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芬
-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48株社区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本地区社区皮肤及软组织感染(SSTIs)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符合社区SSTIs诊断标准的患者留取分泌物或脓液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病原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使用WHONET5.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阳性球菌占85.3%,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4.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3.1%。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MRSA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分别高于90%、90%、70%,未检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本地区社区SSTIs最常见的病原菌,临床应做到有样必采以确定病原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缓耐药菌产生。
- 孟灵王应芳朱金芬郜莉娜魏玉平
- 关键词: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血清胱抑素C、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与颅内动脉瘤发生及破裂的关系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serum cystatin C,CysC)、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颅内动脉瘤发生及破裂的关系。方法选取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分为破裂组(n=54)和未破裂组(n=46),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血液和脑脊液并检测血清CysC、FBG和CRP的含量。结果颅内动脉瘤患者中饮酒、吸烟、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破裂组年龄≥60岁、男性、饮酒、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占比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液和脑脊液内CysC、FBG和CRP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液和脑脊液内CysC、FBG和CRP含量异常升高,且CysC、FBG和CRP含量与颅内动脉瘤破裂有关。
- 杨婧朱金芬马澜孟灵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清胱抑素C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
- 2006-2011年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及耐药性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2006-2011年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及其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液体培养法检测支原体属及其对12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2006-2011年支原体属检出率分别为52.5%、58.5%、46.9%、51.0%、47.9%、52.7%;单一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比例最高(96.3%~65.0%),其次为Uu、人支原体(Mh)混合感染,且所占比例逐年上升(2.2%~34.0%);支原体属对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逐年下降,对克拉霉素、交沙霉素、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敏感性高,对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低,螺旋霉素、环丙沙星敏感性最低。结论兰州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Uu合并Mh感染逐年升高;克拉霉素、交沙霉素是目前兰州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螺旋霉素、环丙沙星不适宜支原体属感染治疗的经验性用药,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 孟灵李恕君王应芳蒋春梅朱金芬
- 关键词:生殖道支原体属耐药性
- 某综合性教学医院ICU鲍曼不动杆菌分布情况及耐药分析
- 2016年
- 目的:分析我院ICU病房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来源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2015年我院ICU病房各类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布及耐药率的统计分析。结果:我院ICU病房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为痰(77%~79.4%),其次为血液(4.5%~7.5%)、导管(1.2%~6.2%)、伤口分泌物(2.8%~4.7%)等;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高(78.08%~79.43%);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高达86%~90%,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45.7%~64.8%,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为17.8%~46.4%,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6.6%~13.5%。结论:我院ICU病房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比例高。
- 郜莉娜孟灵朱金芬李菲菲冯芳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
- 2017-2022年某三甲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临床特征及耐药趋势分析
- 2023年
- 目的研究分析2017-2022年血培养分离细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方案的选择和院内感染的防控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2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阳性血培养分离菌株,采用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VITEK MS、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VITEK2 Compact以及纸片扩散法进行菌株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性实验,WHONET 5.6软件对菌株的临床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非重复病原菌5094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632株(51.67%),主要有大肠埃希菌(20.95%)、表皮葡萄球菌(12.94%)、肺炎克雷伯菌(9.23%)、金黄色葡萄球菌(7.68%)等,分布科室主要有重症医学科(19.34%)、普外科(19.18%)、儿科(17.03%)等。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下降至0.60%,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持续上升趋势,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由2017年的62.50%上升至2022年的81.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近6年的平均耐药率为25.3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在90.00%以上,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100.00%敏感。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2018年达到29.10%,2022年下降至14.70%,但依旧高于甘肃省以及全国的平均检出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由2017年的65.10%下降至2022年的26.40%,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检出率2017年为44.20%,2022年为15.50%。结论血培养分离菌株种类地区差别不明显,但在科室分布、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及其变化趋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地区差异性,规范血培养检测,做好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对血流感染疾病诊疗、院内感染防控及遏制微生物耐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杨永新朱金芬马澜张尚弟孟灵
- 关键词:血流感染多重耐药菌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耐药
- 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炎症反应与乳酸杆菌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炎症反应与乳酸杆菌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比较两组对象的炎症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比较两组对象的糖脂代谢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量比较两组对象的乳酸杆菌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乳酸菌杆菌水平、外周血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 Alc)、脂糖结合蛋白(LB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β(IL-6β)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可溶性脂蛋白胆固醇(s CD14)、白细胞介素10β(IL-10β)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炎症反应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糖脂代谢水平低于健康对照者,体内乳酸杆菌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血清LDL-C含量与乳酸杆菌水平呈负相关,血清TNF-α、IL-6β水平与乳酸杆菌水平呈正相关。
- 杨婧朱金芬孟灵马澜彭志恒
- 关键词:糖尿病炎症指标乳酸杆菌
- Mohnarin 2008年度报告:胸水来源细菌耐药监测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了解我国胸腔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病原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5软件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89家三级甲等医院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分离的胸水标本菌株进行分析。结果①共有50家医院从胸水标本分离出病原菌共62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17株,占51.1%,革兰阴性杆菌304株,占48.9%。②分离量前五位的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1.6%)、大肠埃希菌(9.7%)、铜绿假单胞菌(7.4%)、表皮葡萄球菌(6.8%)、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各占5.0%)。③MRSA、MRSCN检出率分别为50%、47.7%;产ESBL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阳性率分别为84.1%、29%、14.3%;未检出VRSA/VISA、未检出VRE。④各菌属耐药状况与全国本年度细菌耐药监测一致。结论我国胸腔感染病原菌最常见为葡萄球菌属;ICU病区以鲍曼不动杆菌和葡萄球菌属比例最高;儿童最常见肺炎链球菌感染;胸水中产ESBL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
- 孟灵李光迪王应芳朱金芬
- 关键词:MOHNARIN胸腔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血清(1-3)-β-D-葡聚糖在深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在深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显色鲎试验检测22例患者及40例健康人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调查其与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关系。结果深部真菌感染组的血清(1-3)-β-D-葡聚糖水平(133.60±312.85)p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1.58±18.91)pg/ml,P<0.005;使用80pg/ml为临界值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2%、92.50%、85.71%、90.24%;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5,可信区间为0.890~1.001。结论血清(1-3)-β-D-葡聚糖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辅助诊断。
- 李光迪王应芳施鑫鹤朱金芬李林静李恕君
- 关键词:深部真菌感染ROC曲线
- 深部真菌感染高危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近十余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恶性肿瘤的放疗及化疗,各种侵入性医疗措施的增多,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对该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显得日益重要。为了解深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以便对可控因素进行控制,对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07年1~12月间具有完整临床资料且有微生物依据的120例深部真菌感染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王应芳朱金芬李恕君施鑫鹤李光迪
- 关键词:真菌数据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