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超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颅颈交界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 2005年
- 目的提高颅颈交界区肿瘤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改善术后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 ̄2005年我院经显微手术治疗的30例颅颈交界区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显微手术方法和随访结果。结果本组神经鞘瘤全切率(7/8);室管膜瘤全切率(5/8);脑膜瘤全切率(4/6);胶质瘤全切率(4/6),平均随访时间4.5年,神经鞘瘤、脑膜瘤恢复工作及生活自理者占(12/14),室管膜瘤(4/6),胶质瘤占(3/6)。结论术前MRI检查对颅颈交界区肿瘤的定性诊断及手术设计有重要的帮助,显微外科技巧是保证手术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 张勇尹方明蔡军瞿文军孙晓辉林劲芝李志超
- 关键词:颅颈交界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
- 微创和开颅减压术后“脑减压性损害”的CT表现与发病机制探讨
- 目的:探讨微创术中脑减压性损害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微创术治疗脑血肿56例,其中术后并发脑减压性损害6例,分析其CT表现结果:6例病人CT表现为血肿再发2例,硬膜下积气6例,硬膜下出血3例,脑水肿2例结论:CT是诊断...
- 吴政光李志超王成林
- 文献传递
- 垂体腺瘤经蝶窦显微手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经蝶窦的手术途径和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1992年~2004年68例垂体腺瘤经蝶手术的临床资料和疗效,术前行蝶窦断层Ⅹ片、CT及MR检查,充分地了解蝶窦的气化程度和蝶窦的分隔.其中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7例;经鼻前庭-鼻中隔-蝶窦入路53例;经单鼻孔-蝶窦直接入路8例.结果全切除48例(70.6%),大部分切除18例(26.5%),部分切除2例(2.9%).无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发生;暂时性尿崩症2例,无永久性尿崩;未发生神经功能缺损,无手术死亡.随访1 3年内分泌症状56例中,28例恢复正常,20例改善,8例同术前.结论经鼻前庭-鼻中隔-蝶窦入路显露理想,适应于各种类型垂体腺瘤;经单鼻孔-蝶窦直接入路省时、简捷,尤其适应于中小型垂体腺瘤;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显露理想,但有创伤大、耗时长等缺点.术前熟悉蝶窦的分隔是预防经蝶手术'迷途'的关键.
- 张勇尹方明瞿文军李志超林劲芝蔡军
- 关键词:垂体腺瘤经蝶手术显微外科手术
- 微创手术中的“脑减压性损害”被引量:10
- 2005年
- 李志超李明耀蔡军林劲芝
- 关键词:手术中脑血管畸形致病原因颅内血肿颅脑创伤颅内压力
- 垂体腺瘤经蝶窦显微手术
- <正>垂体腺瘤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15%。随着MRI的广泛应用,使得垂体腺瘤的检出率日渐提高。现将1992年-2004年经蝶窦显微手术治疗68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探讨经蝶手术的疗效。...
- 张勇瞿文军李志超林劲芝蔡军
- 文献传递