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静脉内
  • 1篇动静脉内瘘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眼压
  • 1篇疑似
  • 1篇知识
  • 1篇知识现状
  • 1篇透析患者
  • 1篇内瘘
  • 1篇青光
  • 1篇青光眼
  • 1篇青光眼患者
  • 1篇维持性
  • 1篇维持性血液
  • 1篇维持性血液透...
  • 1篇维持性血液透...
  • 1篇静脉
  • 1篇静脉内

机构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篇方建
  • 1篇宋蓓雯
  • 1篇陆斌
  • 1篇陈蕾
  • 1篇吴强
  • 1篇丁琳
  • 1篇朱捷
  • 1篇韩晓凤
  • 1篇赵慧华
  • 1篇陈颖
  • 1篇杨振华
  • 1篇杨仁梅
  • 1篇赵媛
  • 1篇杨淼淼

传媒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疑似青光眼患者24小时眼压变动规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疑似青光眼患者的24h眼压变动规律。方法选择疑似青光眼患者158例(316只眼),进行24h眼压测量,测量自清晨9:00开始至第2天清晨7:00,每2h测1次眼压。结果进入研究的316只眼中,只有113只眼(35.8%)的眼压在正常范围内且昼夜眼压波动小于8mmHg(1mmHg=0.133kPa),80只眼(26.1%)出现昼夜眼压波动过大或峰值眼压高于21mmHg,123只眼(39.1%)出现昼夜眼压波动过大且峰值眼压高于21mmHg。眼压高峰最常出现在11AM和11PM到次日5AM,眼压低谷最常见于5PM和9PM。结论24h眼压波动个体差异较大,但其仍是发现夜间异常眼压和昼夜眼压波动异常的一种好方法。
朱捷陆斌陈颖方建韩晓凤宋蓓雯吴强
关键词:青光眼
上海市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知识现状及相关因素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知识掌握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以自行设计的人口学及血液透析患者AVF相关知识问卷对上海市8所三级甲等医院430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与分析,描述一般人口学资料及AVF相关知识得分与正确率。结果上海市超半数血液透析患者AVF相关知识处于低水平;且文化程度(β=1.758,P<0.001)、内瘘是否重建(β=1.289,P<0.001)、年龄(β=-0.494,P=0.005)、婚姻状况(β=-1.146,P=0.007)是AVF相关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患者内瘘知识宣教/培训,可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以匹配患者需求,提高内瘘知识掌握程度。
杨淼淼赵慧华杨振华杨雄豪赵媛陈蕾方建丁琳杨仁梅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知识多中心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