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辉
- 作品数:8 被引量:53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渗透法制备多种微孔聚合物材料被引量:1
- 2004年
-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快速升温法制备出PS、PMMA、PET、PP的微孔材料,并对聚丙烯发泡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聚丙烯经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与未经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PP相比,其拉伸强度比值降为0.86、断裂伸长率比值降为0.08、弯曲强度比值降为0.89,冲击强度却有显著提高,为未经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PP的2.41倍。
- 陈存社徐辉
-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PP微孔材料法制PS
- 超临界CO_2对PMMA的渗透作用及其微孔材料的制备
- 2004年
- 在 40~ 80℃、 15~ 3 0MPa下 ,用超临界CO2 渗透 0 72mm厚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膜 ,作用 8~ 10h ,制得超临界CO2 作用后的PMMA膜样品 ,根据Fickian扩散理论对PMMA膜的CO2 解吸附数据进行处理 ,同时对分步升温法制备的PMMA微孔结构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 ,PMMA中的CO2 饱和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升高 ;由超临界CO2
- 陈存社徐辉
- 关键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超临界二氧化碳微孔
-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聚苯乙烯中的吸附和解吸附过程被引量:8
- 2004年
- 系统地研究了PS与超临界CO2的相互作用,用40℃~80℃,15MPa~30MPa条件下的CO2处理0.67mm厚的PS膜,浸泡6h~10h。用Fickian扩散理论对PS膜的CO2解吸附数据进行处理。得出CO2的饱和吸附量为9.7%(80℃,15MPa)至13.5%(40℃,25MPa),解吸附扩散系数Dd为1.65×10-11m2/s至4.26×10-11m2/s。且它随着CO2吸附量的增长而下降。
- 陈存社徐辉李晓娟
-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聚苯乙烯饱和吸附量
- 苹果膳食纤维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31
- 2003年
- 苹果渣经过热处理、酸碱处理、挤压处理后,对其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量,通过对比得出,挤压处理使苹果渣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
- 陈存社董银卯赵华徐辉王建村
- 关键词:苹果渣改性可溶性膳食纤维
-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渗透法制备多种微孔聚合物材料
- 2008年
-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快速升温法制备出PS、PMMA、PET、PP的微孔材料,并对聚丙烯发泡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聚丙烯经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与未经过超临幕二氧化碳发泡PP相比,其拉伸强度比值降为0.86、断裂伸长率比值降为0.08、弯曲强度比值降为0.89,冲击强度却有显著提高,为未经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PP的2.41倍。
- 陈存社徐辉
-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微孔力学性能
- 超临界CO<,2>制备聚合物微孔材料研究
- 研究了PS与超临界的CO<,2>相互渗透作用,用40-80℃,15-30MPa条件下的CO<,2>处理0.67mm厚的PS膜,饱合吸附6-10h,用Fickian扩散理论对PS膜的CO<,2>解吸附数据进行处理,得出CO...
- 徐辉
-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微孔皮层力学性能
- 文献传递
- 超临界CO_2制备微孔聚丙烯及其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采用超临界CO2快速升温法制备出聚丙烯发泡材料,并对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聚丙烯经过超临界CO2发泡,同纯PP相比,其拉伸强度降为0.86、断裂伸长率降为0.08、弯曲强度降为0.89,冲击强度却有显著提高,为纯PP的2.41倍.
- 徐辉陈存社
-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聚丙烯微孔力学性能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微孔材料成型工艺研究被引量:10
- 2003年
- 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为聚合物基体材料,以氯化钠为无机填充物,压制成型为片材,然后溶解填充材料,制备微孔材料,并表征了微孔材料的性能。通过实验研究了氯化钠添加量和粒度对微孔形成的影响,获得最佳工艺参数:使用最佳填充量50%的100目的NaCl,制备的微孔片材的水通量为20g/min,平均孔径约130μm。
- 陈存社徐辉文武
- 关键词:微孔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