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昝建宝

作品数:43 被引量:216H指数:10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年度重点科研项目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胰腺
  • 13篇胰腺炎
  • 13篇腺炎
  • 11篇肠内
  • 11篇肠内营养
  • 10篇切除
  • 10篇重症
  • 9篇重症急性
  • 8篇切除术
  • 8篇重症急性胰腺
  • 8篇重症急性胰腺...
  • 8篇急性胰腺炎
  • 7篇早期肠内营养
  • 7篇术后
  • 7篇腹腔
  • 6篇手术
  • 5篇血清
  • 5篇诊治
  • 5篇肿瘤
  • 4篇亚群

机构

  • 26篇安徽医科大学...
  • 17篇安庆市立医院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浙江省立同德...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3篇昝建宝
  • 15篇宋康颉
  • 12篇何承龙
  • 10篇徐爱忠
  • 10篇张从雨
  • 9篇张亚铭
  • 9篇苗祥
  • 8篇汪东树
  • 6篇郑小超
  • 6篇宋玉庆
  • 5篇嵇成祥
  • 4篇房志宽
  • 3篇汪进国
  • 3篇马立
  • 3篇凌新建
  • 3篇汪大田
  • 3篇徐冰
  • 2篇沈剑涛
  • 2篇胡明玉
  • 2篇张国平

传媒

  • 9篇肝胆外科杂志
  • 8篇肝胆胰外科杂...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医药
  • 2篇医学信息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2014年肝...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切除配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25例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病人的最合理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6年 4月至 2 0 0 0年 2月手术配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 2 5例。结果  2 5例肝胆管患者 ,左外叶切除 2 1例 ,左半肝切除 3例 ,右后叶切除 1例 ,3例同时附加胆总管空肠 Roux- en- Y端侧吻合 ,无手术死亡。术后结石残留 3例 ,经纤维胆道镜均顺利取出。结论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肝胆管结石病人就诊时结石分布并不按严格的叶段分布 ;术中纤维胆道镜可以发现切除肝以外的散在结石 ,可大大降低结石残留率 ;
张亚铭张从雨宋玉庆昝建宝嵇成祥汪东树马立房志宽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肝切除内窥镜
保留脾和脾动、静脉胰体尾切除术(附五例报告)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保留脾和脾动、静脉的胰体尾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1月至2008年3月行保留脾和脾动、静脉的胰体尾切除术的5例临床资料。胰腺囊腺瘤2例,胰腺囊腺癌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胰腺外伤1例,采取先暴露脾动脉,切断胰腺,近心端胰断面间断缝合,提起胰腺远断端,于脾静脉鞘内分离结扎切断其与胰体尾间的分支,结果5例安全地实施保留脾和脾动、静脉的胰体尾切除术,术后无一例胰瘘发生。结论保留脾和脾动、静脉的胰体尾切除术难度较大,但对于胰体尾良性、交界性肿瘤和未侵犯脾血管的恶性肿瘤是较好的选择。
张亚铭周潮平昝建宝徐冰嵇成祥
关键词:胰腺肿瘤脾脏胰体尾切除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ALI/ARDS2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 ( AL I)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ARDS)的证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 2 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并发的 2 4例 AL I/ ARDS患者。结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 AL I/ ARDS的发病率高达 85 .7% ,2 0例为 ALI,4例为 ARDS,均治愈。结论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急性反应期 ,应反复测定血气分析 ,不应拘泥于动脉氧分压数值 ,当氧合指数 ( Pa O2 / Fi O2 )≤ 30 0 mm Hg,可早期证断出 ALI,经积极处理 。
昝建宝张亚铭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急性肺损伤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对上消化道穿孔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对上消化道穿孔病人术后恢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60例上消化道穿孔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在基础治疗方案之上加入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的治疗。检测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等指标,并记录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及术后第1、4天,2组病人WBC、中性粒细胞比例、CRP、PCT、IL-6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观察组病人的中性粒细胞比例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2组病人的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基本恢复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CRP、PCT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第4、7天,观察组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较对照组高(P<0.05~P<0.01),CD8^+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和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用于上消化道穿孔病人术后的治疗,能增强病人的免疫力,减少全身炎症反应,增强肠道屏障,促进肠道功能快速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余招祥昝建宝苗祥何承龙
关键词:上消化道穿孔C反应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
结直肠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4月~2011年6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35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45例开腹结直肠癌手术进行对比。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成功34例,中转开腹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经统计学分析,手术平均时间(160.0±52.1)min与开腹手术时间(176.9±36.7)min相近,术后排气快,住院时间短,术中平均失血量(101.4±39.3)mL,低于开腹手术(191.1±79.3)mL,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数等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近期及远期疗效好等优点,优于或相当于传统开腹手术。
潘绪科张从雨嵇成祥昝建宝汪东树张清河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
胃肠道间质瘤19例诊断与治疗体会
2007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死亡2例。带瘤生存1例,复发1例。结论手术切除对预后及防止复发有一定的意义。对复发病例再次手术切除配合术后口服格列卫治疗可有效控制和稳定病灶生长。
张亚铭张从雨宋玉庆汪东树昝建宝郑小超汪大田
关键词:胃肠肿瘤外科手术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
<正>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是因胆道疾病诱发的胰腺炎,病因主要是胆结石嵌顿在 Vater 壶腹或迁移过程中造成 Oddi 括约肌水肿、痉挛,胆汁胰液逆流致胰酶激活...
昝建宝
文献传递
十二指肠间质瘤合并主胰管变异一例
2014年
十二指肠间质瘤是起源于十二指肠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性肿瘤,占小肠间质瘤的10%~2000,临床报道较少;而十二指肠间质瘤合并主胰管变异的病例则更为罕见,我院收治1例十二指肠间质瘤合并主胰管变异患者,现报道如下。
徐爱忠昝建宝宋康颉
关键词:十二指肠间质瘤胰管吻合口漏个案报告
10例胰腺损伤的诊治经验被引量:2
2002年
张从雨张亚铭宋玉庆昝建宝徐冰
关键词:胰腺损伤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普外科68例胃癌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开腹手术组35例,腹腔镜手术组33例,两组术后均实施EEN,观察指标:⑴两组手术及其并发症的情况,⑵EEN的耐受性,⑶术后营养状态,⑷术后化疗开始时间。结果 :⑴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无差异(P>0.05);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P<0.01)。⑵EEN的耐受情况:腹腔镜组腹胀、腹泻等不适反应少于开腹组(P<0.01),达到TEN的时间少于开腹组(P<0.01)。⑶术后营养状态:术后第7天,腹腔镜组较早出现了营养状态改善,两组间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14天,腹腔镜组营养状态改善明显,两组间体质量、右上臂肌周径、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⑷腹腔镜组进展期胃癌病人在术后45 d内接受化疗例数明显多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胃癌手术减小了手术创伤,能更好地耐受EEN,更早地达到TEN,从而有利于改善术后营养状态,为辅助化疗提供良好条件。
宋康颉章琪何承龙郑小超汪大田昝建宝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胃癌早期肠内营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