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焕金 作品数:14 被引量:38 H指数:4 供职机构: 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州市海珠区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完带汤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10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完带汤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完带汤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用氟康唑胶囊治疗。比较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评分、p H值与阴道菌群分布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0%,对照组为8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项症状评分、阴道微环境各项检测指标(除球菌外)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带汤联合氟康唑治疗RVVC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改善阴道微环境,利于维持阴道酸性环境从而减少复发。 刘碧星 朱焕金关键词: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完带汤 氟康唑 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肝孕妇应用抗病毒药物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观察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肝孕妇应用抗病毒药物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方法将收治在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的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肝孕妇(孕28周),经过纳入、排除筛选后共60例纳入研究,其中30例配合抗病毒药物阻断治疗至分娩后42 d止的孕妇为研究组,另30例未配合抗病毒药物阻断治疗的孕妇为对照组。孕妇的婴儿出生后均接受主、被动联合免疫,并在出生6 h内、1月龄和6月龄时,肌内注射乙肝疫苗各10μg,均于出生后6 h内和1月龄时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各200 IU。比较两组孕妇在孕28周和分娩时血清HBV DNA载量,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率并统计孕妇不良反应。检测婴儿出生后6 h内(于主、被动免疫前抽股静脉血)和7月龄血清HBsAg阳性率及HBV DNA载量。结果研究组孕妇在分娩时的血清HBV DNA载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同组在孕28周时,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6 h内,研究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月龄时,研究组婴儿HBsAg均为阴性,对照组73.33%为阴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婴儿出生及7月龄时血清HBV DNA阳性率均为0.00%,两组婴儿出生后6 h内及7月龄时的HBV DNA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前的孕妇血清HBV DNA检查时的载量相对升高,孕妇危险性增加。而在HBV DNA高载量孕妇孕晚期时应用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妊娠晚期孕妇血清HBV DNA载量,提升新生儿的血清HBsAg转阴率,对母婴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黄慧慧 陈武玲 朱焕金关键词:高病毒载量 HBEAG阳性 抗病毒药物 阻断治疗 母婴传播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作为婴幼儿血流感染中血培养阳性预测指标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作为婴幼儿血流感染(BSI)中血培养阳性预测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12月我院儿科怀疑出现血流感染进行采样培养的对象156例作为观察对象,采血培养时,同时采血检测PCT、CRP,24h后复查。结果:培养阳性的对象PCT、CRP水平高于培养阴性的对象,革兰阳性菌PCT、CRP低于革兰阴性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合计者与培养阴性的对象PCT、CRP截断值分别为1. 76μg/L、59. 4mg/L。复查仍然为阳性对象PCT、CRP高于复查仍然为阴性的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复查仍然为阳性的对象相较于初次检查培养为阳性的对象,PCT、CRP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 <0. 05)。CRP≥截断值、PCT任意一个为≥截断值的灵敏度最高,PCT与CRP均≥截断值特异度最高,CRP≥截断值符合率最高。结论:PCT、CRP可作为婴幼儿BSI诊断指标,CPR可以鉴别感染,PCT可以辅助判断感染菌类型。 朱焕金 黄慧慧关键词:儿科 血流感染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纤维介素蛋白2在HBV感染孕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纤维介素蛋白2(FGL2)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7—9月本院收治的HBV感染孕妇80名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入住本院的无HBV感染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HBV感染孕妇均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酯二吡夫酯片抗病毒治疗,从孕24周开始每日口服300 mg/次,每日1次,持续服用至分娩结束后1个月。采集受试者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收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FGL2水平;采用速率法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采用重氮法测定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两组血清FGL2水平变化,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变化;治疗前后血清FGL2水平变化,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变化;采用Pearson分析FGL2与ALT、AST和TBIL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FGL2对HBV感染孕妇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FG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FGL2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FGL2与ALT、AST和TBIL呈线性相关性(P<0.05)。经ROC曲线分析,FGL2对HBV感染孕妇诊断灵敏度为88.68%,特异度为62.96%。结论FGL2在HBV感染孕妇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具有良好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评价HBV感染孕妇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指标,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黄慧慧 陈武玲 朱焕金 鞠爱萍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孕妇 1例马耳他布鲁氏菌患者报道 被引量:1 2022年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也称“波状热”,是布鲁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感染人以及牛、羊、猪、犬等动物。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该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可造成严重的健康和社会经济损失。21世纪以后,中国布鲁菌病疫情强势走高,疫区范围逐年扩大。实验室获得性布鲁菌病(LAB)也是实验室感染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 朱焕金 彭另妹 戴海萍 马爽 汤凤珍关键词:流行病学 布鲁菌 当归芍药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2019年 慢性盆腔炎(chornic pelvic inflmamatory disease,CPID)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常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迁延反复发作而成;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过程,如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炎病情反复,难以治愈,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下腹坠胀痛、带下增多、不孕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中医辨证治疗CPID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改善患者体质、缓解症状积分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1-3]。本研究采用当归芍药汤联合西药治疗CPID,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刘碧星 汪莎 朱焕金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 慢性盆腔炎 当归芍药汤 沙眼衣原体感染 急性盆腔炎 结缔组织 1例脑脊液中表型特异的地衣芽孢杆菌的生化特征及其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1 2011年 2010年8月本室从1例患儿脑脊液中分离出地衣芽孢杆菌(BL),因该菌的表型特征特别,进一步做了鉴定,现报道如下。 马翔 聂署萍 温小玲 赵娟 朱焕金 邹燕 陆学东关键词:分子生物学鉴定 地衣芽孢杆菌 表型特征 脑脊液 生化特征 特异 免疫球蛋白M抗体与C反应蛋白在支原体肺炎患儿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诊断中免疫球蛋白(Ig)M抗体与C反应蛋白(CRP)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63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63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CRP水平。结果观察组CRP、IgM抗体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患儿CRP、IgM水平高于轻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诊断中IgM抗体与CRP的作用显著,可有效诊断支原体肺炎,可推广使用。 朱焕金关键词:支原体肺炎 免疫球蛋白M C反应蛋白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前凝血指标水平及对发生化疗后不良事件的预测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比较发生化疗后不良事件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与未发生化疗后不良事件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凝血指标差异。方法42例发生化疗后不良事件恶性血液病患者纳入发生组,38例未发生化疗后不良事件恶性血液病患者纳入未发生组,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化疗前,以及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空腹血糖(FBG)、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水平。比较不同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发生组、未发生组化疗前及对照组各项凝血指标。结果在8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化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2.50%。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5.00%、43.75%、32.14%,3种恶性血液病化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的PT、APTT、TT均明显延长,FBG、D-D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发生组比较,发生组PT、APTT延长,D-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APTT、D-D对于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化疗后不良事件的预测有一定的帮助。 朱焕金 张妮关键词:凝血 恶性血液病 化疗 妊娠中晚期HBV感染孕妇T细胞水平及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s B virus,HBV)感染孕妇T细胞水平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3月于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HBV感染孕妇8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将研究组孕妇根据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是否阳性分为两组,HBeAg(+)38例,HBeAg(-)42例。另外同期随机选取正常孕妇4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CD4^(+)、CD8^(+)及CD4^(+)/CD8^(+)比值水平;同时比较孕妇妊娠结局及与T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HBeAg(+)孕妇CD4^(+)及CD4^(+)/CD8^(+)比值显著低于HBeAg(-)孕妇及对照组,CD8^(+)水平显著高于HBeAg(-)孕妇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BeAg(+)孕妇剖宫产、胎膜早破、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显著高于HBeAg(-)孕妇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孕妇中CD4^(+)及CD4^(+)/CD8^(+)比值与剖宫产、胎膜早破、早产呈负相关(r=-0.416、P=0.017;r=-0.508、P=0.012;r=-0.557、P=0.009;r=-0.436、P=0.015;r=-0.521、P=0.011;r=-0.596、P=0.008),CD8^(+)与剖宫产、胎膜早破、早产呈正相关(r=0.398、P=0.027;r=0.413、P=0.017;r=0.482、P=0.013)。结论妊娠中晚期HBV感染孕妇中,HBeAg(+)孕妇T细胞水平有明显变化,妊娠期应注意HBV感染孕妇HBeAg状态及T细胞水平变化,配合临床检测与适当治疗改善妊娠结局。 陈武玲 黄慧慧 朱焕金 鞠爱萍关键词:孕妇 HBV T细胞 妊娠中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