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衍鲁
-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右冠状动脉-左心室瘘一例被引量:2
- 2008年
- 常忠路陈忠堂陈庆伟乔衍礼孙亮张衍鲁
- 关键词:右冠状动脉左心室瘘体外循环下手术左室下壁心电图示舒张期杂音
- 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四种术式的比较被引量:3
- 2003年
- 刘杉韩忠张衍鲁郭巍
- 关键词: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方式体外循环
- “上气”临床表现探析被引量:4
- 2019年
- “上气”在宋代以前的医籍中被大量记载,但对其临床表现解释较少。考阅古代文献结合临床实际,认为“上气”符合呼吸困难的常有症状,如咳、喘息、气急、胸满、短气、痰多甚至严重憋喘;有呼吸困难的常伴随体征,如有呼气费力、呼气期延长、肺气肿、哮鸣音、痰鸣音、强迫坐位、水肿等,相当于或可见于多种以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衰竭、失血性贫血、虚弱性疾病、药物中毒等,并包含呼吸困难的多种现代医学分类,认为“上气”的临床表现实质为呼吸困难。
- 王新波王健张衍鲁李光杰赵婧时吉来马冲李霞庄伟苏海芳张征韩佳
- 逆行灌注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P-选择素和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对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可溶性P-选择素(SPS)和心肌肌钙蛋白I(drnI)的影响。方法将56例风湿性心脏病行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心肌停跳液(AC)组和持续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肌停跳液(RC)组,每组28例。于6个时点采静脉血,检测sICAM-1、SPS和cTnI水平。结果CPB开始后,两组患者sICAM-1、SPS和cTnI水平均升高,术后8h达到峰值,但RC组峰值均低于AC组[sICAM-1为(817.9±133.2)μg/L比(901.1±132.0)μg/L,SPS为(83.46±16.24)pg/L比(107.82±19.68)μg/L,cTnI为(10.50±2.03)pg/L比(14.45±2.26)μg/L],且RC组回落速度快于AC组。结论逆行灌注能有效抑制sICAM-1、SPS和cTnI的表达,减轻炎性反应,从而起到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 常忠路何金涛张衍鲁陈忠堂乔衍礼孙亮陈庆伟
-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ECC)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围术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15例。乌司他丁组按12 ku/kg计算乌司他丁用量,分别在麻醉诱导和ECC开始时按6 ku/kg静注乌司他丁共两次,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用法同乌司他丁组。分别在ECC开始前(T1)、主动脉阻断前1 min(T2)、主动脉开放后1 min(T3)、ECC结束时(T4)、ECC结束后2 h(T5)及6 h(T6)这6个时间点各采集5 ml动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MMP-9的浓度。结果主动脉阻断前1 min至ECC结束后6 h两组患者MMP-9浓度均较ECC开始前(T1)明显升高(P<0.05),两组MMP-9浓度均在ECC结束时(T4)达高峰,两组MMP-9浓度在ECC开始前(T1)差异无显著性。乌司他丁组主动脉阻断前1 min至ECC后6 h MMP-9的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明显减轻ECC下心肌再灌注损伤患者围术期MMP-9的过度释放。
- 孙亮刘萍常忠路张衍鲁陈庆伟
- 关键词:乌司他丁基质金属蛋白酶-9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体外循环
- 心房粘液瘤的外科治疗
- 2000年
- 韩忠刘杉王福昌张衍鲁郭巍
- 关键词:心房粘液瘤外科手术术式疗效
- 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15例
- 2000年
- 目的 探讨 1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 (IE)的外科治疗。方法 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 ,彻底剔除赘生物。同期常规方法矫治心脏畸形 ,同时行二尖瓣替换术 3例 ,主动脉瓣替换术 2例 ,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加主动脉瓣及三尖瓣替换 1例。结果 13例治愈 ,2例死亡。随访 6个月~ 3年无IE复发。结论 经食道心脏超声 (UCG)检查对IE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行外科手术 。
- 韩忠王福昌张衍鲁刘杉郭巍张春生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手术术式疗效生存率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 2001年
- 韩忠王福昌张衍鲁郭巍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手术非体外循环冠心病
- 逆行灌注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方法对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56例风湿性心脏病行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心肌停跳液(AC)组和持续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肌停跳液(RC)组各28例。手术前后采静脉血检测两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血浆TNF-α、IL-6和IL-10的浓度在CPB转流30min至术后6 h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RC组患者TNF-α、IL-6在术后即刻至术后6 h浓度明显低于AC组,IL-10浓度明显高于AC组(P<0.05或<0.01),术后24 h IL-6浓度仍低于AC组,IL-10浓度高于AC组(P均<0.05)。结论逆行灌注能有效抑制CPB过程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释放,调节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从而减轻体外循环期间炎症反应。
- 韩忠常忠路陈庆伟张衍鲁孙亮
- 关键词:体外循环逆行灌注心脏瓣膜置换术细胞因子类
- 妊娠期糖尿病母亲与新生儿脐血清脂联素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对其新生儿脐血血清脂联索(APN)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并比较33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及35例糖耐量正常(NGT)孕妇空腹静脉血糖和新生儿1h末梢血糖水平和孕妇及新生儿脐静脉血血清APN水平。结果GDM组新生儿脐血血清APN水平(60.0±15.0)mg/L高于NGT组的(49.1±15.7)mg/L,而其生后1h血糖(2.35±0.51)mmol/L低于NGT组的(3.55±0.5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DM组新生儿脐血血清APN水平与其生后1h血糖无相关性。结论GDM孕妇的新生儿脐血血清APN水平升高,1h末梢血糖水平降低。
- 丁小秋张衍鲁王翠
- 关键词:脂联素空腹血糖新生儿妊娠期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