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花 作品数:17 被引量:40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江西省科技厅青年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经济管理 更多>>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15届全国血管外科学术年会(CVS2023)在南昌隆重召开 2023年 2023年2月16~19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办,江西省医学会、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承办,《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血管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及《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协办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15届全国血管外科学术年会(CVS2023)在江西南昌以线下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形式隆重召开。 朱仙花 邱结华关键词:血管外科 CVS 一种下肢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剥离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肢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剥离器组件,包括剥离子、剥离套环以及监视手术过程的腔镜设备。在本实用新型中,医生在利用剥离子对病变内膜进行剥离时,可通过腔镜设备进行观察,并将剥离的病变内膜套入... 邱结华 陈炜 闵曦曦 曾贤德 曾雄 朱仙花 周为民纤维蛋白胶携载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大鼠缺血后肢血管再生 2013年 目的观察纤维蛋白胶携载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el+G-CSF)对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缺血下肢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制成右下肢缺血模型,随机分成3组:Gel+G-CSF组、G-CSF组和PBS组,每组10只,分别肌肉注射Gel+G-CSF、G-CSF和PBS。造模术前及术后第1、3、5、7天计数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造模后第1周和第4周每组分别处死5只大鼠,行组织学检测,计数血管密度。结果Gel+G-CSF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在术后第1天达峰值[(14.694±1.11)×10^9/L],且明显低于G.CSF组在术后第3天达到的峰值[(21.00±2.26)×10^9/L]。Gel+G-CSF组[(686±108)/mm^2]的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G-CSF组[(491±110)/mm^2]和PBS组[(252±78)/mm^2],P〈0.05。Gel+G-CSF组[(6.14-0.8)/mm^2]的α-SMA阳性血管密度明显高于PBS组[(2.6±1.3)/mm^2],P〈0.05。Gel+G-CSF组肌组织中有大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细胞的浸润。结论Gel+G-CSF可以促进缺血肌组织血管再生,而刺激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的不良反应较小。 朱仙花 陈锋 熊吉信 熊清根关键词:缺血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纤维蛋白组织黏着剂 毒品注射性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附我院11年经验 邱结华 周为民 周卫 唐新华 袁庆文 陈锋 王世知 曾庆福 朱仙花 曾庆忠 熊吉信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早中期诊治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朱仙花 熊吉信关键词: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 弓部开窗技术保留弓上分支血管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弓部开窗技术保留弓上分支血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21年3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15例累及主动脉弓部的胸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患者,患者均采用弓部开窗技术进行治疗,其中,采用机械原位开窗技术治疗患者198例,采用体外预开窗技术治疗患者17例。分析弓部开窗技术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行机械原位开窗手术的技术成功率93.94%(186/198)。实行体外预开窗术的技术成功率为100%(17/17)。全部患者中,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包括入路血管损伤6例,出血2例,内漏10例,脑梗死3例,逆向撕裂2例。死亡患者2例。1例患者于术后2个月发生升主动脉逆向撕裂,1例患者发生分支支架闭塞,4例患者出现内漏,2例患者经弹簧圈栓塞后治愈,2例患者的内漏自行消失。其余患者无支架移位或变形,分支支架通畅。结论胸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累及主动脉弓部时,机械原位开窗技术和体外预开窗技术可保留和重建弓上分支血管,具有费用低、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近中期效果良好的优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滕 王世知 邱结华 曾庆福 章文文 徐颖奇 朱仙花 刘诗琛 周为民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瘤 球囊扩张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的效果 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总结球囊扩张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或闭塞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球囊扩张治疗自体AVF狭窄或闭塞的尿毒症患者52例,比较手术前后自体瘘血流量的变化及造影表现,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52例患者球囊扩张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3、6、9、12个月通畅率分别为98.1%(51/52)、90.4%(47/52)、80.8%(42/52)、71.2%(37/52);术后1年内再狭窄患者15例,经再次球囊扩张后血流量达到透析要求(>200 mL·min-1)。结论球囊扩张是治疗自体AVF狭窄的有效方法,近期效果明显;超声或数字减影造影引导下经皮血管成形术均可行,可根据患者病变情况和医生自身技术条件酌情选择;手术入路和球囊的选择对于治疗AVF狭窄至关重要;球囊扩张治疗自体AVF狭窄通畅率随时间降低,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周卫 朱仙花 熊清根 曾庆福 陈锋关键词:球囊扩张术 血液透析 一种下肢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剥离器组件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肢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剥离器组件,包括剥离子、剥离套环以及监视手术过程的腔镜设备。在本发明中,医生在利用剥离子对病变内膜进行剥离时,可通过腔镜设备进行观察,并将剥离的病变内膜套入剥离套环... 邱结华 陈炜 闵曦曦 曾贤德 曾雄 朱仙花 周为民可视镜辅助下长段股动脉内膜剥脱术8例临床分析 2024年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tic occlusion of lower extremity,ASO)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缺血性疾病,近年来患病率持续升高[1]。ASO早期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如未及时治疗将导致患肢静息痛、溃疡,甚至坏疽[2]。ASO主要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腔内治疗和开放手术等,对于达到手术指征的股动脉多部位病变、长段闭塞的下肢动脉缺血患者,通常采用动脉搭桥术和动脉内膜剥脱等开放手术治疗[3,4]。本中心创新性采用输尿管软镜和内膜剥离器辅助下行下肢长段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股浅动脉长段闭塞,现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居治楠 戴康辉 闵曦曦 陈炜 钟志惟 朱仙花 周为民 邱结华关键词:动脉内膜剥脱术 间歇性跛行 腔内治疗 静息痛 缺血性疾病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介入硬化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介入硬化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6例行介入硬化治疗的病例,术前行MRI检查明确瘤体大小范围等,术中经皮穿刺瘤体,DSA造影显示其分布形态、引流血管等情况,然后在透视下缓慢注入聚桂醇泡沫,直至硬化剂充满瘤腔、瘤体肿胀不能注入,术后1个月根据病灶缩小、症状缓解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治疗,1~3次治疗后消退较明显者复查MRI,完成全疗程者随访3个月,评估疗效。结果 6例患者均完成全程治疗,注射1~3次,并经随访3个月,其中疗效Ⅰ级者0例,Ⅱ级者1例,Ⅲ级者2例,Ⅳ级者3例,1例术后出现咳嗽不适,经吸氧、平卧休息后好转。结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介入硬化治疗安全有效。 陈冬 唐新华 王世知 朱仙花关键词:血管瘤 血管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