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雪生
- 作品数:98 被引量:624H指数:17
- 供职机构:湖北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益气抗瘤分化剂对HL-60细胞的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 1997年
- 益气抗瘤分化剂对HL-60细胞的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晏雪生张建军李瀚日文肖琳已有实验报道,一些单味中药对HL-60细胞具有诱导分化作用[1]。我们观察了由黄芪、苦参等组成的益气抗瘤分化剂对HL-60细胞的诱导作用。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 晏雪生张建军肖琳
- 关键词:HL-60细胞诱导分化
- 乳黄制剂对肝硬化大鼠内毒素和肠道防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研究乳黄制剂对肝硬化大鼠内毒素和肠道防御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8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预防组、预防对照组、晚期治疗组、晚期治疗对照组。采用四氯化碳复合因素法制造肝硬化模型,用乳黄制剂进行预防和治疗,并与对照药乳果糖进行比较,分别检测血内毒素、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以及血清D-乳酸水平。结果:乳黄制剂预防组、晚期治疗组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预防组肠黏膜S-IgA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预防组血清D-乳酸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晚期治疗组介于预防组和模型组之间。结论:乳黄制剂能提高肠道局部免疫功能,阻止肠通透性的增加,有效保护肠黏膜,平衡肠道菌群,减少肝硬化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
- 陆定波张赤志晏雪生肖琳
- 关键词:肝硬化内毒素血症D-乳酸乳黄制剂
- 中药复方搏癌丸对人肝癌HepG_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搏癌丸对人肝癌HepG_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细胞药理学和血清药理学方法,对比观察(阴性无药血清对照、阳性药5-氟尿嘧啶血清对照)搏癌丸诱导HepG_2细胞的增殖及凋亡。(1)MTT法观察4个搏癌丸药物血清浓度对HepG_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从中筛选出搏癌丸的有效药物浓度。(2)电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HepG_2细胞凋亡。结果:(1)10%、5%、2.5%搏癌丸药物血清3个有效浓度均对HepG_2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增殖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高而有加强趋势,3个有效浓度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2)10%搏癌丸药物血清作用HepG_2细胞48小时后,HepG_2细胞核明显缩小,浆比减少,核仁减少、浓缩甚至消失,核内异染色质明显增多,核膜完整,可见早、中、晚期细胞凋亡,出现凋亡小体。(3)10%搏癌丸药物血清作用HepG_2细胞48小时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细胞凋亡率为25.34%,均显著高于相应无药血清对照组的3.54%(P<0.05)。结论:搏癌丸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epG_2细胞的增殖和诱导HepG_2细胞凋亡。
- 刘坚李瀚旻晏雪生
- 关键词:中药复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 搏癌丸诱导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周期及端粒酶的影响
- 刘坚朱清静杨玲晏雪生胡传芳张跃军谢红东王伯祥
- 该课题采用细胞药理学和血清药理学方法,对比观察(阴性无药血清对照、阳性药5-氟尿嘧啶对照)搏癌丸对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调控基因Fas/FasL及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及方法如下:...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癌细胞抗癌药端粒酶细胞凋亡中药药理学
- 搏癌丸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及机理的研究
- 刘坚李瀚旻胡萍香杨玲晏雪生王伯祥
- 该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从中草药中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肝癌的有效制剂,通过研究搏癌丸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将搏癌丸开发成治疗肝癌的新型中药制剂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该课题采用细胞药理...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肿瘤细胞凋亡
- 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芍药苷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的影响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研究芍药苷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以500mg·kg-1·d-1药量的芍药苷给兔灌胃,分离药物血清后,加到培养的Bel-7402细胞中,MTT比色法观察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设立无药血清及阿霉素药物血清进行对照。结果:3种不同浓度的芍药苷血清及阿霉素血清均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中以浓度为20%的芍药苷血清的抑制率最高,与阿霉素血清的作用相当。结论:芍药苷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有一定抑制作用。
- 吴玲善晏雪生刘新莲乐惠荣
- 关键词:芍药苷肿瘤细胞阿霉素血清药理学
- 基于骨髓干细胞与肝细胞共培养体系的左归丸血清药理学研究被引量:25
- 2010年
-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左归丸含药血清可促进骨髓干细胞转化肝细胞,虽能排除骨髓干细胞与肝细胞的融合,但无法模拟体内骨髓干细胞与肝细胞的相互作用。目的:观察左归丸含药血清对骨髓干细胞转化肝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透过性支持物(聚酯Transwell透明嵌套)建立骨髓干细胞与肝组织细胞共培养体系,实验分为空白血清组和左归丸含药血清组,前者在培养体系中加入10%正常大鼠血清,后者在培养体系中加入10%左归丸含药大鼠血清,骨髓干细胞与肝组织细胞共培养7,14,21,28,35d时分别取透过性支持物中的骨髓干细胞爬片用PAS法检测糖元,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肝细胞标志物甲胎蛋白、CK18、ALB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0%含药血清组与空白血清组相比,在相同时间点糖原阳性细胞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共培养7d时,甲胎蛋白阳性细胞率显著增高(P〈0.01);共培养14,21,28,35d时,甲胎蛋白阳性细胞率显著下降(P〈0.05~0.01);相同时间点CK18、ALB阳性细胞率显著增高(P〈0.05)。提示在骨髓干细胞与肝细胞共培养体系中使用左归丸含药血清是促进骨髓干细胞转化为肝细胞、并维持其肝细胞功能的较好培养条件。
- 李瀚旻高翔晏雪生
-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肝细胞左归丸血清药理学
- 慢性乙型肝炎HBV前C区基因突变与中医虚实证的关系被引量:18
- 1998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HBV前C区基因突变与中医虚证和实证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分析(PCR-SSCP)银染技术,对9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区基因突变进行了研究。结果:53例慢性乙型肝炎实证患者,HBV DNA阳性36例,其中前C区基因突变26例,突变率为72.2%;38例虚证患者,HBV DNA阳性16例,其中前C区基因突变6例,突变率为3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证突变组肝功能ALT、AST和SB水平显著高于虚证突变组及未突变组,P<0.01。结论:HBV前C区基因突变与中医虚证和实证有一定的关系,实证突变率高于虚证,且实证突变组的炎症活动较虚证组剧烈。
- 杨玲盛国光李瀚旻晏雪生王伯祥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PCR-SSCP辨证分型
- 大鼠D-氨基半乳糖急性肝损伤血清F蛋白的动态观察
- 1998年
-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动物:健康Wistar大鼠15只,体重150~200g,雄性,购自同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要试剂:D-氨基半乳糖(D-GlaN),购自北京科技协作中心精细化学部,卫生盐水溶解pH~7.0,最终浓度为100g/L。谷丙转氨酶(ALT)试剂盒,北京化工厂产品,批号960422。血清F蛋白检测试剂,由中国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提供。
- 张建军盛国光苏立稳王伯祥晏雪生方晴牛惠生李怀芬
- 关键词:D-氨基半乳糖急性肝损伤F蛋白肝病研究肝细胞坏死
- “补肾生髓成肝”治疗肝脏病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 李瀚旻高翔沈昕晏雪生辜建勋盛国光李晶津张六通常明向万明巴元明冉瑞琼姚欣詹磊肖琳
- 项目属人口与健康领域--中医药防治肝脏病。性能指标取得创新性成果:基础理论成果(3项)、应用基础研究成果(3项)、技术方法成果(2项)、临床应用成果(2项),中药新制剂成果(3项),发明专利(4项),高等中医药学院教材及...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脏病中医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