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坚
- 作品数:65 被引量:139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优秀青年人才基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支气管动脉的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分析
-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显示支气管动脉(BA)解剖特点,了解正常支气管动脉的起源、走行和分布以及肺癌支气管动脉改变情况,为肺部疾病的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提供血管解剖学支持。资料与方法:收集原发性肺癌50...
- 曹志坚许茂盛陈刚丁雪委丁国苗
-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成像分析
- 文献传递
- 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临床应用
- 目的:通过64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CTA)显示冠状动脉及其病变,与 DSA 冠状动脉造影比较,探讨64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2006年12月~2007年6 月我院行冠状动脉64层 ...
- 曹志坚许茂盛陈刚葛敏宋建华
- 关键词:冠状动脉冠状动脉造影
- 文献传递
-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评价中药抗胶质瘤血管生成作用研究
- 许茂盛刘玉凤曹志坚王世威
- 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后扣带回及默认网络功能连接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 利用功能磁共振(fMRI)比较观察脑梗死后抑郁(PSD)患者、脑梗死后无抑郁(NPSD)患者及健康志愿者(HC)后扣带回(PCC)与全脑其他脑区功能连接改变情况,评估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默认网络与全脑其他网络的功能情况,探索脑梗死患者抑郁的形成及发展原因.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首次发作脑梗死患者,对PSD组(18例)、NPSD组(19例)以及HC组(13例)进行静息态fMRI成像扫描.以后扣带回(PCC)为感兴趣区(ROI),进行静息态脑功能连接分析.研究各组间被试者感兴趣区静息态功能连接(FC)值的差异.结果 HC组PCC与两侧前扣带回(ACC)、右侧内侧眶额叶及右侧上内侧额叶的功能连接较NPSD组增强.HC组PCC与两侧ACC、右侧内侧眶额叶、左侧丘脑、左侧海马、左侧距状回、小脑及小脑蚓部的功能连接较PSD组增强.PSD组PCC与中央前回的功能连接较HC组增强.PSD组PCC与左侧颞中回及左侧顶下小叶的功能连接较NPSD组增强.结论 PSD患者的默认网络及边缘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功能紊乱.在脑梗死患者中,抑郁的发生发展与非脑梗死抑郁患者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同时,也具有其特殊性,对于脑梗死患者的中枢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 宋雯雯曹志坚林江南王晓航许茂盛
- 关键词:脑梗死后抑郁脑功能连接默认网络
- 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病变的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
-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CA)已成为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临床实践中,异常起源、心肌桥、动脉瘤等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病变(non-atherosclerotic coronary arterydis...
- 阳阳许茂盛曹志坚金平陈刚
-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螺旋CT血管成像
- 文献传递
- 3T磁敏感加权成像对正常人脑深部灰质核团铁含量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magnetic susceptibility weightedimaging,MSWI)技术,测定正常人脑深部灰质核团相位值,了解脑内铁分布规律,并分析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健康志愿者75名,按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40岁)、中年组(41~60岁)和老年组(〉60岁),均行头部常规MRI序列及SWI序列扫描。在相位图上分别测量壳核、苍白球、尾状核、丘脑、黑质及红核的相位值。比较健康志愿者各脑深部灰质核团的不同年龄组间平均相位值的差异,并分析各灰质核团相位值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各脑深部灰质核团的平均相位值与实际脑铁含量参考值呈负相关(r=0.849,P=0.032),即铁含量越多相位值越小。壳核、尾状核、黑质及红核的不同年龄组间平均相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3、0.001、0.003),丘脑、苍白球的不同年龄组问平均相位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71、0.476)。壳核、尾状核、黑质及红核的相位值与年龄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06、0.403、O.356、0.257),苍白球、丘脑的相位值与年龄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75、0.152)。结论:本研究加深了对脑深部灰质核团铁分布规律及其与年龄相关性的认识,为神经退行性病变的临床预测和早期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 周毅许茂盛曹志坚向妮娜
- 关键词:磁敏感加权成像
- 肺癌解剖位置与支气管动脉改变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利用螺旋CT血管成像(CTA)分析中央型与周围型肺癌支气管动脉(BA)改变特点,区别肺癌BA改变与肿瘤大小及解剖位置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收集原发性肺癌50例(中央型及周围型肺癌各25例),分为结节组(肿瘤直径≤30 mm)和肿块组(肿瘤直径>30 mm);正常对照30例。采用64层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T)等方法进行观察,分析BA起源、形态学特征及其与肺癌的解剖学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30例均可显示BA,其中右侧共显示50支(平均1.7支/例),左侧53支(平均1.8支/例)。肺癌组50个癌灶供血BA均能清晰显示,共90支(平均1.8支/例)。正常对照组BA平均管径1.4 mm。中央型肺癌结节组12例平均管径1.8 mm,肿块组13例平均管径约2.9 mm,合计平均管径2.6 mm。周围型肺癌结节组9例平均管径1.5 mm,肿块组16例平均管径2.0 mm,合计BA平均管径1.8 mm,周围型肺癌结节组B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和周围型肺癌肿块组及中央型肺癌结节组BA较正常对照组BA增粗,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央型肺癌BA较周围型肺癌BA明显增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螺旋CT能够有效地显示BA,肺癌BA的改变与肿瘤的大小及位置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曹志坚刘玉凤许茂盛丁国苗王世威
- 关键词:肺肿瘤支气管动脉
- 磁敏感加权成像脑静脉血相位值测定评价缺血性脑卒中血氧代谢改变
- 目的:利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测定脑静脉血相位值,评价缺血性脑卒中后静脉血相位值改变,从而评价缺血性脑卒中对脑血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 曹志坚刘玉凤张丽萍许茂盛侯群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磁敏感加权成像血氧饱和度
- 文献传递
-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的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对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对冠状动脉瘤样扩张(CAE)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CTCA检查10 150例,采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对比剂注射速率5 mL/s,准直0.6 mm×64,重建层厚0.75 mm,间隔0.4 mm)获得原始图像,用容积再现(VRT)、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种方法观察。其中807例与CAG对照,分析瘤样病变病因,观察瘤体形态、大小、分布、病变血管走行并分析诊断价值。结果:CTCA诊断CAE 38例(检出率0.37%,计46个),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动脉瘤21例(25个),非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动脉瘤15例(19个),先天性CAE 2例(2个)。非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动脉瘤包括冠状动脉瘘继发CAE 14例和川崎病冠状动脉瘤1例。22例与CAG对照,CTCA诊断CAE 25个,CAG诊断CAE 26个,检出CAE敏感度95.5%,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9.9%。结论:64层CTCA能清晰显示CAE,对CAE病因、瘤体形态大小、分布情况及病变血管走行有重要诊断价值。
- 曹志坚许茂盛陈智能丁国苗陈刚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 支气管动脉的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分析
- 在体支气管动脉(BA)检查的主要方法是选择性血管造影,但支气管动脉细小、多来源,使得其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自从多层螺旋CT问世以来,人们开始采用CT血管成像(CTA)来显示支气管动脉,近年来关于支气管动脉CTA的报道主...
- 曹志坚许茂盛陈刚丁雪委丁国苗
- 关键词:螺旋CT血管成像支气管动脉血管造影原发性肺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