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曾新晨

曾新晨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福田区卫生系统公益性科研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浆
  • 2篇血小板
  • 2篇上颌
  • 2篇牵引成骨
  • 2篇牵引成骨技术
  • 2篇牵张
  • 2篇牵张成骨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自体
  • 2篇自体富血小板...
  • 2篇富血小板
  • 2篇富血小板血浆
  • 2篇成骨
  • 1篇英文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前切除
  • 1篇直肠前
  • 1篇直肠前切除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安徽省合肥市...

作者

  • 7篇曾新晨
  • 3篇叶亮
  • 2篇庄哲宏
  • 2篇黎浩江
  • 2篇张冬辉
  • 2篇张剑宝
  • 2篇王哲
  • 1篇吴晓辉
  • 1篇陈冠中
  • 1篇刘业星
  • 1篇王喆
  • 1篇陈规划
  • 1篇朱双林
  • 1篇王大为
  • 1篇傅斌生
  • 1篇刘炜
  • 1篇杨扬
  • 1篇陈秀琴
  • 1篇叶伟明
  • 1篇邴卫平

传媒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09
  • 3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促进兔上颌缝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对兔上颌骨牵张成骨的影响。方法:将16只年轻健康家兔随机分为1周实验组(4只),1周对照组(4只),3周实验组(4只),3周对照组(4只)。分别在家兔左侧前颌缝的两侧置入钛钉(直径1.5mm),戴自制前牵引装置,1周实验组和1周对照组持续牵引1周,3周实验组和3周对照组持续牵引3周。试验组在牵张开始时将制得的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与10%氯华钙、牛凝血酶以9∶1(v/v)比例混合,形成凝胶样物质注射至左侧前颌缝内。牵引结束后对骨缝两侧钛钉间距离的增加值以及组织学等指标进行观察以及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试验组家兔上颌均向前移位。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骨缝标志钉间距离增加值较大,新骨生成与矿化较快,血管分布较多,牵张间隙中骨小梁较为粗壮和成熟。结论:富血小板血浆有助于骨组织再生,对兔上颌骨牵张具有促进作用。
叶亮曾新晨郭敏黎浩江王哲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牵引成骨技术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促进兔上颌缝的牵张成骨(英文)
2008年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内含多种高浓度的生长因子,具有促进新骨生成,加速愈合的作用,对牵张成骨的作用尚无公识性结论。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对兔上颌骨牵张成骨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7/08在中山大学北校区何母实验楼生理实验室完成。材料:3~5月龄健康家兔16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4~1.7k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自制上切牙带环、外置式前牵引面具、牵引橡皮圈。凝结剂由1000U牛凝血酶溶于1mL100g/L氯化钙制成。方法:分别在家兔左侧前颌缝的两侧置入钛钉(直径1.5mm),戴自制前牵引装置,试验组在牵张开始时,注射V(富血小板血浆)∶V(凝结剂)=9∶1混合的凝胶样物质至左侧前颌缝内。两组分别持续牵引1周和3周,每个时间点4只家兔。主要观察指标:牵引结束后测量骨缝两侧钛钉间距离的增加值以及组织学观察结果。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家兔上颌均向前移位。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骨缝标志钉间距离增加值较大,新骨生成与矿化较快,血管分布较多,牵张间隙中骨小梁较为粗壮和成熟。结论:富血小板血浆有助于骨组织再生,对兔上颌牵张成骨具有促进作用。
叶亮曾新晨黎浩江王哲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牵引成骨技术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倒“8”字阑尾残端包埋法与荷包包埋法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下倒"8"字缝合阑尾残端包埋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2016年6月到本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8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阑尾残端包埋类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6例行腔镜下倒"8"字缝合法包埋阑尾残端,对照组62例行腔镜下荷包缝合法包埋阑尾残端,对两组患者的操作成功率及操作完成时间、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包埋操作成功率90.9%,完成操作时间(2.24±0.97)min,并发症9例;对照组包埋操作成功率54.8%,操作完成时间(4.91±1.67)min,并发症11例。两组患者的操作成功率、完成操作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下"8"字缝合阑尾残端包埋方法是一种简便易行且安全的阑尾残端包埋方法。
张冬辉庄哲宏张剑宝刘业星张朝军梁智浩曾新晨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两种不同被动式自锁托槽摩擦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2种被动式自锁托槽系统(SmartClip,Damon3)分别和不同弓丝组合时在后牙段所产生的摩擦力差异。方法:24℃及干燥条件下,分别测试这2种被动自锁托槽系统与3种弓丝(0.36mm NiTi圆丝、0.48mm×0.64mmN iTi方丝、0.48mm×0.64mm不锈钢方丝)组合时在后牙段的动、静摩擦力。结果:当使用0.36mm NiTi圆丝时,SmartClip与Damon3自锁托槽的摩擦力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当使用0.48mm×0.64mm NiTi方丝和不锈钢方丝时,SmartClip与Damon3自锁托槽的摩擦力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SmartClip大于Damon3自锁托槽的摩擦力。结论:SmartClip自锁托槽可以有效调节摩擦力大小,在使用较小尺寸弓丝时可达到同Damon3自锁托槽相似的低摩擦力效果,当放入0.48mm×0.64mm以上的方丝时摩擦力迅速增加。
叶亮王喆曾新晨吴晓辉朱双林王大为
关键词:自锁托槽静摩擦力
自制气囊双套管粪便导流装置预防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 探讨应用自制气囊双套管粪便导流装置预防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接受直肠前切除手术的16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放置自制气囊双套管粪便导流装置分为粪便导流组(71例)和未导流组(98例)。粪便导流装置放置方法:吻合完成后,由助手置入粪便导流装置,主管远端超过吻合口15 cm以上,给气囊充气,以肠腔充分扩张;7号丝线缝合肛周皮肤,捆绑、固定主管,主管超过肛门外保留3~5 cm,接引流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相当(均P 〉 0.05),但粪便导流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 0.041和P= 0.013)。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粪便导流组术后有6例(8.5%)患者因不能耐受而于48 h内拔除导流装置;术后因气囊破裂更换气囊5例次;粪便堵塞导管21例次,冲洗不复通后拔除3例。粪便导流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导流组[2.8%(2/71)比11.2%(11/98),P= 0.043],尤其是对于低位吻合者(吻合口距肛缘〈5 cm)[2.3%(1/43)比15.4%(10/65),P= 0.028],而对于高位吻合者,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1/28)比3.0%(1/33),P= 0.90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放置粪便导流装置是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 0.316,95%CI:0.114~0.769;P= 0.003)。 结论 自制气囊双套管粪便导流装置能有效预防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但对于高位吻合者不推荐使用。
张冬辉何葵邱怀玉庄哲宏刘付英聪张剑宝曾新晨
关键词:直肠前切除术吻合口瘘
Transglutaminase-2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3年
目的探讨Transglutaminase-2(TG2)蛋白在肝细胞肝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回顾性研究标本为2006年5月至2010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肝癌肝切除的51例患者的肝癌标本(肝癌组)。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44例,女7例;年龄(46±10)岁。另术中取21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标本中TG2蛋白的表达情况。两组标本中TG2蛋白表达比较及TG2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TG2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结果肝癌组TG2阳性率为53%(27/51);对照组阳性率为14%(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45,P<0.05)。肝癌组织TG2蛋白表达与AFP、肿瘤直径、血管浸润及肿瘤、淋巴、转移(TNM)分期呈正相关(r=0.357,0.497,0.750,0.747;P<0.05),而与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438,P<0.05)。结论 TG2蛋白在肝癌组织呈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直径、血管浸润及TNM分期呈正相关,提示TG2可能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刘炜傅斌生曾新晨陈冠中易慧敏张琪杨扬陈规划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肿瘤侵润
两种方法治疗内痔188例临床分析
2008年
为探讨两种不同方法在治疗各期内痔中的应用,对94例Ⅱ、Ⅲ期内痔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并与同期行消痔灵硬化治疗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对Ⅱ期内痔两组治疗痔核脱出、出血、术后3个月肛窥镜观察结果差异无显著性,对Ⅲ期内痔两组治疗在痔核脱出、出血、术后3个月肛窥镜观察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表明,对Ⅲ期内痔治疗RPH术明显优于消痔灵硬化注射。
叶伟明刘远成陈秀琴沈奎邴卫平曾新晨
关键词:自动痔疮套扎术注射疗法疗效观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