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杰昌
- 作品数:54 被引量:198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天津市科委资助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感染性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单中心8年随访结果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探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治疗原发性感染性主动脉瘤(primary infected aortic aneurysms,PIAAs)的有效性及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0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15例PIA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男性10例,年龄55~80岁。PIAA位于胸腹主动脉I例,腹主动脉10例,左骼总动脉4例。血培养阳性患者13例,包括沙门菌12例,链球菌1例。11例患者术前给予一周的抗生素治疗,4例因动脉瘤破裂而行急诊手术。患者术后继续给予抗生素治疗至少6个月。术后30d无死亡病例。中位随访时间44.6个月。随访期内6例患者感染复发,其中3例死亡。3例通过长程抗生素等综合治疗后痊愈。其余患者随访期内无感染复发征象。结论EVAR联合抗生素及引流的治疗策略是治疗PIAA一种可行的方法,适用于不具备开放手术条件及动脉瘤破裂的患者。
- 陈岩朱杰昌戴向晨罗宇东
- 关键词:主动脉瘤
- 胸腹主动脉瘤治疗方法选择:附19例病例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应用开放手术、杂交手术、腔内手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TAAA)的治疗结果,探讨不同方法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采用开放手术、杂交手术和腔内手术治疗的TAAA患者临床资料,比较3组术前一般情况、围手术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TAAA患者共19例,平均年龄为(53.0±12.9)岁。开放手术7例,杂交手术3例,腔内手术9例。开放手术组、杂交手术组、腔内手术组术后30天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4%(5/7)、66.7%(2/3)、11.1%(1/9)(P=0.028)。出院随访中,开放手术组术后右肾动脉分支闭塞1例,杂交手术组随访过程无并发症发生,腔内手术组术后Ⅲ型内漏1例,支架近端胸主动脉再发夹层动脉瘤1例。结论目前,3种治疗方式呈共存状态。开放手术适用于全身情况良好的年轻患者。腔内手术具有显著微创优势。随着新器材及方法的不断出现,腔内手术有成为TAAA首选治疗的趋势。对于不适用单纯腔内手术或完全开放手术的患者,可考虑杂交手术。
- 王端罗宇东范海伦冯舟朱杰昌张益伟戴向晨
- 关键词:胸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杂交手术腔内治疗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的进展被引量:6
- 2018年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发病突然、病程凶险,死亡率高。开放手术虽然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经典方法,但不适用高龄及伴有合并症的患者。腔内技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及病死率,尤其是"开窗"及分支技术的问世,扩展了腔内治疗夹层的适应证,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本文就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研究现状及前景做一综述。
- 朱杰昌戴向晨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
- 阻断CD40/CD40L共刺激通路联合FTY720在小鼠心脏移植中的抗排斥反应作用研究
- 本课题采用体外构建的CD40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慢病毒载体修饰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通过抑制DC表面CD40的表达,阻断CD40/CD40...
- 朱杰昌
- 关键词:共刺激通路心脏移植FTY720
- 文献传递
- 破裂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与开放手术效果的比较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比较破裂腹主动脉瘤(rAAA)开放手术(OR)与腔内治疗(EVAR)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rAAA并采取OR或EVAR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及其中游离破裂患者术前指标及合并症、术中指标、围术期死亡率、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及生存率等。结果:共61例r AAA患者,男性50例,女性11例,年龄37~86岁,平均(69.74±9.22)岁。OR组36例,EVAR组2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合并症及血肌酐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术前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OR组与EVAR组围术期死亡率,术后30 d、6个月及12个月生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OR组与EVAR组在术中出血量[(2116.67±1655.52)、(339.58±786.29)m L],术中输血量[(1413.33±978.29)、(416.67±562.35)m L],手术时长[(279.33±66.87)min、(161.46±82.81)min]及ICU天数[5.0(IQR:2.0~6.0),1.0(IQR:0.0~2.0)]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两组间游离破裂患者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VAR在解剖结构合适、指征明确的患者中的应用,可显著改善预后并具有微创优势,同时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中疗效不亚于OR,故EVAR可作为r AAA治疗的一线手段;而OR在解剖结构不适用于EVAR等病例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孙昊戴向晨罗宇东范海伦冯舟朱杰昌张益伟
- 关键词:破裂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腔内治疗
- 体外开窗EVAR技术治疗短瘤颈腹主动脉瘤的初步经验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初步探讨体外开窗EVAR技术治疗短瘤颈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6例应用体外开窗技术治疗的短瘤颈AA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根据术前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数据预定或者自制体外开窗支架,行AAA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和内脏动脉分支支架植入术。结果 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例患者术后1周内出现一过性肾功能损伤,经内科治疗后改善。6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8.6个月(范围为1~24个月)。1例左侧肾切除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彩色超声多普勒,显示右侧肾动脉通畅,腹主动脉支架通畅,无内漏。其余5例患者术后复查CTA,均显示主体开窗支架和内脏分支支架通畅,无内漏。结论体外开窗EVAR技术是一项治疗短瘤颈AAA的可行方法。
- 罗宇东朱杰昌张益伟冯舟范海伦戴向晨
- 关键词:腔内修复术腹主动脉瘤
- 症状性腹主动脉瘤压迫十二指肠的临床诊疗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本文报道了3例罕见的症状性腹主动脉压迫十二指肠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初步提出了此类疾病相应的分型及处理方法。
- 朱杰昌戴向晨罗宇东冯舟张益伟
- 关键词:症状性腹主动脉瘤十二指肠临床诊疗分析手术治疗
- 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治疗下肢动脉狭窄伴血栓形成病变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评价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PMT)治疗下肢动脉狭窄伴血栓形成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初始治疗应用减容治疗方法的下肢动脉狭窄伴血栓形成患者共102例。按减容方法不同,分为经皮机械血栓清除联合置管溶栓(PMT+CDT)组(27例)及单纯置管溶栓组(CDT)组(75例)。减容治疗后视治疗结果给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支架置入等后续处理。对比两组一般情况、术中情况(失血量、造影剂用量)、围手术期情况(尿激酶用量、介入次数、减容时间、减容相关并发症)、减容有效性、减容费用、踝肱指数(ABI)、术后6个月再狭窄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PMT+CDT组减容有效性显著高于CDT组(P<0.05);同组内比较,两组术后1周及6个月ABI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两组间同时点比较,ABI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6个月再狭窄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支架内再狭窄病例亚组中PMT+CDT组的6个月再狭窄率显著低于CDT组(P<0.05);PMT+CDT组的造影剂用量、介入次数、尿激酶用量、减容时间以及减容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DT组(P<0.05),失血量、减容费用显著高于CDT组(P<0.05)。结论: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有效、省时、安全,可作为下肢动脉狭窄伴血栓形成患者的首选初始治疗方法。
- 李宏伟罗宇东范海伦冯舟朱杰昌张益伟胡凡果戴向晨
- 关键词:下肢动脉狭窄血栓形成置管溶栓术
- 体外开窗EVAR技术治疗远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例病例报告
- 2017年
- 自1999年Dake等首次报道应用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封堵主动脉夹层的近端破口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以来,大部分病例真腔血供改善、假腔逐渐血栓化、远端主动脉重新塑形,但是仍有部分病例支架远端主动脉假腔持续增大形成夹层动脉瘤,影响真腔供血甚至破裂。
- 郭俊莹戴向晨朱杰昌范海伦冯舟张益伟胡凡果罗宇东
- 关键词:主动脉腔内隔绝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 台上4开窗EVAR技术腔内修复胸腹主动脉瘤1例报告被引量:2
- 2017年
- 胸腹主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TAAA)的腔内治疗一直是血管外科的难点。腹主动脉内脏分支血管重建的困难是限制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应用于TAAA治疗的重要原因。开窗支架技术可以保留各个分支血管的血供而不改变其解剖结构,理论上减少了内漏和分支支架因受压而闭塞的问题,是一种值得尝试的腔内手术方式。
- 杨鑫戴向晨朱杰昌罗宇东范海伦冯舟张益伟胡凡果
- 关键词:胸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