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伟
-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留学归国人员基金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骨干教师创新能力资助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主动脉腔内修复联合远端限制性支架术中及远期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联合远端限制性支架(RS)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中、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8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接受TEVAR或TEVAR+RS治疗的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239例患者纳入研究,男性185例,女性54例,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54.2±10.7)岁。TEVAR组111例,TEVAR+RBS组128例。手术成功率100%。TEVAR+RS组较TEVAR组支架远端新发破口(dSINE)发生率明显降低[14/111(12.6%)"s.2/128(1.6%),P=0.0007],同时主动脉假腔重构也明显优于TEVAR组。结论:应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联合RS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dSINE发生,并且有利于主动脉夹层假腔重构,具有良好的中-长期疗效。
- 李昊锟姜维良李宪伟陈哲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 C2-神经酰胺对间皮瘤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采用人工合成的外源性C2-神经酰胺研究其对体外培养的间皮瘤细胞和体内移植瘤的移植作用,为是否能将C2-神经酰胺作为治疗人恶性间皮瘤的新化疗药提供初步理论依据。方法:在体外实验中,C2-神经酰胺作用于人恶性间皮瘤细胞后,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中活细胞数目并制作细胞剂量和时间的生长曲线。荧光激活流式细胞分离术(FACS)观察间皮瘤细胞周期的变化。DNA ladder对凋亡细胞进行分析。Fluorescent assay法检测间皮瘤细胞的Caspase-3活性。在体内实验中,建立荷瘤裸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四组,C2-神经酰胺腹腔注射组、C2-神经酰胺皮下注射组、DMSO组和生理盐水组。观察治疗后裸鼠自然状态、重量,计算肿瘤体积,21天时处死裸鼠,肉眼及镜下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2-ceramide对人间皮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结果:体外实验中,在一定的时间与剂量范围内,C2-神经酰胺对间皮瘤细胞的抑制呈现剂量依从和时间依从性。FACS及DNA电泳细胞凋亡分析均表明,C2-神经酰胺在体外可诱导间皮瘤细胞的凋亡。FACS检测到G0/G1期细胞明显减少,S期细胞增多,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Caspase-3活性测定发现C2-神经酰胺能增加间皮瘤细胞Caspase-3的活性。体内实验中,C2-神经酰胺组裸鼠肿瘤的重量、体积均小于未治疗组。C2-神经酰胺组肿瘤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强于未治疗组。结论:本实验证实C2-ceramide在体内、外均可抑制恶性间皮瘤细胞增殖、侵袭,诱导间皮瘤细胞凋亡,进一步了解间皮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临床试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张天华李永春李宪伟迟德财
- 关键词:神经酰胺间皮瘤移植瘤
- 限制型支架预防TEVAR术后远端新发破口的近中期疗效
- 马军王海涛张天华李宪伟孙占峰张英男姜维良
- 血管超声在血管外科疾病中的应用
- 姜维良王海涛孙占峰张英男李宪伟
- C2-神经酰胺对人间皮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 2014年
- 目的研究c2-神经酰胺对体外培养的人间皮瘤细胞的凋亡及其相关分子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剂量的c2-神经酰胺作用于间皮瘤后不同时间的细胞增殖情况;采用DiffQuik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上的凋亡改变。用FluorescentAssay法检测间皮瘤细胞的Caspase-3活性;通过Westernblot检测细胞凋亡发生过程中的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c2-神经酰胺对间皮瘤细胞的抑制呈现剂量依从性和时间依从性。DiffQuik染色观察到凋亡小体。C2-神经酰胺能增加间皮瘤细胞Caspase-3的活性。C2-神经酰胺可使间皮瘤细胞Bax蛋白、磷酸化JNK蛋白增加、磷酸化ERKI/2蛋白下降。结论c2-神经酰胺可在体外诱导人间皮瘤细胞凋亡,并对其凋亡通路中的关键分子有影响,发挥了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 张天华李永春李宪伟迟德财
- 关键词:神经酰胺间皮瘤细胞凋亡
- 胸主动脉减速伤的腔内治疗(附9例报告)
- 孙庆峰李宪伟王海涛陈波姜维良
- 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方法的改良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改良酶消化法并建立一种简单方便且高效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大鼠胸主动脉,0.1%Ⅱ型胶原酶消化分离血管平滑肌细胞并进行培养。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细胞胞浆内α-肌动蛋白(α-actin)的表达。结果相差显微镜下细胞呈现"谷和峰"的生长特点,α-actin胞浆染色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98%以上。结论单纯Ⅱ型胶原酶可消化分离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且有成活细胞数多、传代周期短的特点。
- 李宪伟姜维良
- 关键词: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 microRNA-21对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能力的调控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调控体外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中微小RNA-21(microRNA-21,miRNA-21)的表达水平对该类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0.1%Ⅱ型胶原酶消化分离血管平滑肌细胞并进行培养,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细胞胞浆内α-肌动蛋白的表达。试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加DEPC水)、单纯转染试剂组(仅加lipofectamineTM2000)、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序列)、上调miRNA-21组(转染miRNA-21拟似物)、下调miRNA-21组(转染miRNA-21阻遏物)、无关序列组(转染无关序列)。利用lipofectamineTM2000将miRNA-21转染到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采用real-timePCR分别检测各组细胞miRNA-21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变化和transwell侵袭小室模型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在相差显微镜下呈现‘谷和峰’的生长特点,胞浆内α-肌动蛋白染色阳性的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98%以上。与对照组相比,上调miRNA-21组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强(P<0.05),下调miRNA-21组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 miRNA-21可以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侵袭。
- 李宪伟姜维良张英男孙占峰孙庆峰张天华马军
-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微小RNA-21迁移
- 支架植入术联合取栓术治疗长段髂动脉闭塞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支架植入术(PTA)联合取栓术治疗长段髂动脉闭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7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应用PTA联合取栓术治疗长段髂动脉闭塞2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病人成功行PTA联合取栓术,2例由于动脉管腔完全硬化闭塞而无法行介入手术,技术成功率为92.3%。有3例同时行对侧髂动脉PTA。术后病人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或消失,围手术期无死亡。踝肱指数(ABI)平均增加0.52。随访4~30个月,平均22个月。4例病人分别于术后25d和40d及12和21个月再次出现下肢缺血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结论PTA联合取栓术治疗长段髂动脉闭塞安全、疗效肯定,但应掌握其适应证,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 孙庆峰姜维良李宪伟张英男王桂梅王海涛
- 关键词:支架植入术取栓术髂动脉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