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鹏
- 作品数:22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经济管理更多>>
- “心”的探索:从东方到西方被引量:5
- 2011年
- "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范畴,儒、道、佛都对"心"的内涵、功能以及修心养心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因此,中国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心"文化,包含着深邃而独特的东方智慧。西方心理学对"心"的认识与东方心文化既有着根本差异,同时又存在共通互补之处。随着当代心理学与自然科学对人类精神世界探索的深化,西方心理学界与科学界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东方心文化,并从中吸取有益的成分。这同时也表明,有必要开辟一条理解中国文化的"心"角度并架设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心"桥梁。
- 彭鹏
- 关键词:道心心理学
- 正义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
- 2008年
- 正义是古今人类普遍追求的一种价值目标。西方和现代社会所理解的主要是社会正义,主张通过构建符合正义原则的制度来保证和实现正义。中国传统追求的主要是人格正义,它是个体正义。在当前的制度建设中,要充分认识传统的人格正义忽视制度建设和制度正义的弊端,同时要注意制度与传统文化的相容性,还要发扬传统人格正义对制度的支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彭鹏
- 关键词:社会正义
- 内在超越与精神境界:中国文化的宗教精神及其现代审视被引量:1
- 2014年
- 超越是哲学与宗教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与西方哲学与宗教追求的"外在超越"不同,中国文化蕴含着一种"内在超越"模式,其实质是"究天人之际"问题,目的则是实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天"在中国文化中兼具超越性与内在性的特征,而人内在的心性与天道是贯通的,所以心性修养与道德实践工夫乃是实现"内在超越"的根本途径。中国文化不是一种典型的宗教,但其"内在超越"的境界中却包含着深厚的终极关怀精神,流露出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即入世而出世的超越气质。在因工具理性膨胀而面临精神危机的今天,中国文化不但因此而凸显出其在重建精神家园、拯救世道人心方面的价值,而且超越了宗教文化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冲突。
- 彭鹏吴照峰
- 关键词: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心性
- 中国心文化与大学生心理疏导被引量:1
- 2011年
- 大学生日趋恶化的心理问题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作为主要的应对策略,却对此显得力不从心,外来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的低文化契合性则是其根本原因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心文化",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心灵智慧与心理调解方法,足以成为当代心理学发展与创新及其本土化的不竭源泉,并为构建大学生的心理疏导机制、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强大动力。
- 彭鹏
- 关键词:心理疏导心理咨询本土化
- 重建精神家园: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时代提出的紧迫课题,也是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但调查表明,当前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诸多障碍与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找到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途径与方法。首先,应从民族复兴与建设精神家园的高度认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其次,认真梳理传统文化的精华,展示其真正魅力;再次,要处理好几种关系,即课堂学习与课外熏陶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主导与民间参与之间的关系等。
- 彭鹏
- 关键词: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精神家园
- 中国“心”文化与“文化治疗”被引量:6
- 2011年
- 日趋恶化的精神卫生形势是当前生活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作为最重要的应对策略之一,对此却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在国内,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效果与大众的期待还相差甚远,而外来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又具有低文化契合性特征。因此,要提高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有效性必须吸收本土文化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心文化",蕴藏着丰富而独特的心灵智慧,足以成为当代心理学发展及其本土化的不竭源泉。
- 彭鹏何花
- 关键词:心理咨询本土化
- 重建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基于西安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时代提出的紧迫课题,也是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有关调查表明,当前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诸多障碍与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找到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途径与方法。
- 彭鹏郭耀武
- 关键词: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精神家园
- 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发展观被引量:2
- 2008年
- 人类近代以来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所造成的后果表明,社会发展的本质和核心是人的发展。我国当前亟需转变发展理念,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发展观,这既是对国内外发展经验的总结,也是由我国社会与人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发展任务所决定的。促进人的发展需要从各个方面创造条件,而关键在于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教育创新。
- 彭鹏
- 关键词:新发展观
- “乡原”的历史流变及现代反思
- 2018年
- "乡原"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阳货》中"乡原,德之贼也"。受到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影响,在现今文本中通常将"乡原"写作"乡愿"。通过对"乡原"的释义溯源与历代注疏的梳理,可以将"乡原"概括为是指那些表里不一,没有原则立场,模糊道德界限的人。"乡原"模糊道德界限的行为极具隐蔽性,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必须对其提高警惕,严加防范。
- 虞牧淳彭鹏
- 关键词:原则立场
- 老子的“三宝”观及其现代意义被引量:3
- 2013年
- 《道德经》第67章提出了"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三宝"观念。纵观《道德经》全文可以看出,"三宝"观是其一以贯之的思想主张,也代表了老子最为看重的三种德行。老子所讲的"三宝"是互相联系的,其中"慈"是根本。"三宝"既是道的三个特性,也是个人处世的三个准则,并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在现代社会,老子以"三宝"为核心的道德观念仍具有重要的针砭时弊、济世救人的现实意义。
- 彭鹏
- 关键词:老子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