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可强

作品数:3 被引量:6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油气
  • 2篇盆地
  • 1篇断层
  • 1篇断层封闭
  • 1篇断层封闭性
  • 1篇断裂构造带
  • 1篇油气聚集
  • 1篇油气运聚
  • 1篇运聚
  • 1篇识别方法
  • 1篇盆地形成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圈闭
  • 1篇准噶尔盆地
  • 1篇构造带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篇徐可强
  • 2篇鲁兵
  • 1篇李永铁
  • 1篇雷振宇
  • 1篇刘忠

传媒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勘探家(石油...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滨北地区黑鱼泡凹陷断层封闭性分析被引量:2
1999年
本文在松辽盆地滨北地区黑鱼泡凹陷内的断裂特征认识的基础上,选择了8条有代表性的断裂,应用逻辑信息法对其封闭性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是:凹陷内断层的封闭性程度多属中等和差级;对于T_(2-2)和T_(06)层,凹陷内断层封闭性北部比中部和南部要好;T_(2-2)层北部和南部比中部好;T2层北部相对好些。总体上看,北部断层的封闭性比南部的稍好,中部比较差。
鲁兵徐可强刘忠
关键词:断层识别方法油气聚集
准噶尔盆地断裂活动与油气运聚的关系被引量:22
2003年
准噶尔盆地发育着东西向、南北向、北西向与北东向(北北东向)的断裂,它们的活动对油气的运移、聚集成藏起着重要作用。大多数油气田受控于南北向和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其中南北向断裂对盆地内次级沉积凹陷的形成、油气的运移起显著作用;北东向断裂对局部构造的形成、油气的运移起重要作用;北西向断裂对盆地次级构造分区和圈闭的形成起控制作用,且为西北缘主要的油气运移通道之一。
鲁兵徐可强
关键词:油气运聚准噶尔盆地圈闭
青藏高原的盆地形成与分类被引量:43
2000年
青藏高原内由北向南主要发育有 4条巨型断裂构造带 :南昆仑断裂构造带、龙木错—金沙江断裂构造带、班公湖—怒江断裂构造带和雅鲁藏布江断裂构造带 ,以之为界 ,可以把青藏高原划分为昆仑块体、巴颜喀拉块体、羌塘—昌都块体、冈底斯块体、喜马拉雅块体。各块体内发育了多个中新生代“残留盆地”,它们大多为“叠合盆地”。根据青藏高原内的构造演化和沉积地层的发育特征 ,结合板块构造理论 ,可把青藏高原划分为 2 7个中新生代“残留盆地”,依其原型盆地性质可把其归纳为板内裂陷、被动陆缘、弧间和弧前等 4种成因类型。
鲁兵李永铁刘忠雷振宇徐可强
关键词:青藏高原断裂构造带盆地形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