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军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监测
  • 1篇血-脑屏障
  • 1篇诱发电位
  • 1篇载药
  • 1篇载药纳米微球
  • 1篇入路
  • 1篇生长激素
  • 1篇生长激素腺瘤
  • 1篇视觉
  • 1篇视觉功能
  • 1篇视觉诱发
  • 1篇视觉诱发电位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切除
  • 1篇术中监测
  • 1篇切除
  • 1篇微球
  • 1篇显微手术
  • 1篇显微手术切除

机构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张岩松
  • 3篇李军
  • 2篇赵鹏来
  • 2篇刘宏毅
  • 2篇马骏
  • 2篇邹元杰
  • 2篇王新法
  • 1篇吕著海
  • 1篇黄庆玖
  • 1篇章文斌
  • 1篇刘翔
  • 1篇张锐
  • 1篇罗正祥
  • 1篇陈永严
  • 1篇朱美华
  • 1篇丁一
  • 1篇姜志峰

传媒

  • 3篇临床神经外科...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应用视觉诱发电位术中监测视觉功能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评价视觉诱发电位(VEP)在切除累及视路病灶的手术中监护视觉功能方面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回顾分析31例累及视路病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静脉麻醉后手术,用2.1Hz的闪光二极管刺激患者,通过头皮(29例)或皮层(2例)记录视觉诱发电位,分析术中诱发电位的变化与术后视觉功能变化的关系。结果 25例患者描记出清晰、可重复的波形;VEP异常或消失的患者有7例,术后视力下降2例,视野缺损加重6例;8例术中出现VEP波形的异常,予及时改变手术策略,避免对视路的进一步骚扰后,2min内波形渐趋正常,术后仅有1例出现视野缺损。结论视觉诱发电位是一种能够提供实时视觉功能监测的可靠方法,能及时发现视路损伤。
王新法张岩松赵鹏来刘宏毅马骏邹元杰朱美华李军
关键词:视觉诱发电位电生理监测视觉
辣椒碱载药纳米微球抗脑胶质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聚己内脂-聚乙二醇二嵌段共聚物(m PEG-PCL)制备的辣椒碱纳米微球的理化性质,通过实验评价其抗胶质瘤效果。方法通过开环聚合法和溶剂分散法制备负载辣椒碱的纳米微球,应用负载荧光素纳米粒子的肿瘤细胞摄取实验以及辣椒碱纳米微球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实验显示载药微球具有缓释特性,细胞可通过胞吞作用将纳米微球摄入,负载NIR-797纳米微球可以很好地透过血-脑屏障,辣椒碱纳米微球对U251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m PEG-PCL为载体的辣椒碱纳米微球能够有效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为脑胶质瘤药物治疗提供了一条极有前途的治疗途径。
张岩松王新法罗正祥姜志峰赵鹏来李军丁一
关键词:辣椒碱纳米微球血-脑屏障胶质瘤
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疗效及免疫组化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临床类型及病理免疫组化分型的垂体生长激素(GH)腺瘤患者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垂体GH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GH平均值为40.79mIU/L,术后为19.48mIU/L。侵袭性腺瘤40例,非侵袭性腺瘤35例。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腺瘤的术后症状缓解率分别为72.5%和88.6%,复发率分别为42.5%和14.3%。结论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对垂体GH腺瘤具有较高的临床症状和内分泌缓解率。侵袭性垂体GH腺瘤,缓解率较低,复发率高,单纯GH腺瘤侵袭性明显高于其他类型GH腺瘤。
李军张岩松刘宏毅邹元杰马骏章文斌陈永严黄庆玖张锐刘翔吕著海
关键词:垂体腺瘤生长激素经鼻蝶入路免疫组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