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丽

作品数:25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政治法律
  • 6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行政
  • 4篇农民
  • 4篇民生
  • 4篇给付
  • 4篇给付行政
  • 3篇政治
  • 3篇失地
  • 3篇失地农民
  • 3篇乡村
  • 3篇民主
  • 2篇韧性
  • 2篇社会保障
  • 2篇生存权
  • 2篇视域
  • 2篇权利
  • 2篇权力
  • 2篇乡村治理
  • 2篇共同体
  • 2篇法律
  • 2篇法治

机构

  • 26篇天津师范大学
  • 6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河北工业大学

作者

  • 26篇张艳丽
  • 6篇田文利
  • 2篇吴春华
  • 2篇李辉
  • 1篇刘学斌
  • 1篇杜杨松

传媒

  • 2篇学术交流
  • 2篇农业经济
  • 1篇行政与法
  • 1篇理论导刊
  • 1篇云南行政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探索
  • 1篇中国行政管理
  • 1篇前沿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上海行政学院...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甘肃行政学院...
  • 1篇衡水学院学报
  • 1篇青年与社会(...
  • 1篇社会科学前沿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政治解决途径在我国土地历史遗留问题中的选择性适用被引量:5
2009年
我国土地和住房政策的历时性调整引发的纠纷,是超越单一法律救济途径的"历史遗留问题"。对于这些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必须以政治途径为先导,辅以法律与行政手段的有效配合,使这些历史遗留问题达到被现行的制度体系所包容和转化的目的。
张艳丽
关键词:历史遗留问题政治途径
对完善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制的几点思考——基于对生存权的公共性认知被引量:4
2010年
流浪乞讨人员生存权及其实现方式的确认和保障,是我国行政法治研究的重要课题。承认流浪乞讨人员生存权具有公共性,并基于对生存权公共性的认知,从法律规范和制度操作层面对流浪乞讨行为的界限、社会救助机构的强制救助权及救助管理制度做出系统安排,是完善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制的现实路径。
张艳丽
关键词:流浪乞讨救助生存权公共性
依法保护农民权益:需求识别、精准表达与策略选择被引量:4
2022年
依法保护农民权益是党和国家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价值归宿。依法保护农民权益的前提是党、人大和政府等主体对农民民生需求进行全面识别,依法保护农民权益的关键是政治、法律和行政三个表达维度对农民民生需求进行准确表达。当前中国农民权益法律保护陷入保守化、碎片化和非均衡化困境。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当以农民“美好生活需求”为目标,拓展农民权益法律保障范围,确立农民“乡村振兴主体”的法律地位,激发主体性,同时优化保护路径,实现政治、法律与行政三个表达维度的系统整合。
张艳丽
关键词:农民权益法律保护
论公共事务解决的两种路径
2013年
公共事务是人类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解决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是人类的一大难题。借助“理性经济人”的模型,将独裁制和民主制视为解决公共事务的两种不同分析路径,即个人主义路径和集体主义路径。
李辉张艳丽
关键词:公共事务独裁民主
企业进村过程中的“嵌入—共生”型乡村治理模式
2024年
2006年农村实施税费改革后,企业进村推动了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和治理模式的转型。从嵌入理论与共生理论来看,企业进村与乡村治理重构是一个连续耦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总结提炼为“嵌入—共生”型乡村治理模式。这个动态模式的形成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在内外双驱动的作用下促使企业进村,该时期以企业单向流入乡村为主;二是企业进村后,为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各共生单元主动进行调适以维持乡村治理内在机能;三是通过不断地互动适应,各共生单元逐渐形成一种动态互动的理想平衡状态。同时,该模式为乡村治理共生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有效策略:激发共生单元的合作力,完善乡村治理的共生机制,打造乡村治理共生纽带,加快共生环境的多维营造。
张艳丽焦晶晶
关键词:乡村治理
“行政行为”论被引量:2
2010年
行政行为概念一直是行政法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概念,但我国学术界的通说却使这一概念偏向了行政主体、行政权力和法律效果等个别属性,因而导致了在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的诸多问题。在我国建设法治政府、透明政府、责任政府的时代背景下,行政行为概念急需从结构上和内容上进行完善和更新。这一新的行政行为概念将有助于改善行政管理手段,在国家与公民之间构建新型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有助于完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制度及其未来的《行政程序法》的结构体系。
田文利张艳丽
关键词:行政行为权利权力
民生基准的概念、体系及完善路径
2011年
政府维持与保障民生的行政工作需要客观基准规范和指导,而当前我国民生基准存在概念的混淆与民生基准的非系统化矛盾、形式的多元与民生基准评价机制单一性抵牾、范围的局限与民生基准的全面性悖论等诸多问题,只有整合民生基准系统,确立民生基准的政治、法律与行政三维评价体系、并构建灾难预防的日常基准做补充,才能保证民生行政工作的顺利开展。
张艳丽吴春华
关键词:民生
面向风险社会的社区韧性治理共同体研究综述
2023年
针对日益频发的公共危机事件,文章从“韧性治理”的理论着手,挖掘社区韧性治理共同体的概念含义和构建要点。在厘清韧性治理和社区治理共同体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两者之间的本质属性,客观分析了韧性治理与治理共同体的契合性。通过对现有学术界的研究分析影响社区韧性治理共同体构建的关键因素。从韧性治理和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概念出发,介绍其理论涵义,其对社会管理和城市安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赵玉妹张艳丽
关键词:风险社会
社会转型期“经租房”问题的困境求解
2013年
"经租房"是我国典型的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建国初期,国家制定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城市私有住房由国家统一经租给无房户使用,并支付适当租金。因当时国家政策未明确"经租房"权属是否转移,这导致当前在法院、土地管理部门以及"经租房"主之间出现了权属之争。鉴于司法机关普遍采取回避态度,而行政机关又囿于角色和地位的局限而难有作为,国家应当采取政治解决途径,为"经租房"主提供合理的诉求渠道,有针对性地考量,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张艳丽
关键词:社会转型政治解决
社会保障民营主体协同治理及其公法规制
2010年
社会保障民营化虽然能够暂时缓解社会转型时期所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但民营主体参与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却容易削弱行政法对公共主体决策应具备的公正、合理、公开等基本要求,从而使社会保障本身的公共性发生异化。只有明确民营主体的公法地位,确立公法背景下社会保障各主体之间的协同治理关系,并通过适度把握治理范围、调适协同治理关系、补充完善治理机制等方式,才能确保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公益属性的实现。
张艳丽
关键词:社会保障民营主体公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