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良

作品数:84 被引量:361H指数:13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39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7篇医药卫生
  • 10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多糖
  • 8篇活性
  • 7篇食品
  • 6篇乙烯
  • 6篇裙带菜
  • 5篇水溶
  • 5篇小鼠
  • 5篇精油
  • 5篇抗氧化
  • 5篇缓释
  • 5篇果蔬
  • 4篇叶黄素
  • 4篇贮藏
  • 4篇铸膜液
  • 4篇纤维
  • 4篇离子
  • 4篇理化性
  • 4篇理化性质
  • 4篇醚酮
  • 4篇聚醚

机构

  • 70篇华南理工大学
  • 16篇暨南大学
  • 5篇广东华凯明信...
  • 1篇喀什师范学院
  • 1篇深圳职业技术...
  • 1篇广东石油化工...
  • 1篇广东骏丰频谱...
  • 1篇湖南省食品安...

作者

  • 84篇朱良
  • 27篇肖凯军
  • 16篇王一飞
  • 10篇康琰琰
  • 8篇门晓媛
  • 8篇朱艳梅
  • 8篇申益
  • 7篇岑颖洲
  • 6篇何其
  • 5篇林福兰
  • 5篇田应娟
  • 5篇李冰
  • 5篇董浩
  • 5篇银玉容
  • 5篇陈健
  • 5篇姜建国
  • 5篇王震
  • 4篇李琳
  • 3篇张美英
  • 3篇尹怀霞

传媒

  • 8篇现代食品科技
  • 4篇食品科学
  • 4篇食品科技
  • 3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中国海洋药物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食品与机械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中药材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食品工业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中草药
  • 1篇饲料工业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粮食与油脂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10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9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1篇2006
  • 5篇2005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京尼平交联制备枯草杆菌碱性蛋白酶聚集体被引量:2
2020年
本研究利用新型交联剂京尼平制备了枯草杆菌碱性蛋白酶交联聚集体(BAP-CLEAs)。以酶活回收率为指标,确定了BAP-CLEAs制备的最佳条件为:交联剂质量浓度0.50%,交联温度35℃,交联时间12 h,此时BAP-CLEAs的酶活回收率为55.04%。采用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对BAP-CLEAs进行表征,结果证明枯草杆菌碱性蛋白酶在京尼平的作用下成功交联。与游离酶相比,BAP-CLEAs的最适p H值向碱性方向偏移,由9.4变为10.3,在较宽的p H范围和温度范围内保持较高的酶活。另外,在2%浓度的酪蛋白底物中重复使用5次后,BAP-CLEAs还能保持86.42%的酶活性。以上催化特性的结果表明,枯草杆菌碱性蛋白酶在京尼平的作用下可成功交联形成酶聚集体,且该交联酶聚集体具有比游离酶更优越的p H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和重复使用稳定性,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叶芊芊谌凯张玲肖凯军朱良
关键词:京尼平交联酶聚集体
昆布多糖的含量测定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简便的昆布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精制昆布多糖测得昆布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后,样品经除杂处理后,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昆布中多糖的含量。结果用此方法测定多糖的标准曲线,其相关系数为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35%,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为4.68%。结论本方法所需仪器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于昆布及其制品的多糖含量的常规检测。
朱良张青王一飞康琰琰岑颖洲
关键词:多糖
褐苞蒿挥发油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对褐苞蒿全草中精油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及抗菌活性研究。通过水蒸气蒸馏提取得到褐苞蒿全草精油,利用气质联用对其进行成分分析,以圆盘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褐苞蒿精油对大肠埃希氏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酿酒酵母、毛霉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鉴定出该精油成分中的65个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92.70%。主要成分为桉油醇(11.30%),樟脑(8.21%),4-萜烯醇(7.32%),石竹烯氧化物(6.34%),大根香叶烯D(6.39%)和石竹烯(5.37%)。对5种细菌的体外抗菌试验表明:该精油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为进一步利用褐苞蒿精油提供了重要依据。
周金沙朱良李乐钟菲菲李林
关键词:精油化学成分抑菌生物活性
基于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制备Al_2O_3/PVDF杂化膜被引量:6
2017年
采用硅烷偶联剂(2-氰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纳米Al_2O_3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利用热致相变法制备了改性Al_2O_3/PVDF有机无机杂化膜,研究了改性Al_2O_3的添加量对杂化膜性能的影响。经(2-氰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后,纳米Al_2O_3粒子的团聚减少,改性后纳米Al_2O_3的平均最小粒径为52.23nm。与纯PVDF膜比较,改性纳米Al_2O_3的添加改善了PVDF膜的形貌结构,改性Al_2O_3/PVDF杂化膜形成的球晶明显增加,球晶的密度尺寸缩小,杂化膜中形成了大量连通的界面孔,膜的孔隙率升高,改善了PVDF膜的力学性能和亲水性,提高了截留率。当纳米粒子添加量达到5%时,膜的截留率提高了7.2%,膜的纯水通量达到了593.95L/(m^2·h),膜强度达到5.0MPa。
朱子沛汤旭何其董浩朱良肖凯军
关键词: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聚偏氟乙烯超滤膜
一种橄榄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橄榄速溶茶及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原料的处理、混合,浸提液的制备和过滤、喷雾干燥;该橄榄速溶茶原料配方包括橄榄30-50%、茶叶30-50%和山渣10-30%;浸提液的制备是以预粉碎的橄榄、山渣、茶叶为...
朱良林庆生林福兰姜建国陈健
文献传递
旋涂法制备PVDF/PTFE复合膜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旋涂技术具备薄膜厚度精确可控、高性价比、节能、低污染等优点,在薄膜制备方法中脱颖而出。本文使用旋涂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膜,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同时对旋涂成膜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PVDF溶液浓度、旋涂仪的旋转速度和成膜温度对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水通量的影响,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对复合膜胶粘层的微孔孔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VDF/PTFE复合膜制备的最佳工艺:PVDF溶液浓度为6 g/L,旋涂仪的旋转速度为2500 r/min以及成膜温度为90℃。该条件下制备的复合膜的膜厚度为200μm,平均孔径为20μm,拉伸强度可达到26.34MPa,水通量可达到605.2 L/(m2·h)。此外,分析旋涂PVDF/PTFE复合膜成型的机理,其原因是由于PVDF溶胶分子与PTFE基膜之间存在范德华力等分子间力以及溶胶分子渗透到基膜微孔之间所形成的钩钉键等粘合作用。
肖凯军蔡胜董瑞朱良
关键词:旋涂法复合膜
一种高强度三元梯度结构PVDF管式超滤膜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膜分离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强度三元梯度结构PVDF管式超滤膜及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将PVDF粉末在管状模具中烧结,形成一层结构的支撑层管状预制体;然后以该预制体为外层将PVDF粉末进行烧结,形成具有...
肖凯军何其银玉容朱良申益
文献传递
一种长圆叶艾纳香精油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圆叶艾纳香精油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选取适合提炼精油的原料;第二步,将第一步选取的材料进行预处理;第三步,将经过预处理的材料进行超声波处理;第四步,将第三步处理后的材料进行提取处...
朱良贾盟盟姜建国黄玉婷胡均鹏骆俊杰
文献传递
马尾松花粉总黄酮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研究了马尾松花粉总黄酮的抗疲劳作用。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10、20、40mg/kg的马尾松花粉总黄酮14d,对照组给蒸馏水。测定小鼠游泳时间、爬杆时间、耐缺氧时间及游泳后血乳酸、尿素氮、肝糖原等指标。结果表明马尾松花粉总黄酮能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和爬杆时间,降低了运动后血清BUN浓度,提高肝糖元的储备量,增强清除乳酸能力。
吴晶晶黄培桦朱良林福兰
关键词:抗疲劳尿素氮血乳酸肝糖原
超交联树脂的制备及对异戊醇的吸附性能
2022年
以氯甲基化聚苯乙烯(PS-Cl)为前体,采用Friedel-Crafts反应制备了HCP树脂,并将其应用于异戊醇的吸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稳定性和比表面积分析结果表明,HCP树脂球面光滑,引入了羰基基团,晶型几乎不变,热稳定性增强,比表面积增加为955.83 m^(2)/g,微孔比表面积占BET比表面积的65.03%。探究证明,在85℃,4 h进行Friedel-Crafts反应制备的HCP树脂对异戊醇的吸附效果最佳;HCP树脂对异戊醇的吸附热力学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且吸附是吸热的,吸附动力学属于准二级动力学吸附;经过5次循环使用后的吸附量为第1次吸附量的82.31%,表明HCP树脂具有较好的再生性和可循环利用性。
林蜜彬朱良肖凯军赵凯李国平雷晶
关键词:异戊醇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