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辉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农业部蔬菜遗传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病原
  • 4篇辣椒
  • 3篇斑病
  • 3篇病原鉴定
  • 2篇疫病
  • 2篇疫霉
  • 2篇茄子
  • 2篇辣椒根腐病
  • 2篇辣椒疫霉
  • 2篇根腐
  • 2篇根腐病
  • 1篇订正
  • 1篇药剂
  • 1篇药剂筛选
  • 1篇叶斑
  • 1篇叶斑病
  • 1篇疫病诊断
  • 1篇邮寄
  • 1篇栽培
  • 1篇诊病

机构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9篇朱辉
  • 8篇李宝聚
  • 7篇石延霞
  • 3篇王满意
  • 1篇谢学文
  • 1篇唐乐尘
  • 1篇李龙生
  • 1篇吕国华
  • 1篇李明远
  • 1篇汪海军
  • 1篇江厚春

传媒

  • 3篇中国蔬菜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长江蔬菜
  • 1篇菌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设施辣椒根腐病病原鉴定及检测技术研究
近年来,由于设施辣椒栽培面积的连年扩大,轮作倒茬越来越困难,辣椒根腐病已经成为我国北方设施辣椒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子之一.本论文针对辣椒根腐病病原不清,防治药剂不得当引起防效差的问题,开展了设施辣椒根腐病病原鉴定及检测技...
朱辉
关键词:辣椒根腐病辣椒疫霉病原鉴定
文献传递
一种辣(甜)椒根腐型疫病的快速检测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辣(甜)椒根腐型疫病的快速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的辣(甜)椒根腐型疫病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应用ELISA的改进新技术斑点ELISA(Dot-ELISA)技术,其试剂用量少;操作简...
石延霞李宝聚朱辉谢学文
文献传递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识别与防治被引量:7
2008年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又称细菌性斑疹病或叶斑病,是严重危害番茄产量和品质的一种世界性病害。自1933年首次报道以来,该病在北美、南美、欧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渐发生流行。在美国、澳大利亚及意大利该病曾都严重发生,给当地的番茄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减产高达75%。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陆尚未发现该病,只在台湾省有记载。21世纪初,在我国东北、山西、内蒙古、山东、
李宝聚朱辉石延霞
关键词:细菌性斑点病番茄叶斑病
辣椒根腐型疫病诊断与防治被引量:3
2008年
李宝聚石延霞王满意朱辉
关键词:辣椒根腐病疫病诊断设施栽培经济损失为害程度病原诊断
辣椒根腐型疫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被引量:11
2007年
近年来,在我国北方设施大棚内的辣椒上普遍发生根腐症状,为了明确该病的病原及其防治药剂,对不同辣椒产区的该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筛选防治该病的药剂。结果表明: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化特性以及致病性测定结果,将该病病原鉴定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Leonion,因此将这种造成根腐症状的病害定名为辣椒根腐型疫病;供试的10种杀菌剂中,25%烯肟菌酯乳油、25%吡唑醚菌酯乳油、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是防治辣椒根腐型疫病的理想药剂。
朱辉王满意李宝聚石延霞
关键词:辣椒疫霉病原鉴定药剂筛选
茄子绒菌斑病的病原鉴定、发生与防治被引量:2
2004年
李宝聚朱辉石延霞李明远
关键词:茄子病原鉴定
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三十三) 辣椒疫病初侵染来源、传播途径及防治技术被引量:2
2011年
辣椒疫病(Pepper Phytophthora Blight)是辣椒生产上一种世界性分布较广的毁灭性病害,该病发病周期短,流行速度快,严重制约着辣椒生产。辣椒疫病首先于1918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发现,中国最早于1940年报道此病在江苏发生,此后陆续有相关报道,且表现为逐年加重的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辣椒疫病在全国各地的温室、大棚和露地普遍发生,
江厚春朱辉王满意吕国华李宝聚
关键词:辣椒疫病初侵染来源PHYTOPHTHORA辣椒生产毁灭性病害
中国茄子绒菌斑病病原菌的订正被引量:3
2006年
在我国文献中茄子绒菌斑病(叶霉病)病菌为黄褐孢Fulviafulva,与番茄叶霉病菌相同。但是我们发现两者在菌丝体形态、分生孢子大小和细胞数目方面有显著差异,参考国外相关报道,认为茄子绒菌斑病病菌应为灰毛茄菌绒孢Mycovellosiellanattrassii而非黄褐孢。
李龙生李宝聚朱辉唐乐尘石延霞
瓜枝孢弱毒菌株基因组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经高温筛选到具有弱致病性的瓜枝孢菌株2R、3R。经稳定遗传特性试验表明,菌株2R经15代繁殖后弱致病性仍然得到稳定遗传。采用RAPD和AFLP技术在全基因组水平分析了高温诱导产生的瓜枝孢弱毒菌株的变化。结果表明AFLP技术可以有效地揭示弱毒菌株的DNA的变异,瓜枝孢经50℃高温处理后基因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AFLP图谱分为三种:一种是弱毒菌株和野生型菌株的扩增谱带基本相同;另一种是弱毒菌株产生的谱带一部分与野生型菌株相同,同时出现新的扩增片段;第三种情况是弱毒菌株有新的DNA片段产生,但是与野生型菌株相同的大部分主带消失。256个AFLP引物组合在扩增2R/2Q和3R/3Q时(瓜枝孢弱毒菌株2R和3R,野生型菌株2Q和3Q),分别在2910和2216个位点上有DNA片段产生,2R与2Q以及3R与3Q的遗传相似性分别为24.81%和43.68%。
汪海军石延霞朱辉李宝聚
关键词:高温弱毒菌株基因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