷 前庭解剖三维重建研究促进镫骨外科精确技术,在以往内耳解剖的基础上,采用三维重建技术,研究内耳三维精确解剖,证实球囊与足板的距离比椭圆囊更近,从而创新提出尖端为450斜面的人工镫...
关键词:
关键词:显微外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