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建党

作品数:167 被引量:680H指数:15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3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7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83篇结核
  • 73篇脊柱
  • 53篇脊柱结核
  • 30篇腰椎
  • 30篇手术
  • 28篇疗效
  • 21篇缓释
  • 20篇抗结核
  • 18篇胸腰椎
  • 18篇内固定
  • 17篇抗结核药
  • 15篇胸椎
  • 14篇椎体
  • 13篇骨折
  • 13篇病灶清除
  • 11篇释药
  • 11篇人工骨
  • 10篇疗效观察
  • 9篇植骨
  • 9篇肿瘤

机构

  • 121篇宁夏医科大学
  • 31篇宁夏医学院附...
  • 27篇南佛罗里达大...
  • 13篇宁夏医科大学...
  • 6篇广元市中心医...
  • 4篇宁夏医学院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威海卫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宁夏自治区人...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银川市第一人...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解放军第五医...
  • 1篇生物芯片北京...
  • 1篇科技公司

作者

  • 166篇施建党
  • 88篇王自立
  • 69篇牛宁奎
  • 45篇杨宗强
  • 43篇丁惠强
  • 27篇王骞
  • 21篇耿广起
  • 16篇金卫东
  • 15篇刘海涛
  • 15篇何胤
  • 14篇赵浩宁
  • 13篇马文鑫
  • 12篇师志云
  • 12篇岳学锋
  • 11篇赵晨
  • 10篇金卫东
  • 10篇乔永东
  • 9篇朱禧
  • 8篇郑建平
  • 7篇王洁

传媒

  • 25篇中国脊柱脊髓...
  • 13篇宁夏医学杂志
  • 10篇中国矫形外科...
  • 10篇宁夏医科大学...
  • 8篇宁夏医学院学...
  • 7篇骨科
  • 7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中华骨科杂志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吉林医学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第七届西部骨...
  • 2篇中国防痨杂志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脊柱外科杂志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国感染与化...
  • 2篇医学信息
  • 2篇第二届骨关节...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9篇2019
  • 9篇2018
  • 15篇2017
  • 20篇2016
  • 17篇2015
  • 9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1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6
  • 3篇2005
1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RNA纳米微粒对脊柱结核分枝杆菌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2021年
目的 :观察pRNA-3WJ-siLNA gapmer(Mce4)-aptamer(CD40)纳米微粒(简称pRNA纳米微粒)在脊柱结核细胞模型中对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成骨细胞建立脊柱结核细胞模型。先培养及准备人成骨细胞,人成骨细胞培养至第三代;然后构建培养荧光结核分枝杆菌;将培养良好的人成骨细胞用1×Trypsin-EDTA胰蛋白酶消化之后以70%密度在100mm细胞培养皿种植细胞,经24h培养使细胞稳定之后,将1麦氏比浊管的对数生长中期荧光结核分枝杆菌以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1∶10感染培养的人成骨细胞6h,用不加血清培养液清洗3次,在培养箱中培养24h;然后将感染成功的人成骨细胞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及B、C、D组(三个实验组),三个实验组分别置入本研究团队构建的0.1μM、1μM、10μM浓度的脊柱结核靶向治疗pRNA纳米微粒溶液,共培养36h之后,加入细胞裂解液裂解细胞,裂解产物用Middlebrook 7H9培养液稀释20倍,之后均匀涂抹到琼脂平板,放入到37℃,5%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1d,使用Gel Doc XR+system凝胶成像系统观察菌落影像,使用Bio-Rad Discovery Quantity One?1-D analysis软件对四组的所有菌落进行了测定,统计分析各组人成骨细胞中结核分枝杆菌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结果:人成骨细胞培养良好;成功构建荧光结核分枝杆菌(H37Ra-GFP);荧光结核分枝杆菌结合并进入人成骨细胞。经统计分析A、B、C、D四组菌落形成单位(272.67±67.06、183.33±8.74、154.33±25.72、76.67±11.02)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14.68,P<0.05);且B、C、D三组的菌落形成单位分别与A组相比时,均明显低于A组(P<0.05),B、C、D三组菌落形成单位依次下调,三组菌落形成单位两两比较存在差异,并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NA纳米微粒以浓度梯度的方式抑制结核分枝杆菌在人成骨细胞中的生长存活,甚至低浓度也
樊宏杰尹虎权金卫东马文鑫施建党王自立石仕元
关键词:脊柱结核纳米微粒成骨细胞菌落形成单位
复合HRZ/PLGA缓释抗结核药涂层材料在兔脊柱结核病灶释药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观察复合HRZ/PLGA缓释抗结核药涂层材料在兔脊柱结核病灶的释药特性。方法 :应用兔脊柱结核模型120只,按三联抗痨药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和吡嗪酰胺(PZA,Z)给药剂型及途径不同,随机分为4组(各30只):A组(复合HRZ/PLGA缓释材料局部给药组);B组(局部给药组);C组(灌胃给药组);D组(假手术灌药组)。其中A、B、C三组行L4/5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及自体髂骨植骨术,D组行假手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术后3d、7d、14d、28d、56d、84d各组病灶骨组织中H、R及Z的浓度,绘制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使用DAS 3.2.1统计软件对药动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A组病灶骨组织中H、R及Z的浓度均在术后3d时达最高,此后随检测时间点的后移三种药物浓度均逐渐下降,至给药后84d时最低(H为6.69±1.42μg/ml;R为6.28±0.77μg/ml;Z为19.88±0.90μg/ml),三种药物浓度在各检测时间点均≥10倍的MIC(即杀菌浓度),对同种药物在不同时间检测的浓度进行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灶骨组织中H、R及Z的浓度在术后3d时均明显增高,此后较快衰减,至给药后14d时三种药物浓度均检测不到,对同种药物在3d与7d检测的浓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及D组随检测时间点的后移,病灶骨组织中H、R及Z的药物浓度均维持在相对平稳的较低水平,对同组中同种药物在不同时间检测的浓度进行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4d检测时C组H为3.21±0.32μg/ml、R为3.68±0.42μg/ml、Z为6.68±0.25μg/ml,D组H为3.24±0.33μg/ml、R为3.53±0.44μg/ml、Z为6.39±0.45μg/ml。对A、B、C、D四组同时间点同种药物浓度进行比较:C、D两组间同时间点同种药物浓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病灶骨组织中H、R及Z的浓度均高于C组及D组的浓度,84d检测时A组中的H、R及Z的浓度分别为C组的3.02、1.70及2.9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三组�
岳学锋张俊施建党牛宁奎何胤杨宗强王自立
关键词:脊柱结核缓释
不切开膈肌体部的改良胸腹联合入路在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不切开膈肌体部的改良胸腹联合入路与切开膈肌体部的传统胸腹联合入路在胸腰段前路手术中的疗效。传统胸腹联合入路在胸腰段脊柱结核前路手术显露中具有可靠的作用,但此手术入路存在膈肌损伤大,肺部并发症多等缺点。
施建党岳学锋牛宁奎何进文
关键词:胸腰段前路手术
一种可调节移动式脊柱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移动式脊柱定位器。可调节移动式脊柱定位器,包括:支撑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贴片和轨道组件;所述轨道组件包括两个轨道板和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将两个轨道板连接成一体,所述轨道板上设有...
牛宁奎施建党郑建平杨宗强师志云
广泛切除术联合术中^(125)I粒子植入治疗肢体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广泛切除术联合术中125I粒子植入治疗肢体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采用广泛切除术治疗的肢体软组织肉瘤患者40例,均采用广泛切除术,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术中仅行125I粒子植入的患者20例(粒子组),术后仅行体外放疗的患者20例(放疗组)。比较两组肿瘤治愈率、复发率;患者对术中125I粒子植入与术后放疗的依从性和满意程度;术后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5~5.0年,平均3.5年。粒子组中19例肿瘤治愈,1例术后复发;19例患者对该治疗方法满意。放疗组中16例肿瘤治愈,4例术后复发;12例对术后放疗的治疗方法满意。两组肿瘤治愈率、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粒子组的依从性、满意度明显高于放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皮肤纤维化、水肿出现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广泛切除术联合术中125I粒子植入治疗肢体软组织肉瘤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且患者易于接受。
牛宁奎施建党丁惠强王学伟杨宗强师志云王自立
关键词:碘放射性同位素软组织肿瘤疗效比较研究
脊柱结核骨破坏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2年
骨关节结核占所有结核病例的2.2%~4.7%,占肺外结核的10%~15%,其中约50%~75%为脊柱结核[1、2]。骨关节结核病灶组织破坏的最大特点是骨质的吸收及破坏[3]。骨吸收和骨破坏不仅影响了脊柱的支撑和保护功能,还常常压迫或侵及神经导致神经功能障碍。严重的骨质破坏可致脊柱后凸畸形,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外观及生活质量[2、4]。骨组织的完整性是通过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性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得以维持。
谢磊郑建平施建党
关键词:骨关节结核脊柱后凸畸形肺外结核脊柱结核骨破坏
荧光定量PCR对结核分枝杆菌DNA的检测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宁夏某医院患者结核分枝杆菌(TB)DNA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754例结核疑似患者进行TB的DNA检测,比较不同标本类型、不同年份、不同性别感染情况。结果 TB总阳性率为7.82%,尿液和痰液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9.44%和15.58%;男性和女性阳性率分别为7.69%和7.98%;>51岁年龄组人群TB病原体感染者所占比例最高(30.51%);2009、2010和2011年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81%、10.00%和5.15%。结论 2011年TB的DNA感染率明显降低。
牛宁奎王自立施建党师志云赵志军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荧光定量PCR
脊柱结核病尿脱氧吡啶啉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通过对脊柱结核(Spinal tuberculosis STB)患者的骨代谢标志物尿脱氧吡啶啉(Deoxypyridinoline DPD)测定, 观察其变化与脊柱结核病的关系;评价检测尿DPD在判定继发于肺结核(P...
施建党王自立
关键词:尿脱氧吡啶啉肺结核患者结核病
文献传递
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的流行病学特点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DNA定量检测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438例结核疑似患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比较不同标本类型、不同年份、不同性别的感染情况。结果结核分枝杆菌总阳性率为10.27%,晨尿和痰液阳性率较高,分别为20.72%、15.79%;男性和女性阳性率分别为10.39%和8.70%;>31岁年龄组人群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所占比例最高,为71.10%;2009、2010年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81%和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DNA在银川地区男女两性间的流行特点相同,2009年和2010年感染率较为稳定。
牛宁奎王自立施建党师志云赵志军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流行病学
非典型性脊柱结核的临床诊治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分析非典型脊柱结核的临床、影像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7例非典型脊柱结核患者的病史、临床及影像检查特点、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初诊时9例被误诊为腰背肌劳损,2例颈椎病,3例下腹部肿物;3例椎间盘突出;6例误诊为脊柱转移瘤,4例误诊为非结核性感染。经CT、MRI或穿刺活检检查有脊柱结核的特征性表现,抗结核化疗及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非典型性脊柱结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平片中骨质破坏不明显,在门诊常为误诊误治。CT、MRI检查及CT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可对该病早期诊断,正规的抗结核化疗及病椎部分切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施建党王自立赵浩宁丁惠强金卫东
关键词:结核脊柱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