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葵花

作品数:27 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高校省级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肝炎
  • 5篇乙型
  • 5篇感染者
  • 5篇病毒
  • 4篇乙型肝炎
  • 4篇衰竭
  • 4篇慢性
  • 3篇毒性肝炎
  • 3篇血清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流行性
  • 3篇流行性脑脊髓...
  • 3篇慢性HBV感...
  • 3篇脑脊髓膜炎
  • 3篇脑膜
  • 3篇脑膜炎
  • 3篇基因
  • 3篇肝炎病毒
  • 3篇肝组织
  • 3篇病毒性

机构

  • 17篇蚌埠医学院第...
  • 7篇蚌埠医学院第...
  • 5篇蚌埠医学院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蚌埠市疾病预...
  • 1篇安徽省合肥市...

作者

  • 27篇徐葵花
  • 9篇赵守松
  • 7篇刘传苗
  • 7篇张莉
  • 4篇李伟
  • 3篇曹蕴
  • 2篇翟蕙
  • 2篇承泽农
  • 2篇常海宁
  • 2篇曹蕴
  • 1篇常保超
  • 1篇宋卫芹
  • 1篇张帆
  • 1篇赵久法
  • 1篇郭普
  • 1篇陈家盛
  • 1篇陈家盛
  • 1篇陈天平
  • 1篇陈天平
  • 1篇宋文庆

传媒

  • 6篇蚌埠医学院学...
  • 4篇实用肝脏病杂...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全国第四次肝...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4年
徐葵花赵守松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转换抗病毒治疗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SAAG、PA、PTA水平与肝功能分期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erumascites albumin gradient,SAAG)、前白蛋白(serum prealbumin,PA)与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期及预测预后的意义.方法:将6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根据ChildPugh评分分为Child B级组(28例)、Child C级组(38例)和按照住院期间临床疗效分为好转组(41例)与未愈组(25例).取入院次日肘静脉血液测定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球蛋白(globulin,GLB)、PA、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肌酐(creatinine,Cr)、血钠(sodium,Na)、血小板(platelet,PLT)及PTA水平,同时测定同日腹水ALB浓度计算SAAG,并行肝胆胰脾彩超测量门静脉直径.结果:(1)SAAG水平与血ALB、PA及门静脉直径正相关,与PLT、血小板/门静脉宽度及Child-Pugh分值负相关;(2)Child B、C两组血ALB、SAAG、PA、PTA间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患者SAAG、PA、PTA水平明显高于未愈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3)SAAG、PA、PTA结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i n s e r u m s o d i u m,M E L D-N a)模型较单纯MELD-Na模型在判断疗效与预后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SAAG反映了门脉高压程度,联合检测PA、P TA能敏感、可靠地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且在预后预测中有重要价值.
黄雪刘传苗赵守松赵久法高春明徐葵花
关键词: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前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
拉米夫定在来氟米特联合甲泼尼龙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在来氟米特联合甲泼尼龙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抗病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因HBV-GN接受甲泼尼龙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的41例患者,根据有无抗病毒治疗指征分为预防组及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同时选取15例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生化学、病毒学及血清学应答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血清IFN-γ及IL-4的变化。结果:治疗48周时,预防组及治疗组生化学、病毒学及血清学应答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预防组及治疗组IFN-γ水平及IFN-γ/IL-4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对于使用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的HBV-GN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但来氟米特联合甲泼尼龙抑制机体IFN-γ生产,影响乙肝病毒的清除。
张燕张继强常保超陈卫东王静徐葵花
关键词:乙肝相关性肾炎拉米夫定
人文关怀理念下医患沟通技巧在实习医生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了解人文关怀理念下医患沟通技巧在实习医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实习医生诊治。其中对照组实习医生接受常规入科宣教;试验组实习医生实施人文关怀理念下医患沟通技巧培训。比较两组患者对实习医生诊疗满意水平;患者治疗过程舒适度和配合度、住院时间;诊疗前后心理应激水平和生理应激程度;患者投诉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对实习医生诊疗满意水平、心理应激水平和生理应激程度、患者治疗过程舒适度和配合度、住院时间、患者投诉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理念下医患沟通技巧在实习医生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实习医生的沟通技巧,提高患者舒适度和配合度,减轻患者身心应激,提高满意度。
曹蕴徐葵花郭梦雅刘传苗
关键词:人文关怀理念医患沟通技巧实习医生
皖北地区49例布鲁氏菌病患者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布鲁氏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9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资料。结果49例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0和19例,年龄为10~74岁,职业以农牧民为主,有明确牛羊接触史的29例。患者现居地主要在蚌埠市市辖区。时间分布中,2013-2019年各年度均有就诊病例,3月和7月就诊病例数较多,分别为8和9例。49例患者中急性期36例,亚急性期8例,慢性期5例;发热45例,畏寒25例,肌肉酸痛19例,多汗16例,关节酸痛11例,16例累及骨关节系统。血液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多正常或降低,嗜酸性粒细胞(EOS)绝对计数多降低,C反应蛋白(CRP)大多轻度升高,47例患者中13例红细胞沉降率(ESR)≥40 mm/h,41例患者中30例降钙素原(PCT)为0.1~<0.5 ng/mL,35例患者中32例D-二聚体升高。135份血、骨髓、关节腔积液等标本中共分离出羊种布鲁氏菌59株。49例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其中支气管炎、肺炎5例,左和/或右肺上叶小结节影11例,两侧少量胸腔积液、胸膜增厚4例。2例患者行头颅CT检查,其中1例显示右侧颞顶枕叶大面积脑梗死。11例患者行骨关节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腰椎生理曲线变直、椎间盘信号减低和相应椎管狭窄等。49例患者中48例好转,1例未愈自动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13.18 d。结论布鲁氏菌病临床表现多样,非疫区人群需要防范布鲁氏菌感染的高危行为,临床医师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同时规范化抗菌治疗,减少复杂性或慢性感染。
郭梦雅徐葵花曹蕴郭普林清华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
循证医学结合PBL教学法在传染病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传染病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临床医学专业2016级学生(60名)作为对照组、2017级学生(60名)作为试验组,分别采用理论讲授法和结合循证医学理念的PBL教学法进行授课,课后采用问卷调查,并对学生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和病例讨论成绩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融入循证医学理念的PBL教学法在提高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记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基础课知识、激发求知欲、提高探索精神、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更有优势。采用融入循证医学理念的PBL教学法的试验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结合循证医学理念的PBL教学法能够提升传染病学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张莉马沙沙徐葵花刘传苗
关键词:传染病学循证医学内科教学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发病关键基因及相互作用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2019年
目的筛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基因,分析其相互之间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从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下载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相关芯片数据,利用R语言中相关软件筛选出表达差异基因,分别对差异基因进行Gene Ontology功能分析、KEGG代谢通路分析以及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结果本研究从GEO数据库中筛选出2组基因芯片进行分析,发现共同差异基因307个,其中上调基因62个、下调基因245个。富集分析表明差异基因在信号传导、免疫反应等方面与肝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通过粘着斑通路、细胞黏附分子通路有关影响其进程;并筛选得到HLA-DMA、MYL9、COL3A1、C1QA等28个与肝硬化发病关系密切的基因、构建了相应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能有效的分析基因芯片数据、筛选出目标基因,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防治、诊断和治疗等提供新的思路和相关靶点。
张莉翟蕙陈家盛徐葵花刘传苗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基因芯片生物信息
乙型、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107例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不同年龄组、HBeAg阴阳性组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107例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中,乙、戊型肝炎重叠感染各年龄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BPC)和总胆红素(TBIL)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A/G、WBC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和P<0.05),而且高年龄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P<0.005);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之间ALT、TBIL、A/G、WBC和BPC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两组PT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HBeAg阴性组、HBeAg血清转换组的病死率与HBeAg阳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高年龄患者病死率高。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可能比HBe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更易重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
刘传苗徐葵花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
ALT轻度升高的慢性HBV感染者临床特征与病理学的关系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ALT在1~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6年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80例ALT水平在1~2正常值上限的慢性HBV感染者,所有患者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根据HBeAg阳性(n=42)或阴性(n=38)分为2组,并分析其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与患者年龄、性别、HBV DNA载量等的关系。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HBeAg阴性患者的年龄、血清ALT水平明显高于HBeAg阳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35、7.18,P值均<0.01)。HBeAg阴性组中炎症程度≥G2患者的比例、纤维化程度≥S2患者的比例均高于HBeAg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8%vs 76.3%,χ~2=53.68,P<0.01;57.1%vs 73.7%,χ~2=46.67,P<0.01)。共有35例患者予免疫组化染色法显示肝组织内HBsAg和HBcAg的表达,2组患者肝组织内HBsAg和HBcAg的免疫染色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对于ALT轻度升高的慢性HBV感染者,HBeAg阴性患者的肝脏病变明显重于HBeAg阳性患者,对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者,均建议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对指导抗病毒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李伟徐葵花赵守松
关键词:乙型慢性丙氨酸转氨酶病理学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77例临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对77例流脑患者的季节分布、年龄分布、临床特征及预后、并发症进行总结,并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7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23.96±18.21)岁。临床特点以发热、头痛、意识障碍及皮肤淤点、淤斑为主。普通型55例,暴发型22例,病死4例,未愈自动出院6例,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休克、脑疝、呼吸衰竭等多器官功能损害者预后较差。13例细菌学培养脑膜炎奈瑟菌阳性,部分标本进行分群,其中C群7例。结论:流脑病例并发其他系统损害者多,病情较重,可能与细菌菌群变迁有关。
徐葵花张莉陈峰王彩红
关键词: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奈瑟菌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